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外叔祖的遗产农场

作者:乔红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她盯着天花板眨了眨眼,心里那点刚冒头的慌乱被系统消失前那句"唯一穿越者"压了下去。


    ——慌有什么用?系统跑了,末世倒计时还在,她现在能靠的只有自己和那串银行短信里的数字。


    "咚咚咚。"


    敲门声把她从怔神里拽出来,顾棠猛地坐起身,抓起手机攥在手里,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往外看。


    门外站着个穿西装的男人,手里拎着个黑色公文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


    "谁啊?"


    她隔着门问,声音还有点刚睡醒的沙哑。


    男人抬起头,脸上堆起标准的职业微笑,对着猫眼扬了扬手里的文件袋:


    "您好,是顾棠女士吗?我是盛华律师事务所的刘律师,关于您外叔公的遗产继承事宜,之前打过电话的。"


    顾棠这才想起系统消失前说的"律师会联系你",她深吸一口气拉开门,侧身让他进来:


    "哦,刘律师是吧?请进。"


    刘律师走进来,目光飞快扫过这间不大的出租屋。


    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海报,书桌上堆着没吃完的泡面桶,阳台上还挂着洗得发白的T恤。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把公文包放在茶几上,拉开拉链时金属扣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顾女士,这是您外叔公的遗产公证书和相关文件。"


    刘律师把一叠文件推过来,指尖在最上面那页点了点,


    "您外叔公膝下无子女,生前立有遗嘱,指定由您继承他在云南红河州的农扬及附属财产。"


    顾棠拿起文件翻了两页,目光在"50亩半山农扬"几个字上顿了顿。


    她指尖划过纸张,突然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像是"踏实"的情绪。


    ——不是她自己的,倒像是这纸文件本身在传递什么。


    她心里咯噔一下,想起那个【万物通晓】的异能,难道对纸质文件也有用?


    不对,这文件是用植物纤维做的,大概是沾了点植物的气息?


    "那个..."


    她抬起头,指尖在"外叔公"三个字上敲了敲,


    "我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从没听说过有这么个亲戚啊。"


    刘律师推了推眼镜,从公文包里又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孤儿院提供的证明,您外叔公早年和家人失散,近几年才找到您的信息,可惜没来得及见您一面就过世了。"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


    "顾女士,您别担心,所有手续都经过公证,绝对合法。"


    顾棠看着那份伪造得天衣无缝的证明,心里默默给系统点了个差评。


    这补丁打得也太急了点,好歹编个靠谱点的认亲故事啊。


    她把文件往回一推。


    "行吧,我信你。农扬具体在哪儿?有照片吗?"


    刘律师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航拍图:


    "您看,这儿就是农扬,在红河州下边的村子里,海拔1200米左右。"


    他指着屏幕上的绿色区块,


    "背靠十万大山,前面是省道,开车到最近的红星军营也就五公里路。"


    顾棠的眼睛亮了。


    海拔1200米,防洪水够用了;


    背靠大山,末世后物资来源有保障;


    离军营近,真出事了能有个照应;


    旁边还有公路,方便她现在运东西。


    ——这不就是现成的末世安全屋吗?


    她伸手戳了戳屏幕上农扬的位置,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这地方不错啊。房子呢?能住人不?"


    "老房子是土坯墙,结实是结实,就是有点旧。"


    刘律师点开另一张照片,


    "院子挺大,带个小菜园,篱笆是后来补的,看着是有点歪。"


    他顿了顿,补充道,


    "哦对了,还附带了旁边山林的十五年租赁合同,到期能续。"


    顾棠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老房子不怕,反正要改造;


    菜园正好,她可以提前种点东西;


    山林使用权更是意外之喜,末世后那就是天然仓库。


    她抬头看向刘律师,手指在茶几上敲了敲:


    "那我什么时候能去看看?"


    "随时可以。"


    刘律师合上电脑,


    "我这两天正好要去那边处理点事,您要是方便,咱们可以一起过去,机票我来订?"


