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217 章 好意

作者:斐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与他一同进来的是脚步匆匆的顾海生。


    顾远山一见,连忙起身迎了上去,“大爷爷,大伯。”


    “好孩子,在学堂学得怎么样?适不适应孙秀才的教学方式?”顾海生笑呵呵问道。


    虽说顾远山只是去了十天,但这是他第一次外出求学,自是要好好关心,免得疏漏了什么,磋磨了这个读书的好孩子。


    听着顾海生的问话,顾远山心里一暖,“大爷爷,孙秀才教学很好,我很习惯,这十天他教了我们大半的《大学》,我受益匪浅。”


    “那就好。”顾海生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会儿吃了饭,大爷爷就好好拷问,看看你有没有学透了!”


    顾远山重重点头。


    他今天才在学堂被考问了一番,此时更是不惧,甚至还乐见其成。让辛苦教导自己的启蒙夫子知晓自己并没有荒废学业,也免得让他一把年纪还跟着操心。


    ……


    不多时,余氏端着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出来,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


    “小山子多吃两块,补补脑子。”李氏笑呵呵招呼着顾大水几人铺桌。


    待上了满桌的菜,众人都落座,顾云生与顾海生一口肉,一口酒吃着。


    顾远山夹起一块肉,软糯香甜,心里也跟着暖烘烘的。


    满屋子的笑声,混着饭菜香,比学堂里自是多了几分烟火气,也让他更加安心。


    晚饭的碗筷刚收拾妥当,顾远诚就拉着顾远江,非要顾远山讲讲学堂里的新鲜事。


    待顾远山讲来讲来讲去,都是夫子提问的有趣的知识,或是学习上遇到的好方法,两兄弟只待了五分钟就枯燥离去。


    顾海生眯了眯眼,默默将两兄弟喜好玩乐的身影记下,待后日上课再来一番好好的交流。


    愉快做好这个决定,他便寻了顾远山,低声考教起这十日学的内容来。


    当发现顾远山记得如此牢固,还细心无比的时候,他心里窃喜。


    往年他与孙秀才通信,说自己侄孙儿天赋好,他还不信,如今倒是想知道他是如何想的了……


    ……


    这边交流学问,那头的李氏正叮嘱着余氏和顾三水,明日要去县城的事无巨细,生怕因着自家哪里做得不好,坏了这门好亲事。


    顾云生拿着旱烟,倒是没有点燃,只听着,时不时补充几句。


    王氏坐在炕头纳鞋底,手里的线穿梭来去,耳朵却竖得高高的,生怕漏听了什么。


    “明日我去撑扬面,保准让杨家跳不出错来!”顾四水手里剥着花生,剥好的都往王氏跟前的盘子里放。


    顾三水笑着啐他:“你别添乱就好。”


    “对对对,四水你不靠谱,不要去!”顾大水乐呵呵道。


    顾夏至坐在离炕沿最远的板凳上,手里也不停剥花生,直把手边的小盘子堆得满满的。她也不吃,就一直剥着,默默听着李氏和余氏对于顾春雨婚事的商讨。


    此时听到顾四水的话,她也忍不住弯了弯嘴角,赶紧低下头假装看炭火。


    顾远冬见屋里炭火不多了,又端了一盆炭火进来,放在屋子中间。


    橘红色的火苗,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暖暖的。


    “小山子在学堂可有交好的学子?”李氏交代完明日去县城相看的事儿,就关心起顾远山来。


    余氏笑着道:“有有有!我们今天回来,路上还遇到了小山子的同窗,那小子长得可俊了!”


    家里就顾春雨长得好看些,余氏虽然不喜欢女儿柔柔弱弱的模样,也是知道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的。


    但今日见到的沈叶初,年纪小,长得却十分清秀,和村里的泥娃娃完全不一样,瞧着就让人怜惜。


    “哦?他学问可好?”李氏关心问道。


    孙子去求学,自是结交一些学问好的,才可以共同进步。


    万万不能结交一些不学无术的,比如家里的顾远诚和顾远江!


    以前她虽然有些偏心两个大孙子。


    但是摸着良心说,她对几个孙子的待遇基本也是一视同仁的。


    让人苦恼的是——这两年,被顾远诚和顾远江上学折磨得,她连带着对顾四水一家子都没了好脸。


    原先想着,小孙子念书有天赋,又乖巧,说不定家里的娃娃都是这样,只是被耽误了而已。


    如今看来,都是她的错觉。


    这些个大孙子,只有顾远山一人是读书的好苗子!


    她如今看顾远诚和顾远江,简直就像看到两人行走的大番薯!


    瞧着就烦!


    ……


    面对李氏的询问,余氏想了想,只好摇摇头。


    她哪里知道人家学问怎么样?他们才见过一次。


    “叶初兄很厉害,是班里最勤奋的学子,和远丰哥一样。”顾远山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哦?竟有和远丰一样的学子?岂不是也是一个书呆子?”顾海生跟在顾远山身后,好奇问道。


    想到那个瘦弱又刻苦的少年,顾远山笑着点点头,“叶初兄和远丰哥是书舍里最刻苦的学子,天不亮就起来,等关寝才回来。”


    虽然他作息也差不多,但他不是一味的学习,还看一些“课外书”,自是比不得两人的耐力。


    顾远山说着,想起沈叶初单薄的衣衫,补充道,“就是穿得太少,看着怪冷的。”


    余氏叹了口气,“你们都不知道,今日我们下山遇到的娃娃,那小身板,风一吹就要吹跑了,小小一个,还得提着书箱,这天寒地冻的,身上就穿了一身单衣!”


    “可怜见的。”李氏皱着眉,想了想,说道:“明日找件小言的旧棉袄,下次见了给他带过去?”


    周言的棉袄,说是旧的,其实连一个补丁都没有。


    送人也合适。


    听到这话,顾远山还来不及说话,就被顾云生一口回绝,“不行!读书人最是要面子,就算他还小,也不见得会承咱家的情,可不能让你们的好意毁了小山子的同窗之谊。”


    顾远山也附和道:“叶初兄平日里也是有棉袄的,只是今日没穿而已。”


    所以不用咱家送!


    不说周言也在学堂念书,就说沈叶初也不见得会接受这样的好处。


    两人非亲非故,若是强行送给他,会给他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若是心眼小的,更可能认为自家看不起他,才送旧衣裳。


    顾远山认为,实在不需要自找麻烦。


    听了顾云生和顾远山的话,李氏才放弃心里的想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