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0章 入草原

作者:伴你一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北风卷着碎雪掠过斡难河,将两岸的枯草压成金黄的浪。喀落吉多勒住青骓马的缰绳,望着远处地平线上渐次熄灭的狼烟——那是角拉骑兵撤退的信号。


    “角拉退至海岸了?”他身后的巴图抹了把脸上的血污,声音沙哑,“他们烧了三个牧村,就这么走了?”


    老萨满颤巍巍地翻开《长生天图》,指尖停在“坎”卦的位置:“坎为水,主险陷。角拉人困在海岸,进退不得,这是长生天的警示。”


    喀落吉多望着河对岸的角拉残旗,忽然想起三日前那个雪夜——他带着三百轻骑绕到角拉后方,烧了他们的粮草营;而大乾边军的周放,则在正面用火箭点燃了角拉的攻城梯。两路人马前后夹击,角拉人终于撑不住了。


    “传令下去。”喀落吉多摘下头盔,露出额角一道狰狞的刀疤,“将缴获的粮食分给难民,每户五斗;腾出半座毡帐给受伤的大乾士兵。”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身后沉默的部众,“但,角拉的狼头旗,必须插在毡帐顶上。”


    “这是何意?”部落不懂的孩子问这大人们。


    “让他们知道,草原的宽容,不是软弱。”


    喀落吉多抽出腰间的弯刀,在雪地上划出一道血痕,“也让他们记住,若再犯境,这弯刀会割断他们的喉咙。”


    斡难河畔的临时营地。


    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阿依古丽攥着半块烤馕,踮脚往铜锅里瞧——锅里炖着羊肉,香气裹着白雾漫出来,将她的睫毛都染得湿漉漉的。


    “阿娘,阿伯说今天有肉吃!”她转身扑进母亲怀里,小脸冻得通红,“阿伯还说,草原的星星比大乾的灯笼亮!”


    母亲摸了摸她的头,目光落在不远处支起的粥棚上。那里,大乾的士兵正往陶碗里舀粥,动作生硬却尽力温柔。


    有个络腮胡的士兵蹲在地上,给一个哭闹的小娃喂粥:“莫哭莫哭,吃饱了,阿娘就能带你去看雪兔子。”


    “他们是好人吗?”阿依古丽仰起脸问。


    母亲望着士兵臂弯里的“大乾”烙印,轻声道:“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被战争逼到这里来的。”


    远处传来马蹄声。喀落吉多骑着青骓马走来,玄色大氅上沾着未化的雪。他


    停在粥棚前,跳下马,亲手将一碗热粥递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阿婆,趁热喝。”


    老妇人颤抖着接过碗,眼泪砸在粥里:“好多年没喝过热粥了……当年我男人被角拉人抢了牛羊,我抱着小孙子逃到草原,也被赶了出来……”


    喀落吉多蹲下身,替她擦去眼泪:“阿婆,草原的门永远为您敞开。”他指了指远处正在搭建的新毡帐,“等开春,我让人给您盖间暖窑,再送两只母羊。”


    老妇人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光:“好……好……”


    这时,巴图骑马赶来,脸上带着急色:“阿爸!大乾的商队来了,说要卖盐巴和茶叶!”


    喀落吉多眉头一皱:“商队?他们怎会知道这里有难民?”


    话音未落,三十辆大车已驶入营地。车帘掀开,露出几个穿绫罗绸缎的商人,为首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操着一口流利的蒙古语:“各位草原上的英雄,小人是江南‘福来记’的掌柜,特来给各位送些南货。”


    他打开一箱货物,取出一包雪白的盐巴:“这是长芦盐,比草原的粗盐更细更鲜;


    这是武夷红茶,煮出来的茶汤红得像晚霞……”他又摸出一个锦盒,“这是大乾皇帝御赐的‘百子千孙’糕点,给各位阿婆尝尝鲜。”


    人群中响起骚动。有孩子扑过去抓糕点,被母亲拽住:“脏!大乾人的东西,不能随便吃!”


    喀落吉多望着商队身后若隐若现的角拉狼头旗,心头一沉。


    他接过商人递来的茶盏,抿了一口,茶汤里果然浮着细碎的香料。


    这是角拉人最爱的“迷迭香”,只有他们才会用这种香料腌制羊肉。


    “福来记的掌柜,”喀落吉多放下茶盏,“你们怎会知道这里有难民?”


