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9章 是姓萧,还是姓姜?

作者:大头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那武将臊得脸都红了,仍然坚持地说道。


    “陛下,微臣并没有否认他的忠心和能力。”


    “只不过他一人便有十万精兵,这实在是有些不合适。”


    “何况,无论如何,也该派副官前往,与姜挺共同监督才行。”


    姜昭宁却懒得跟他周旋。


    兄长向往的是漫漫黄沙,而其他的武将,却是见惯了京中的繁华。


    那颗心根本就没有他纯粹,在这一点上,她看得非常清楚。


    他们想要副将这个位置,只不过那里面有许多利害关系。


    向来军队一动,黄金万两。


    而姜挺,根本不希望有副将去制约他。


    姜昭宁只淡淡地说道。


    “此事朕自有主张。”


    “若是没有别的事情,你们退下吧。”


    那几个老臣微微躬身,退了出去。


    萧启之这才端着药膳走了进来。


    他慢慢地安慰道。“昭昭,不要生气,生气伤身。”


    “微臣特意做的药膳,来尝一尝。”


    姜昭宁见了他,心里的愤怒更加明显了。


    “别以为朕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想制约兄长,简直是做梦。”


    萧启之眼角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将药匙端到了她的面前。


    “是是是,陛下说什么都对。”


    “只不过,姜挺此人,确实不适合官场罢了。”


    “他手握重权,自然是那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姜昭宁喝完了药膳之后,才感觉心头的火气散去了一点。


    如今,三分之一的兵力在姜挺手中。


    萧启之的玄甲卫与京中防卫,均在自己的手中。


    姜昭宁并非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了。


    她说的话,越发的有分量。


    浑身的气度也渐渐沉淀下来。


    萧启之天天围绕在她身边,自然也感受到了她的这种变化。


    军权与他而言,也没什么重要的。


    他只想与姜昭宁一起,慢慢地过日子。


    萧启之看着她慢慢喝下了药膳,开口说道。


    “陛下,如今孩子有六个月大了。”


    “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朝中一直都在猜测。”


    “敢问陛下,什么时候给微臣一个名分?”


    姜昭宁放下了汤碗,她瞠目结舌地看着他。


    “朕什么时候答应要给你名分了?”


    “何况,上次摄政王不是答应了没名没分跟在朕身边吗?”


    萧启之暗暗咬牙。


    这没良心的东西。


    他面上却不显,声音里带了些委屈。


    “哪有孩子没有生父的?”


    “何况微臣是这孩子的父亲。”


    “微臣绝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唤别的男人为父亲。”


    姜昭宁眼里露出了一丝好笑。


    “这你不用担心。”


    “只不过,你想要的名分,朕可真给不起。”


    萧启之脸上故意露出了一丝可怜的神情。


    他一双眼睛里,竟氤氲起一些水雾。


    那模样,倒让姜昭宁觉得自己好似天底下最混账的女子,凭空抛弃了他一般。


    姜昭宁撇开视线。


    “你别给朕露出这种神情,朕可没有欺负你。”


    萧启之越发的楚楚可怜起来。


    “陛下六个月前睡了微臣的身子。”


    “可如今,孩子都已经大了,陛下却还不愿意给微臣一个名分。”


    “陛下,微臣所求的,并非是陛下身边至高无上的位子。”


    “微臣只求能陪伴在陛下身边。”


    “在陛下身边有一个小小的角落,便够了。”


    姜昭宁冷冷一笑。


    “朕倒是想把朕身边的位置给别人,但是你允许吗?”


    这些年中,只要一有个男子靠近,萧启之便直接棒打鸳鸯。


    犹记得当年的状元郎,清俊玉立,姜昭宁看着都有些心动。


    然而萧启之呢。


    他竟直接进宫,给那位状元郎指了婚事。


    萧启之眼睛里面露出一丝笑意。


    “男欢女爱本就正常,何况那状元郎的心中,本就爱着那个姑娘。”


    “陛下忍心棒打鸳鸯吗?”


    姜昭宁见自己说不过他,索性不再争辩。


    “等孩子出生以后再提名分的事情。”


    “何况,现在朕的身子很累。”


    闻言,萧启之哪里还敢纠结什么名分的事情,脸上瞬间写满了担忧。


    他轻轻走过去,坐在她的身边,手掌微微搓热,随后贴在她的腰间慢慢打圈按摩。


    “女子怀胎,确实辛苦。”


    “这按摩,倒是能缓解一二。”


    姜昭宁直接闭上了眼睛,慢慢享受起来。


    然而没想到,没一会儿,她就直接睡了过去。


    ……


    又过了一个月。


    姜昭宁的腹部隆起得越发明显。


    尽管衣带已经系到了最松,也依然能清晰地看见那道代表着新生命的弧度。


    同时,她发现自己精力也愈发不济。


    坐在御案后批阅奏折,不过半个时辰,眼前明黄的卷宗便开始出现重影。


    腰背泛起一阵绵密的酸软。


    她放下朱笔,指尖下意识地揉着后腰。


    一道阴影笼罩下来。


    萧启之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侧。


    他什么都没说。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了过来,不容分说地按住了她腕间的朱笔。


    随即,他将她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一本不落地全都揽到了自己那边。


    萧启之坐下来,神情专注地摊开一本,提笔便开始批阅。


    他的动作流畅又果决,朱笔的批注一气呵成,没有半分迟疑。


    对于这些繁杂的政事,他确实比她要熟稔太多。


    姜昭宁靠在椅背上,紧绷的肩背终于松懈下来。


    她没有出声阻止。


    也好。


    有人代劳,她乐得清闲。


    殿内燃着安神香,姜昭宁倚在软榻上翻看几页闲书。


    偶尔,腹中会传来一阵轻微的动静。


    那是一种奇妙的触感,像是小鱼在水里吐了个泡泡。


    她的手会不自觉地覆上小腹,唇角在自己都未曾察觉时,微微扬起。


    太医每日都会准时前来请平安脉。


    在萧启之的目光注视下,太医战战兢兢地回复,“陛下与龙胎一切安好。”


    腹中的孩子,正在安稳而有力地成长着。


    得到消息后,姜李氏和姜挺几乎都是同时快马加鞭,千里迢迢赶回了京城。


    姜李氏自己就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深知生育对一个女子而言,是何等凶险。


    当年她产后血崩,险些就丢了性命。


    因此,她回到京城之后,几乎是寸步不离地陪着姜昭宁,变着法地让她舒心。


    这日午后,姜李氏端着一盅汤,小心翼翼地走进殿内。


    浓郁的参鸡汤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她将那只白玉小碗放到姜昭宁面前的书案前。


    “陛下,快,趁热喝点汤补补身子。”


    姜昭宁顺从地拿起汤匙,舀了一口温热的鸡汤。


    姜李氏看着她,像是闲聊般,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话说回来,这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吗?”


    “是姓萧,还是姓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