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4章 林四勇的决定

作者:爱吃火腿粥的苏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四勇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边上的陈氏难得看他那样,忍不住问:“相公,可是在担心湖州那边没有消息传回来?”


    “这只是其一,我在考虑的是我未来要走的路?”林四勇沉思了会。


    陈氏瞬间睡意都没了,她可是知道,相公前阵子有说过想去县城找个学堂,先去当个教学先生的。


    “相公,你不是说要去县城找个书塾当教学先生吗?”


    “嗯,这是原先的计划,不过今天岁安的一番话彻底点醒了我!”林四勇的声音闷闷的,有时候人过于着急眼前的利益,会忘记长远的考虑,他感觉惭愧。


    “岁安说了什么?你准备怎么做?”陈氏更好奇了。


    林四勇没打算现在跟她解释,“明晚去大哥那边,跟爹还有几位哥哥详谈,你也一起去听,省得我讲两遍。”


    陈氏被他一说也睡不着了,不过她也知道,只要是林四勇不想说的,问再多他都不会说的。只能按捺住好奇心睡觉。


    林家人结束了又一日的辛劳,聚在最大的那间堂屋里歇凉。油灯如豆,映照着几张疲惫却满足的脸。因为今天开荒时林四勇交代过,让他们都来大哥这边谈事,所以这会都聚在一起。李氏几个妯娌坐在另外一边。


    他们都很好奇林四勇要跟他们说什么,但是看他一直呆坐在门槛,也就都自顾自聊起话来。


    林四勇坐在门槛上,看着远处的星空。良久,他忽然转过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屋内每个大人的耳中:“爹,大哥,二哥,三哥,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商量。”


    堂屋内顿时安静下来。林老头及几个儿子都看向他,闲聊的几个妯娌也都安静了下来。知道这个家里最有主意的弟弟/儿子,定是有了重要的想法。


    林四勇深吸一口气,语气平稳而坚定:“我是秀才,这个功名,在太平年月还能谋个塾师的职位,或再进一步。但如今,咱们刚在此地落脚,家业未兴,且我自知读书上天分有限,继续科举之路,希望渺茫,亦非我所愿,更非家族眼下之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位兄长粗糙的手掌和父亲苍老的面容,继续说道:“这几日,我细细观察思量。咱们箬溪村附近几个村子,读书识字之人较少。里正处理文书、登记田亩、与乡里县里往来,往往需要求人,甚为不便。村里人家,连写封家书、看个田契、立张字据,都得出钱出力跑去乡里甚至县里寻人。”


    他的声音逐渐透出一种清晰的规划:“原先我的想法是家中目前急需银钱,去县城谋求个塾师职位。可是经过昨晚岁安的那番话,我觉得,我就应该留在村里。”


    “留在村里?”林大勇有些不解,“四弟,你这秀才功名,留在村里岂不是可惜了?”


    “大哥,听我说完。”林四勇眼神锐利,“留在村里,并非只是种地。我要做的,是成为咱们箬溪村,乃至这西乡几个村子,‘离不开’的一个人。”


    “第一,我可以协助里正,处理一应文书往来、田亩登记、赋税核算之事。这其中关节甚多,做好了,里正轻松,村民便利,咱们林家在此地的根基也能更稳。”


    “第二,我可以为周边乡邻代写书信、契约、诉状,解读官府的文告。这不单单是赚几个润笔费贴补家用,更是结下善缘,让家家户户都承咱们的情。这人情,比银子金贵。”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压低了声音,“咱们家垦荒、买牛、置办产业,日后与外界打交道的地方越来越多。有我在村里居中协调,熟知律例条文,便能最大程度护得家业周全,不至被人蒙骗欺生。咱们林家,需要有一个能‘说得上话’、‘懂得起规矩’的人扎根在这里。”


    他看向父亲和兄长们,语气诚恳:“去县城教书,不过是得些束脩,于人脉、于家业并无太大助益,反而将咱们家最大的优势,我这个秀才,白白放在了外面。而留在村里,看似屈才,实则能将这功名的用处,实实在在地扎进土里,惠及全家,惠及整个宗族。这,才是眼下最踏实、最有利的路子。”


    一番话,条理清晰,利弊分明,完全是从家族长远利益出发的深思熟虑。


    堂屋内一片寂静,只有油灯噼啪作响。


    林老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精光,他缓缓点头:“四勇思虑得是!看得远!秀才功名是虚的,能用在实处,护住家业,才是根本!我赞成!”


    林大勇也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没错!是这么个理儿!有四弟在村里支应着,咱们心里都踏实!种地干活我们来,外面那些弯弯绕绕的事,就靠四弟了!”


    林二勇、林三勇也纷纷点头称是。他们或许不懂太多大道理,但四弟说的“护得家业周全”、“让人承情”,他们听得明白,也觉得无比在理。


    林四勇见家人都支持,心中一定,脸上露出了沉稳的笑容:“好,既然爹和哥哥们都同意,那便这么定了。明日,我便先去寻里正说道说道,先从帮他处理些文书开始。”


    计划已定,林四勇感觉肩上的担子方向更加明确。他会此番规划也是得益于箬溪村的里正就一个儿子,而此人在县衙当监税,专负责商税的一个职位,这也是北地没有的。而里正管理的不止是箬溪村,还有一个上箬村跟下箬村,三个村子加起来有将近一百一十户。这三个村子相隔就两三里距离。


    里正一人根本忙不过来,他知道的是这三个村子加上他就五个秀才,有两个准备往上考一考,还有一个已经在县里谋了个差事,另外一个老秀才现在是村里的乡绅。


    箬溪村聚居的大部分是周姓族人,还有少部分其他姓。上箬村聚居的大部分是赵姓族人,小部分是陈姓、孙姓。下箬村聚居的则大部分是王姓族人,还有一些其他杂姓家族。但是即使这样,他们都是在这片地界立足上百甚至几百年的。可想而知,林家的这二十几口人想在江南这家族聚居的村子中占有一席之位会有多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