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章 不是小刘氏

作者:爱吃火腿粥的苏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四勇和林大勇怀揣着巨大的希望,一路疾行赶到湖州府,又按照孙掌柜提供的更详细的地址,几经周折找到了乌程县下属的大钱镇。然而,当他们终于见到那位同样来自定州、同样姓刘的妇人时,心却瞬间沉到了谷底,那不是小刘氏。只是籍贯、姓氏和部分经历相似,导致了这场令人窒息的误会。


    兄弟二人站在陌生的街头,巨大的失望像冰冷的河水淹没了他们。林大勇更是面色灰败,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连日来的期盼和激动化为乌有,只剩下无边的疲惫和茫然。


    “大哥……我们先回去,再从长计议……”林四勇心中也无比失落,却还要强打着精神安慰兄长。


    就在他们心灰意冷,准备踏上归途之时,湖州府城内,孙氏北货铺外,一个穿着半旧但浆洗得干净的青布衣裙的妇人,正怯生生地抬头看着店铺门口挂着的一块小木牌。木牌上简单写着:“桃花村林大勇寻亲”


    这妇人,正是小刘氏!她今日难得得了半日空闲,又抱着渺茫的希望来到府城,试图寻找失散丈夫和家人的线索。这牌子上的字她似乎都认识,她不敢相信的又走前了几步,揉了揉双眼,没错!她认识,上面写着的是桃花村林大勇,后面两个字她不认识,但是......但是,前面几个字是不是意味着。她此时的心情又激动又胆怯。害怕是自己看错了,不是她看到的那个意思。


    她就这样呆立在那牌子前足有一盏茶时间,后面她还是鼓起勇气走了进去,不管是不是真的是大勇,她都要去问问的。她整了整身上的衣裳,用双手捋了捋头发,确认自己还算齐整干净就跨步往店里走去。


    店伙计见她进来,照例询问。小刘氏紧张地攥着衣角,低声道:“小哥,我……我瞧见门外那牌子……我娘家姓刘,夫家是姓林,是从定州逃难来的……”


    伙计一听,立刻重视起来,忙去后堂请来了孙掌柜。


    孙掌柜仔细打量了她一番,又询问了她丈夫和家人的名讳、年纪、相貌特征。小刘氏一一回答,越说越激动,因为孙掌柜脸上的神色越来越确定!


    “林家娘子!果然是你!你可让我们好找啊!”孙掌柜抚掌感叹,立刻从柜台抽屉里取出那张小心保存的纸条,“你快看!这是你家人留下的地址!他们如今都在长兴县箬溪村落脚安家了!你丈夫林大勇前几日还刚来寻过你!”


    小刘氏颤抖着接过那张纸条,上面的字她就看懂了大勇兄弟俩的名字。掌柜的说纸上写着“长兴县西乡箬溪村,林四勇/林大勇”,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巨大的喜悦和不敢置信冲击着她,她几乎要晕厥过去!


    “他们……他们都还好吗?大勇他……他还好吗?”她哽咽着,语无伦次。


    “都好!都好!林秀才帮着落了籍,房子都盖起来了,正到处打听你们呢!”孙掌柜连忙安慰。


    从孙掌柜那里得了箬溪村的准信,小刘氏的心像是被滚油煎着,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回去。但她立刻摁下了这股几乎要冲破胸膛的冲动。她不是自由身,至少此刻还不是。周姨娘和钱嬷嬷的收留之恩,她不能一走了之,那成了忘恩负义,更会惹来天大的麻烦。


    她强撑着发软的双腿,对孙掌柜千恩万谢,将那写着“长兴县箬溪村”六个字的纸条像护身符一样紧紧攥在手心,贴肉藏好,然后脚步虚浮却又异常迅速地赶回了城郊别院。


    一进院门,她径直去了后院寻钱嬷嬷。见到嬷嬷正在指挥小丫鬟晾晒衣物,小刘氏“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尚带湿气的青石板地上,未语泪先流。


    “嬷嬷!嬷嬷大恩!”她声音哽咽,重重磕下头去,“奴婢......奴婢今日得了天大的造化,打听到失散家人的下落了!他们......他们都还活着,就在长兴县落户了!”


    钱嬷嬷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闻言倒是挑了挑眉:“哦?长兴县?倒是不远。这是喜事啊,哭什么?起来说话。”


    小刘氏却不肯起,抬起泪眼模糊的脸,急切地继续道:“谢嬷嬷!奴婢......奴婢感激姨娘和嬷嬷的活命之恩,若不是府上收留,奴婢早就饿死冻死在大名府城外了,绝无今日......奴婢不敢忘恩,只是......只是实在牵挂家人,恨不得立时三刻就见到他们......求嬷嬷和姨娘开恩,允了奴婢辞工,允奴婢归家去团聚吧!”


    她说着,又连连磕头:“奴婢知道这不合规矩,奴婢愿意这几日加倍干活,把院里的柴都劈好,水缸挑满......只求嬷嬷允准......也......也恳请嬷嬷和姨娘慈悲,容奴婢再多住几日,等......等奴婢的家人得了信,来接奴婢,奴婢绝不敢白吃白住,一定干活抵偿!”


    她的哭声引来了几个仆役张望。钱嬷嬷皱了皱眉,但看她哭得情真意切,不似作伪,又想到她平日确实勤谨肯干,便道:“行了,别嚎了。既是找到了家人,想去团聚也是人之常情。你且等着,我去回禀姨娘一声。”


    钱嬷嬷进去不久便出来了,脸上神色缓和了些:“姨娘心善,念你寻亲不易,准了你的请求。也不需你加倍干活抵偿了,你就安心的等着家人来接吧!”钱嬷嬷顿了顿,“姨娘说辞工了就不用再干活了,府里管你两顿稀粥还是管得起的。”


    小刘氏闻言,心下感激,她真是遇到好人了。她再次重重磕头:“谢姨娘恩典!谢嬷嬷成全!奴婢......奴婢永世不忘姨娘和嬷嬷的大恩大德!”


    接下来的几日,小刘氏干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卖力。她将水缸挑得满得几乎要溢出来,柴棚里的柴火堆得整整齐齐,像小山一样,院子里扫得一尘不染,连角落里的青苔都细心刮净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