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说的蘑菇是我自个儿培育的,不过品种不多,只有榛蘑和金针菇,估计再过几天就能供货了。”
顾辰远压低声音,像在透露商业机密。
周静上下打量他,像看外星生物:“行啊,老弟,你还有啥不会的?竟然连蘑菇都会种?”
“一般一般,全国第三。”
顾辰远嘿嘿笑,心里补一句:重生者福利,不能炫耀。
一筐蘑菇,就只卖了不到三十块钱,没办法丫,是真没货啊。
秤砣一落,钱票子当场点清。
顾小芳抢着去跑剩下的两筐,化工厂、机械厂各一筐。
老客户就得常走动,人情比货值钱。
今天的重头戏是药材:这东西他们可是带了整整五竹筐,用包袱皮隔开,码得跟小山似的。苏见雪站在医院后门,一瞅这阵势,眼睛都直了:“今天怎么这么多?你是怎么带来的?”
“我开拖拉机过来的。”顾辰远咧嘴一笑,白牙晃眼。
“你还会开拖拉机?——不是,你啥时候买的?”
苏见雪又被震得音调高了八度,心里直嘀咕:才盖房结婚,这采几天,就买拖拉机了,这个家伙的钱怎么跟大风刮来的一样?
赚钱真的这么容易吗?
没觉得啊。
“昨儿刚提的。”
顾辰远把话背得溜熟,“大队里忙,马车不够用,干脆买辆省事。”
这话从昨晚到今天已解释八百遍,可面对这位“财神姐姐”,他还得耐心重复。
苏见雪缓过神,拍拍胸口:“行,鸟枪换炮没坏处,可你开车要注意速度,拖拉机也翻车!”
她免不了叮嘱几句,机械化快,危险也加倍。
“知道了,姐。”
顾辰远笑着应下,随后掀开竹筐让验货。
称呼虽亲,程序不能省——医院又不是她家开的。
筐里药材根根分明,山野气扑鼻。
山茱萸红艳、辛夷毛茸茸、连翘黄得透亮,杜仲掰开银丝拉满,丹参紫得发黑。
这里的货都是净货,无杂无碎,水洗过、阴干过,拿在手里清爽干脆,任谁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苏见雪眼尾一挑,笑得干脆:“药不错!小胡,过秤!”
被点名的小胡医生立刻小跑过来,拿秤砣、搬筐子,动作麻利。
药材不怕压,干品轻省,他干脆用脚背顶着筐沿,把蓬松的辛夷花往下压了半寸,秤杆高高翘起。
山茱萸,一筐六十六斤;辛夷,一筐五十二斤;连翘、金银花、丹参这些加在一起。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一阵脆响,总数定格:二百二十三九块五毛八!
顾小芳那头也完事了,送去的两筐蘑菇一共得了五十八块。
姐弟俩一碰头,三百多块现款落袋。
顾小芳喜得眉开眼笑,手指蘸着唾沫,把钞票数得“唰唰”响。
她最爱的就是这数钱的感觉。
一晃五六天,顾辰远日日往返村子与县城之间,手扶式“突突”一响,钱包便稳稳进账三百左右,比钟表还准。
沈红颜端着碗咬着筷子尖,声音小得跟蚊子似的:“辰远哥,你咋还不接我回去?”
顾辰远一愣,筷子停在半空:“住够了?”
“时间又不固定,可你得来接呀!”
沈红颜嗔他一眼,脸颊飞霞,“你不来接,我咋好意思自己跑回去?”
顾辰远顿时笑了,凑过去低声道:“那——我一会儿就接?”
