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8章 调查岭南

作者:太阳哥731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范钰对着那太监微微颔首:“有劳公公。.k?a\n′s¨h+u\w_u~.?o′r*g\”


    赵琰脸上的兴奋劲儿瞬间褪去大半,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父皇怎么会突然召见你?莫不是为了铁罐子的事?”


    范钰轻轻摇头,眼神示意他安心。


    “殿下,既然是陛下召见,我自当先行一步。”


    范钰转身,从容地对赵琰说,“这后续的火药封装之法,还需劳烦殿下与孙侍郎多多费心。”


    “放心,”赵琰拍了拍胸脯,“有我在,谁也别想抢你的功劳!你快去吧,别让父皇久等。”


    范钰冲他感激一笑,随即跟在那面无表情的太监身后,离开了喧嚣的翰林院。


    穿过一道道宫门,西周越来越安静,只剩下三人轻微的脚步声。


    范钰的脑子飞速运转。


    景明帝这个时候召见他,绝不仅仅是为了嘉奖火药之功。


    军国大事,论功行行赏自有章程,不会如此急切。


    那么,就只剩下一件事了。


    羚羊峡,被劫的贡物。


    那是魏家的船,也是他范钰入京后,为魏家谋划的第一笔大生意。


    果然,踏入御书房的瞬间,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殿内燃着上好的龙涎香,气息沉静悠远。


    景明帝身着一袭明黄常服,正临窗而立,负手看着窗外的一株翠竹,并未回头。


    他身形高大,仅仅是一个背影,便透出渊渟岳峙般的帝王威仪。′j\i¨n+g¨w_u\h·o,t¨e~l′.?c?o\m*


    “微臣范钰,叩见陛下。”


    范钰一丝不苟地行了大礼。


    “起来吧。”


    景明帝的声音很平淡,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范钰身上。


    他没有问火药的事,反而像是闲话家常般开口:“听说,你义父魏成的岳家,是不错的商人。”


    范钰心头一跳,垂首恭敬道:“义父岳家为人本分,蒙陛下隆恩,才得以经营皇商,为朝廷效力。”


    “本分?”


    景明帝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他走到书案后坐下,拿起一份奏折,随手扔在范钰面前的地上。


    “岭南至京城,水路通达,一路有官兵护航。


    可就在天子脚下的羚羊峡,一整船给宫里准备的贡品,就这么没了。


    你告诉朕,这是哪门子的本分?”


    奏折摔在金砖上,发出一声闷响,如同重锤敲在范钰心上。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皇帝不在乎这批贡品,更不在乎魏家是死是活。


    他在乎的,是他的权威受到了挑衅。


    贡品被劫,打的是皇家的脸,也是在告诉天下人,他景明帝对这大晟江山的掌控力,并非密不透风。


    至于是魏家,还是张家、李家承运,对他而言毫无区别。


    谁能把事情办得漂亮,谁能维护皇家的体面,谁就能做这个皇商。


    魏家,如今显然让他失望了。¢萝`拉¢小?税¨ *罪¨薪.彰*截?耕^歆?快+


    范钰没有去看那份奏折,他知道上面写了什么。


    他只是再次深深一揖,语气沉静,却字字清晰:


    “此事,是微臣之过。微臣为义父谋划转运路线时,思虑不周,未曾想过京畿之地,竟有如此猖狂的匪寇,请陛下责罚。”


    他没有推诿,没有辩解,首接把所有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因为他明白,在皇帝面前,解释就是掩饰。


    皇帝要的不是理由,是解决方案。


    虽然他心知肚明事情是范家整出来的,但想要实锤,必须要证据才能服众。


    “哦?你的过错?”


    景明帝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探究,“你倒是说说,你错在何处?又该如何弥补?”


    范钰抬起头。


    “微臣错在只看到了水路便利,却忽略了人心之险。错在低估了宵小之辈的贪婪与胆量。”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中精光一闪。


    “至于弥补……陛下,擒杀一伙水匪,追回一批贡物,不过是扬汤止沸。”


    “若要釜底抽薪,永绝后患,便需行雷霆手段,断其根、再除其枝!”


    “断其根,再除其枝?”


    景明帝的眉毛微微挑起,身体前倾,显然是被这句话勾起了兴趣,“说下去。”


    “这伙水匪能在羚羊峡精准设伏,说明他们对贡船的行踪了如指掌,甚至对护航官兵的巡防规律都一清二楚。”


    “这绝非寻常流寇所为,其背后必有内应,甚至有势力支持。”


    “所谓断其根,便是要以最快速度,查抄其藏匿赃物、销赃洗钱的窝点,断其财路,让其成为无源之水!”


    “所谓除其枝,便是顺着财路与人脉的线索,顺藤摸瓜,将其背后的内应、靠山,一并连根拔起!如此,方能震慑宵小,以儆效尤!”


    景明帝沉默了。


    这份洞察力,


    这份胆识,这份条理……


    联想到他之前献上的铁罐子,再到今日解决火药防潮的奇思妙想,景明帝对范钰的评价,又上了一个台阶。


    良久,景明帝才缓缓开口。


    “好一个断其根、除其枝。朕给你这个机会。”


    “但查案需要人手,需要权限,你一个学士,如何施展?”


    范钰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立刻跪倒:“微臣恳请陛下,赐予微臣调遣之权。


    无需多,京郊三大营,借我一营兵马便可。


    另,恳请陛下准许大理寺、刑部全力配合。


    若能有暗卫相助,则更有把握!”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一个七岁的孩子,开口就要兵权,要调动朝廷两大司法机构,甚至连皇帝最隐秘的耳目——暗卫,都敢觊觎。


    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


    就连侍立一旁的老太监,都忍不住眼皮一跳,为范钰捏了一把冷汗。


    景明帝双眼微眯。


    这臭小子,平日心眼多得很,可到了这时候却全然没想到那么多。


    要不是朕是个明君,高低得怀疑他。


    “朕准了。”


    景明帝傲娇的想着,随后从御案上拿起一枚小小的玄铁令牌,扔到范钰面前。


    “此乃禁军调兵符,可调动京郊豹韬营五百人。另,朕会手书一道旨意给大理寺卿。至于暗卫……”


    “朕会派人联系你。”


    “记住,朕给你十天时间。十日之内,朕要看到结果。若是办砸了……”


    皇帝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中的寒意,足以让任何人胆寒。


    “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范钰重重叩首,双手恭敬地捧起了那枚冰冷的玄铁令牌。


    ……


    从皇宫出来,范钰没有片刻耽搁,首接拿着皇帝的手谕和禁军令牌,首奔大理寺。


    大理寺的监牢,是整个大晟朝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地方。


    这里阴暗潮湿,空气中永远弥漫着一股血腥与腐朽混合的怪味。


    大理寺卿周德,在看到皇帝的手谕后,态度恭敬得无以复加。


    他亲自领着范钰,走进了监牢最深处。


    “范学士,羚羊峡抓到的那几个活口,就关在这里。”


    周德指着一排天字号牢房,脸上堆着笑。


    “都是硬骨头,这几天用了不少手段,嘴还是撬不开。”


    范钰点点头,目光扫过那几个蜷缩在草堆里,浑身是伤的囚犯。


    “打开牢门,我要单独审问。”


    周德一愣,有些迟疑:“范学士,这……恐有不妥。这些都是亡命之徒,万一伤了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