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章 府试

作者:太阳哥731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魏明几乎是一具行尸走肉。*萝\拉′暁.说? ¢埂`歆·醉~全^


    他在卧房里枯坐了一夜,首到天光大亮,将他苍白的脸映照得愈发苍白。


    到了书院,他更是魂不守舍。


    白清源在堂上讲授《礼记》的微言大义,那些熟悉的字句钻进他的耳朵,却无法在他脑海里留下任何痕迹,只化作一团嗡嗡作响的噪音。


    他手里的书卷,被他无意识地捏出了深深的褶皱。


    午膳时,他更是食不下咽。


    食堂里的饭菜一如既往地清淡可口,他却味同嚼蜡。


    一箸米饭含在嘴里,半天都咽不下去。


    “大哥。”


    一道清冷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魏明浑身一僵,像被针扎了一下,猛地抬起头,对上了范钰那双平静无波的眸子。


    “怎么了?”


    范钰问,听不出什么情绪。


    他夹了一块鱼肉,然后自然地放进魏明的碗里,“不合胃口?”


    他虽厌恶魏家,不过魏明他却并不反感。


    一来,对方毕竟是小孩子,二来,他能感受到对方的真心实意。


    另外……


    若是要当官,总要培养自己的班底。


    有了魏明在,自己以后总会有条后路。


    魏明的心脏狂跳起来。+飕¢飕_小¨税,惘* \已\发*布*罪.新^璋¢劫·


    “没……没什么。”


    他低下头,不敢再看范钰的眼睛,“就是……昨晚没睡好,有点犯困。”


    “嗯。”范钰应了一声,便不再多问,慢条斯理地继续用饭。


    他吃得很专注。


    可他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魏明。


    魏明今天很不对劲。


    从早上见面开始,他就眼神闪躲,言辞含糊。


    现在更是连饭都吃不下。


    他碗里的鱼肉,是平日里他最爱吃的,可他动都没动。


    范钰的脑子飞速运转。


    是家里出事了?不可能。


    魏成那个官迷,现在把他当成未来的靠山,绝不敢在这种关键时刻给他们兄弟俩添堵。


    那么,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个了。


    他若有所思。


    下午的课业一结束,一名同窗就匆匆跑来,对魏明道:“魏师弟,大塾师请您去一趟书房。”


    魏明的心,咯噔一下,沉到了谷底。


    他脚步沉重,一步一步挪向白清源的书房。


    那短短的一段路,他却走得像一个即将被押赴刑场的囚犯。


    书房里,檀香袅袅。


    白清源大塾师正坐在书案后,手里拿着一卷书,却没有看。.d+a.s!u-a?n·w/a/n!g+.\n`e_t¨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走进来的魏明。


    “老师。”


    魏明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蚋。


    “坐吧。”白清源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魏明依言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整个人坐立不安。


    书房里一片死寂。


    白清源不说话,魏明更是不敢开口。


    这种沉默的压力,比任何严厉的斥责都更让他难熬。


    良久,白清源才幽幽叹了口气。


    “为师猜测,明德书院的人找过你。”


    魏明如遭雷劈,连忙抬头道:“先生,我没有答应他们!”


    白清源想了想,又道:“为师自然是信你的。你的品性如何,我心中有数。”


    话锋一转,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了些许:


    “只是这世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侵蚀,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被那些人教唆,即便你本心坚定,也难保不沾染上几分他们的习气。”


    “为师今日叫你过来,便是想提醒你一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守住本心。”


    “治学,先要正心。心若不正,学问越高,为祸越烈!”


    “老师,我……”


    魏明羞愧得无地自容。


    “你什么都不用说了。”


    白清源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吧。把心思都放到学问上。”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你尽力了,便无愧于心。”


    魏明失魂落魄地走出了书房。


    他暂时拒绝了那个诱惑,可他知道,那颗名为“嫉妒”的种子,并没有被拔除。


    它只是在老师的威严和教诲下,暂时蛰伏了下去。


    他能堂堂正正地赢一次吗?


    他不知道。


    但他现在只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那就是学习。


    疯狂地学习。


    从那天起,魏明像是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理会任何外界的纷扰,将自己整个人都埋进了书山题海之中。


    天不亮就起,三更半夜才睡。


    别人在休息闲谈时,他在背书。


    别人在吃饭时,他也在默诵经义。


    范钰将这一


    切都看在眼里。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不经意间展露对魏明的关怀。


    时刻探查对方的态度——


    魏明熬夜苦读时,他会默默地在他桌上放一碗安神的热汤。


    在魏明为一个难题绞尽脑汁时,他会状似无意地,用另一道相似的题目来引导他的思路。


    兄弟之间,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


    一个在疯狂追赶,一个在前面,看似步履从容,却始终保持着一个无法被超越的距离。


    三月下旬,朝廷的公文终于抵达江州。


    府试的考期,定在了西月初八。


    消息一出,整个江州府的读书人,都沸腾了。


    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白鹿书院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白清源亲自坐镇,每天都召集即将参加府试的学子,进行模拟测验,讲解历年真题,剖析时政策论。


    每一天,都是煎熬。


    终于,考期如约而至。


    大晟朝的科举,是一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血路。


    其流程之繁复,关卡之众多,足以让任何人心生畏惧。


    最低一级是县试与府试,统称童试。


    只有两试皆过,才能获得“童生”的身份,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院试。


    院试通过,方为“秀才”。


    成为秀才,才算真正踏入了士大夫阶层的大门,享有见官不跪、免除徭役等特权。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秀才之上,还有乡试。


    乡试通过者为“举人”。


    举人老爷,那便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可以做官了。


    再往上,是汇集了全国精英的会试和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一步登天,光宗耀祖,皆系于此。


    这一次的府试,便是通往“秀才”功名的第二道关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