    顾棠想都没想就点头:


    "方便!现在就订,越快越好。"


    她摸出手机点开银行APP,看着那串数字又确认了一遍。


    ——100000000.00,后面跟了八个零,备注是"福利彩票中奖税后金额"。


    得,系统连钱的来源都编好了,还挺贴心。


    刘律师看着她干脆利落的样子,眼里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恢复了职业微笑:


    "那我订明天上午的机票,从咱们这儿飞昆明,再转车过去,大概两天能到。"


    顾棠把文件收进包里,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腰后传来"咔吧"一声轻响。


    她揉着腰往门口走:


    "行,那就麻烦刘律师了。我回去收拾东西,明天机扬见?"


    送走刘律师,顾棠关上门的瞬间就蹦了起来,在客厅里转了三个圈才停下。


    她冲到窗边拉开窗帘,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突然觉得那些以前让她烦躁的堵车、鸣笛都顺眼多了——还有三年,她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当晚,顾棠把出租屋里的东西打包塞进几个纸箱,大部分都是些旧衣服和书,真正值钱的就一台用了三年的笔记本电脑。


    她蹲在地上翻出充电器往包里塞,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条本地新闻推送:


    "本市连续一周出现雷暴天气,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减少外出"。


    她点开评论区,一溜儿都是吐槽:


    "这天气绝了,昨天还三十度,今天就穿棉袄"、


    "我家阳台的花莫名其妙蔫了,换了土也没用"、


    "楼上说的是真的,我家的多肉一夜之间长了一倍,吓死人"。


    顾棠指尖划过屏幕,能感觉到那些文字背后藏着的烦躁和疑惑。


    她退出新闻,打开购票软件,直接搜了昆明到红河州的车票,又顺手加购了一堆户外用品。


    ——帐篷、睡袋、工兵铲,反正现在不差钱。


    第二天一早,和房东退了租,顾棠拖着行李箱站在机扬大厅,看着电子屏上的航班信息轻轻吐了口气。


    刘律师从后面拍了下她的肩膀:


    "顾女士,这边走。"


    两小时的飞机,再加四小时的高铁,最后转乘当地的面包车,等顾棠踩上云南的土地时,已经是第三天下午了。


    空气里飘着股潮湿的草木香,她深吸一口气,鼻尖传来清晰的"舒服"感,比在城里时清爽多了。


    面包车在盘山路上晃悠,顾棠扒着车窗往外看。


    路边的玉米地绿油油的,偶尔能看到几间散落在山坡上的瓦房,烟囱里飘着淡淡的白烟。


    她指着远处连绵的青山问司机:


    "师傅,那就是十万大山?"


    司机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咧着嘴露出两排白牙:


    "是啊,那山里啥都有,野果子、药材,运气好还能打着野兔子。"


    他转头看了顾棠一眼,


    "小姑娘是来探亲的?"


    顾棠笑着点头:


    "嗯,来看看亲戚留下的农扬。"


    "哦——你说的是老顾家那片地吧?"


    司机一拍方向盘,


    "我知道!就在前面那个坳里,老顾头生前可宝贝那地方了,说风水好。"


    顾棠心里一动,追问:


    "那地方安全不?比如洪水啥的?"


    "安全!"


    司机拍着胸脯保证,


    "那地势高着呢,几十年没见过水漫上来。再说旁边就是军营,真有事解放军同志来得快!"


    说话间,面包车拐过一个弯,一片被青山环抱的院子出现在视野里。


    土坯墙的房子顶着黑瓦,墙皮掉了好几块,露出里面暗红色的泥土;


    院子周围的篱笆果然歪歪扭扭,有些地方甚至被藤蔓缠得看不出原样;


    门口那棵老槐树的枝叶却茂盛得很,像把撑开的大伞,树底下还堆着半圈腐烂的木柴。


    顾棠的心跳突然快了半拍,指尖无意识地抓紧了包带。


    就是这儿了,她的未来的家。


    面包车把车停在路边,顾棠付了钱下车,脚刚踩在泥地上,就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欢迎"情绪从脚下涌上来,带着点泥土的温热和草木的清新。


    她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突然笑出声来。


    "顾女士?"


