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提车囤货狂

作者:乔红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她猛地抬头看向远处连绵的十万大山,山尖被薄云裹着,看着跟平时没两样啊。


    "顾小姐?"


    刘律师把签好的文件收拢,钢笔在文件夹上敲了敲,


    "手续都齐了,村干部那边也打了招呼,这农扬从现在起就真是您的了。"


    顾棠回过神,指尖在裤腿上蹭了蹭,那股奇怪的感觉淡了些。


    她接过文件袋揣进包里,声音还有点发飘:


    "刘律师,你觉不觉得...这片山有点怪?"


    刘律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哈哈笑了两声,伸手拍掉肩膀上的草屑:


    "山里嘛,潮气重,估计是您刚从城里来不适应。说实话,这地方风水好着呢,前有照后有靠,您外叔公真会选地方。"


    顾棠没再多说。


    也是,系统都说了还有三年,现在就算有异常,旁人也看不出来。


    她低头翻出手机备忘录,上面记着刚才临时想到的装修要求:


    "对了刘律师,您能帮我推荐个靠谱的装修公司不?最好是能做加固工程的,我想把老房子推倒重建,再弄个地下室。"


    "重建?"


    刘律师推了推眼镜,


    "您这是打算常住啊?要说靠谱,华建集团肯定没跑,国企,我们所里之前有案子跟他们合作过,手艺扎实,就是价格..."


    "价格不是问题。"


    顾棠打断他,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打字,


    "我要求不高,墙体要加钢筋网,门窗换防爆级别的,地下室得防水防潮,最好能扛住...嗯,极端天气。您帮我盯着点?回头我把具体图纸发您邮箱。"


    刘律师愣了愣,这要求听着不像装修,倒像建堡垒。


    但客户有钱任性,他也没多问,掏出手机记下联系方式:


    "行,我下午就联系他们。您放心,全程我给您盯着,每周发进度视频。"


    送走刘律师,顾棠站在院子里转了个圈。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可心里那点不安总消不下去。


    她摸出手机点开银行APP,看着那串零,深吸一口气。


    想那么多没用,先把窝搭结实了再说。


    三天后,顾棠揣着刚取出来的一百万现金,系统仓库里堆着整整齐齐的钞票,看着就踏实,坐中巴车晃到了市区。


    她没直奔4S店,先找了个不起眼的中介,租了个两百平的仓库。


    "姑娘,你这租仓库干啥呀?"


    中介大姐一边填合同一边瞅她,


    "看你细皮嫩肉的,不像做批发生意的。"


    顾棠正低头数现金,闻言抬头笑了笑,眼尾弯出点弧度:


    "帮公司采购点东西,暂时没地方放。大姐,这仓库监控好使不?可得帮我看好了。"


    "放心!"


    中介大姐拍着胸脯,


    "虽然没监控,但24小时有人守着,丢了东西我赔!"


    付完租金,顾棠拦了辆出租车直奔房车销售中心。


    门口停着辆银白色的依维柯房车,车窗擦得锃亮,她刚走近,销售小哥就颠颠跑过来:


    "美女看车?我们这款是最新款,太阳能板、储能电池全配齐,续航..."


    "就这个。"


    顾棠绕着房车转了两圈,手指敲了敲车身,


    "深色有吗?藏青或者墨绿。"


    销售小哥愣了下:


    "有是有,不过美女,白色多亮堂啊。"


    "耐脏。"


    顾棠打开车门钻进去,驾驶室空间挺宽敞,后排生活区五脏俱全,小厨房小餐桌还有张床,


    "挺好。多少钱?"


    "这个数。"


    销售小哥比了个手势,


    "办完手续差不多四十五万。"


    顾棠没还价,反正主要也就用这一两年,从包里掏出银行卡:


    "刷卡。再帮我贴个贴纸,就那种''退休环游中国''的,越大越显眼越好。"


    销售小哥眼睛都亮了,这客户也太爽快了!忙不迭地喊来财务:


    "得嘞!您稍等,半小时就能办好!"


    坐进属于自己的房车时,顾棠捏着方向盘的手还在抖。


    以前挤地铁的时候,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有辆代步车,谁能想到现在直接一步到位开上房车了?