其实他也早想得慌。
虽说天天能见上面,还能一起再自己家门外吃饭,但是毕竟两个人不能可夜里隔着院墙,总觉得少点啥。
“明天吧,一早就来。”
沈红颜心里千肯万肯,面子上还得按规矩走。
“成,明天就明天!”顾辰远拍板。赚钱要紧,媳妇更重要。
次日天刚蒙蒙亮,他就蹬着自行车直奔合作社。
一进去,点心、糖果、罐头提溜一大兜,又买了热腾腾的豆浆油条,这才去沈家。
进了门,礼物往桌上一放,客套话没超过三句,小两口就肩并肩地往外溜。
李秀琳追到门口,抹着眼泪笑骂:“你个小没良心的,我跟你爸明天就回去了,你竟然一天都等不了。”
“妈——”沈红颜脸蛋通红,“我不是怕早餐凉了嘛!”
“切,骗谁?”李秀琳撇撇嘴,眼角却笑成月牙。
回头瞅见桌上礼物,顿时喜滋滋拆包装去了。
别说自己女儿能如此死心塌地的爱着这个小子,自己明天回去也就放心了。
沈红颜回家,顾辰远一家的生活步入正轨,小日子也是继续的有滋有味。
只是山里的蘑菇一天比一天少,到最后干脆就彻底绝了迹。
不是被采光了,是价钱掉得没人愿意弯腰——同样的功夫,还不如去摘点草药,草药这个东西都是成片生长的,一摘就是一筐。
大势所趋,谁还跟钱过不去?
顾小芳带着顾晓明两硬撑了几天,结果只捧回半筐蔫蘑菇。
回家跟顾辰远一说,倒换来他一笑:“没事儿,咱家厢房里的菌菇已经冒头了,大姐家种得早些,这两天就能成了。”
这段时间,沈红颜天天泡在菌菇棚里。
顾辰远手把手教,她学得飞快:控温、喷水、留种、扩繁,一道不落。
棚里每天特意留的大蘑菇就是“种子库”,剪个菌盖、掰个菌褶,新棒一接,循环不断。
山里的少了,棚里的却蹭蹭长,药材量也跟着翻番,日进斗销,只多不少。
他们一家几个掰着指头一算,恍然大悟——
“可不是嘛,光盯着后山那一丢丢,把自家种的都忘了!”
“家里还是得是有小远掌舵,要不眼界窄!”
“切,有的男人还不如咱女人呢!”
“咱弟就是强,样样拿得起!”
叽叽喳喳里,沈红颜没插话,只把小脸扬得高高的,眸子亮晶晶:你们夸的,是我男人!
不过,这半框蘑菇也就才二十来斤,要是摊给三家客户,哪一家都不够,但是给一家,也还是不够用。
顾辰远干脆一咬牙:算了,干脆谁也不卖,留着做人情!
他先把蘑菇均成五份,每份三四斤,用干净稻草垫底,再罩层纱布。
周静、苏见雪、江宏盛,外加修理厂那个“大胡子”刘云峰,一家一份。
剩下的,就自家做菜用。
刘云峰拎着蘑菇愣了半天:“兄弟,你这是唱的哪出?”
顾辰远笑呵呵地压低声音:“老哥,不瞒你,我天天靠卖蘑菇换零花钱,不过这可是今年最后一茬野味了,再想吃,得等明年开春!”
刘云峰四下张望,语气里带着担心:“你这么大鸣大放地卖,没人找你麻烦?”
“我一不偷二不抢,明码实价,谁找麻烦?”
顾辰远反问得轻描淡写,眼神却笃定得很。
野生蘑菇收山,接下来是棚里出的“家养”,换了个赛道,照样挣钱。
刘云峰把声音压得低低的,像怕风听见:“投机倒把啊!这两年能松点儿,以前可逮得狠,你们村没吃过亏?”
“肯定有,”
顾辰远笑得一派轻松,“可刘哥你也说,那是以前嘛,如今不是松了吗?”
“话别满!”
刘云峰拍拍他肩膀,神色郑重,“万一哪天抽风下来抓人,哭都来不及,你心里得留根弦。”
“放心,我有数。”
顾辰远点点头,话锋一转,貌似随意,“刘哥,你这地段不错,咋不顺便卖点汽水啤酒啥的?修车师傅干等着也是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