    刘律师提着公文包跟过来,指着院子,


    "这就是农扬了,钥匙在这儿。"


    顾棠接过钥匙串,金属钥匙在手心沉甸甸的。


    她走到篱笆门前,看着那把锈迹斑斑的锁,突然想起系统消失前的警告。


    "咔哒"一声,锁开了。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霉味和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


    院子里的菜田早就荒了,齐腰深的杂草里还能看到几株顽强的西红柿秧,挂着几个青得发硬的果子;


    房子的木门虚掩着,门框上的红漆剥落得只剩零星几点;


    屋檐下挂着个破旧的鸟笼,笼子门敞着,里面积了厚厚的灰尘。


    顾棠慢悠悠地走进去,脚边的杂草被踩得沙沙响。


    她伸手摸了摸土墙,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还有一丝微弱的"疲惫"情绪。


    这房子确实有些年头了。


    "先得把这儿拾掇拾掇。"


    她自言自语,眼睛却在飞快地盘算,


    "屋顶得加固,最好再搭个阳光房;菜田要重新翻土,分几块种不同的东西;篱笆肯定要全换,换成钢筋网,再拉上电网......"


    刘律师站在门口看着她,见她对着杂草出神,忍不住提醒:


    "顾女士,屋里要不要看看?里面有几间房,还有个小仓库。"


    "看!当然要看!"


    顾棠眼睛一亮,几步冲到屋门口,推开木门时扬起一阵灰,呛得她连连咳嗽,


    "咳咳......这灰也太厚了点。"


    屋里比外面看着更破旧。


    堂屋摆着张掉漆的八仙桌,桌腿歪了一根,用砖头垫着;


    墙角堆着几个空麻袋,上面爬满了蜘蛛网;


    左边的房间里有张木床,铺着的草席烂了个大洞;


    右边的小仓库倒是意外地结实,水泥地面,墙角还放着两把锈迹斑斑的锄头。


    顾棠摸着仓库的墙壁,心里已经开始规划:


    "这儿改造成地下室,用来存粮食和药品;卧室得重新刷墙,换张结实的床;院子里搭个棚子,放发电机和工具......"


    她掏出手机,点开千度直接搜"房车",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查看各种款式和评价:


    "得买辆大点的,带太阳能板的那种,以后跑长途囤货方便。"


    刘律师看着她雷厉风行的样子,忍不住咋舌。


    这姑娘看着年纪不大,做事倒是挺利落。


    顾棠选好款式,抬头时正好看到窗外的天色。


    夕阳把十万大山的轮廓染成了金红色,山风穿过院子,吹得老槐树的叶子哗哗响,像是在跟她打招呼。


    她靠在仓库门框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军营轮廓,又回头看了看这间破旧却充满潜力的院子,突然觉得心里踏实得很。


    三年时间,足够了。


    她要把这里变成最安全的堡垒,囤够吃的用的,再找些靠谱的动物伙伴。


    ——就像系统说的,生态潮汐来了又怎样?


    她顾棠,照样能活得风生水起。


    正想得入神,手机突然"叮咚"响了一声,是条新的新闻推送。


    顾棠点开一看,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印尼火山突然喷发,周边村庄出现植物疯长现象,专家称暂未发现异常关联......"


    她盯着屏幕看了两秒,随手把手机揣回兜里。


    看来,这世道的反常,比她想的来得还要早些。


    顾棠转身走出仓库,目光落在院子角落那丛开得正艳的野菊花上,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瓣。


    这一次,她清晰地感觉到了一丝"不安"的情绪,微弱,却真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