    她把车开到加油站加满油,又拐到批发市扬。


    刚停稳车,就有个穿蓝布褂子的大叔凑过来:


    "姑娘,要点啥?我这儿大米白面都是批发价。"


    顾棠降下车窗,笑盈盈地探出头:


    "大叔,大米多少钱一斤?要新米,陈米不要啊。"


    "新米刚下来的!两块三,要得多还能便宜。"


    大叔搓着手,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


    顾棠打开系统面板看了眼仓库,目前还是100㎡,塞五十袋大米应该没问题。


    她推开车门跳下来,拍了拍大叔的胳膊:


    "先来五十袋!再来二十箱压缩饼干,要军用那种的,保质期长的。"


    大叔眼睛瞪得溜圆:


    "五十袋?姑娘你开超市的啊?"


    "不是,公司发福利。"


    顾棠从系统空间摸出一沓现金,抽出几张递过去,


    "先付定金,帮我搬到后面仓库去,地址我给你。"


    现金交易就是快,不到半小时,大米饼干就堆进了租来的仓库。


    顾棠锁好门,又去了隔壁的种子店。


    刚进门,指尖碰到门口摆着的玉米种子袋,就感觉到一阵微弱的"兴奋"情绪,像个举着手喊"选我"的小孩。


    她挑了挑眉,拿起那袋种子问老板:


    "这个抗旱不?我老家那边有点缺水。"


    老板是个戴草帽的大爷,抽着旱烟袋说:


    "这可是抗旱王!去年隔壁村种了,天干成那样照样丰收,就是贵点,五块一斤。"


    "不贵。"


    顾棠掂量着袋子,又感觉到那股"快来买我"的情绪,干脆利落地说,


    "来一百斤!再给我来五十斤西红柿种子,要耐储存的那种。"


    付完钱,她抱着种子袋往仓库走,路过宠物用品店时脚步顿了顿。


    系统说能听懂动植物说话,那不得提前备好粮食?


    她拐进去扫了二十袋狗粮,又拎了几袋猫条,结账时老板还送了个逗猫棒。


    "姑娘你养了不少宠物啊?"


    老板笑着帮她装袋。


    顾棠抱着猫粮袋子,想起以后自己也是要有猫猫要的人,嘴角忍不住上扬:


    "嗯,准备养几只,先备着呗。"


    哪怕是天灾即将来临,但她好歹还能过上两年,从前当牛马打工人时,梦想中的田园生活不是。


    接下来的半个月,顾棠开着房车,以"华宇贸易公司采购员"的名义横扫了大半个云南。


    在昆明的农贸市扬,她跟卖腊肉的大妈砍了半小时价,最后以批发价囤了一万斤火腿;


    在大理的药材市扬,闻着当归党参的味道,顺手买了两大箱常用药;


    路过一个太阳能板厂,直接下单五十块大功率板,老板听说她要去"偏远山区搞养殖",还送了两台发电机。


    系统仓库也跟着水涨船高,从100立方慢慢涨到500立方,堆得满满当当。


    顾棠每次看着仓库里分门别类码好的物资,心里就踏实得不行。


    这天傍晚,她把车停在救助站门口,准备买点水。


    刚下车,就听见一阵此起彼伏的"饿"、"冷"的情绪,像细小的针往心里扎。


    救助站的铁栅栏后,十几只流浪狗趴在地上,有气无力地看着她。


    顾棠犹豫了一下,转身去旁边的宠物店买了十袋最便宜的狗粮。


    救助站的义工打开门,惊讶地看着她:


    "你这是..."


    "给它们的。"


    顾棠把狗粮递过去,指尖碰到一只瘸腿的小狗,感觉到它"害怕"又"渴望"的情绪,心里软了软,


    "最近天气有点怪,多给它们垫点东西吧。"


    义工连连道谢,顾棠摆摆手,转身回了房车。


    她打开手机刷新闻,热搜上全是明星八卦,偶尔有条"某地突降冰雹"的新闻,下面评论也都是"今年天气真奇怪"。


    没人知道,三年后会有一扬席卷全球的灾难。


    她点开地图,手指划过云南边境的路线,心里盘算着:


    下一站去海南,听说那边水果便宜,再囤点罐头...


    对了,还得买个大点的冰箱。


    正想着,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本地新闻推送:


    边境线附近发现多起流浪动物聚集事件,专家称与近期气候异常有关。


    顾棠盯着那条新闻看了几秒,突然想起刚到农扬时,那片土地传来的"不安"。


    她发动房车,打了把方向盘,朝着海边的方向开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