    商人堆起笑:“小人有个远房表亲,在大乾边军当差。他说最近边境不太平,让我来草原卖些货物,顺便……”他压低声音,“打听些消息。”


    “打听什么消息?”


    商人眨了眨眼:“听说草原王收容了角拉难民,大乾边军也在附近……小人想着,若能搭上草原王的关系,日后做些南北贸易,岂不美哉?”


    喀落吉多笑了。


    他望着商人身后的狼头旗,又看了看远处角拉残兵撤退的方向,忽然明白了——这不是巧合,是大乾的计。


    “掌柜的,”他将茶盏递回去,“草原人不吃迷迭香的茶。下次来,带些我们草原的酥油茶,我请你喝。”


    商人脸上的笑僵了一瞬,连忙点头:“是是是,小人记下了。”


    待商队离去,各部首领凑近喀落吉多:“他们肯定有问题。大乾人怎会平白无故送东西?”


    喀落吉多望着远处的雪山,缓缓道:“他们送的不是东西,是钩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乾右北平郡,镇北将军府。


    顾明华将最后一封密报封好,递给心腹亲兵:“送去长乐殿。”


    亲兵接过密报,看了眼封皮上的“绝密”二字,咽了咽口水:“将军,这密报……”


    “告诉太后,草原王收容难民是假,引角拉细作入瓮是真。”顾明华摸了摸案上的虎符——那是从顾明华处收回的信物,“等角拉细作和商队接头,我们的人便能顺藤摸瓜,揪出角拉安插在大乾的棋子。”


    亲兵应了声“是”,转身要走,却被周放叫住:“等等。”他从抽屉里取出个油纸包,“把这个带给暗枭的人。”


    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块染血的狼皮——正是角拉骑兵的披风。


    “告诉他们,狼皮的左肩有块月牙形的补丁,那是角拉王庭亲卫的标记。”周放冷笑,“等他们找到带补丁的狼皮,便知道该怎么做。”


    亲兵接过油纸包,匆匆离去。


    顾明华望着案头的《长生天图》摹本,忽然想起喀落吉多说的话:“草原的门,永远为苦难者敞开。”


    他摇了摇头。草原的门,从来都是开给有用的人。


    三更时分,斡难河畔的临时营地。


    阿依古丽裹着母亲给的旧毡毯,蜷缩在粥棚的角落里。


    她望着天上的星星,想起阿伯说的话:“草原的星星,比大乾的灯笼还亮。”


    可今晚的星星,却被乌云遮住了。


    远处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阿依古丽竖起耳朵,听见有人低声交谈:“……狼皮找到了,在第三辆大车底下……”


    “好,带回去复命。”


    阿依古丽掀开毡毯,悄悄爬出粥棚。她看见两个穿黑衣的人正蹲在马厩旁,借着月光翻找什么。其中一人的腰间,挂着块和她阿伯那把弯刀一模一样的狼头佩刀。


    “是他们!”阿依古丽认出那把佩刀——是角拉人的“战魂刀”,只有角拉王庭的亲卫才会佩戴。


    她刚要喊,却被母亲拽住:“别出声!”母亲捂着她的嘴,指了指粥棚里的阿伯——老萨满正坐在篝火旁,手里捻着佛珠,嘴里念念有词。


    阿依古丽顺着母亲的目光望去,看见老萨满的影子被火光拉得很长,像一尊沉默的佛。


    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鸟鸣,是暗枭的信鸽。


    阿依古丽望着信鸽消失的方向,忽然明白——今晚,草原要变天了。


    而她,只是个躲在粥棚里的小女孩,连星星都看不见。


    但她知道,阿伯的弯刀会保护她,草原的风会记住她,而那些藏在暗处的人,终将为他们的贪婪付出代价。


    雪还在下,可阿依古丽的心里,却燃起了一团小小的火。


    那是希望的火,是星火,也是刀。


    喜欢逃荒赶海,奶包的海岛虾蟹满地爬请大家收藏:()逃荒赶海,奶包的海岛虾蟹满地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