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想着卖不完就送人,没想到不仅全卖光了,还小赚了一笔。
仔细数了数,足足赚了18块钱。
这次带的鱼不多,而且都是死鱼价格不高,但能有这个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收拾摊位时,王恒特意朝李家父子那边瞥了一眼,脸上掩饰不住的得意。
李福贵看到这表情,顿时气得一口气没上来,剧烈地咳嗽起来。
“咳咳咳!”
“爹!您没事吧?”李盘连忙上前搀扶。
“没事...就是...气不顺...”李福贵喘着粗气,指着王恒的背影说。
“你去打听打听,他凭什么卖得这么快?摊子我看着。”
李家父子两人在集市上混久了,认识不少人。
他很快打探完消息回来:“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听说王恒经常给买鱼的客人送些小鱼?”
李福贵一听,先是一愣,然后陷入思索。
难不成送小鱼能拉拢回头客?
他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明天咱们也把家里的小鱼带些来试试。”
“好,明天试试看,说不定真能卖得快些。”李盘点头应道。
父子俩继续卖鱼,但已经没了先前的劲头。到了午饭时间,李盘小心翼翼地问:“爹,不是说好中午吃顿好的吗?”
“吃吃吃,就知道吃!”李福贵没好气地说,“你还没娶媳妇呢,多攒点钱,到时候娶亲也有面子。中午就凑合一下吧。”
说完,他掏出从家里带的馒头和咸菜。
“唉...”李盘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老爹这脸变得可真快。
王恒中午特意在镇上找了家小饭馆。
如今政策放开,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做小本生意了。
他骑着自行车在熟悉的街巷间穿行,拐过一条小巷后,一家“周二娃饭店”的招牌映入眼帘。
“就是这家了。”王恒抬头确认了店名。
前世他经常光顾这家宝藏小店,尤其是他们家的麻辣兔头,用的是祖传秘方,味道堪称一绝。
听说老板原本是纺织厂的食堂大厨,政策允许个体经营后就出来单干了。
正值午饭时间,店里已经坐了不少客人,其中大部分是纺织厂的工人。
当初听说食堂大厨要开店,老熟人们都来捧扬,结果一尝就爱上了这里的味道。
虽然比食堂贵了几毛钱,但味道好太多了。
工人们虽然不能天天来吃,但一周来个一两次还是负担得起的。
就连纺织厂的厂长都时不时来光顾。
王恒停好自行车走进店里,找了个空位坐下。一位中年妇女拿着纸笔过来点单。
“一份回锅肉,两个麻辣兔头,再要碗米饭。”王恒熟练地点了菜。
“好的,现在客人有点多,上菜可能会慢一点。”妇女边记边说。
王恒点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这家店的上菜速度其实并不慢,因为所有炒菜都是用猛火爆炒,出菜很快。
再加上老板是经验丰富的老厨师,对火候和味道的把控都恰到好处。
不一会儿,一盘晶莹剔透的回锅肉就端了上来。
作为川菜的代表作之一,老板选用上好的二刀肉,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王恒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肉片送入口中,顿时满口生香。
“嗯~”他满足地眯起眼睛,“还是这家店的正宗!”想起之前在国营饭店吃的回锅肉,简直天壤之别。
他大口扒着米饭,就着回锅肉吃得津津有味。
刚吃完一碗饭,麻辣兔头也上桌了。
只见兔头色泽红亮,香气扑鼻,一看就是精心烹制的。
王恒拿起一块轻轻一咬,先是麻辣鲜香刺激着味蕾,随后兔肉的鲜美在口中绽放。
这熟悉的美味让他根本停不下来,太久没吃到这么地道的川味了。
不一会儿,盘子里的兔头就被消灭干净,米饭也添了第二碗。
王恒满足地打了个饱嗝:“老板,结账!”
“一共两块钱。”老板娘拿着账单走过来。
王恒爽快地掏出钱递过去:“太好吃了!”
“谢谢惠顾。”老板娘笑着接过钱。
酒足饭饱后,王恒骑着车在镇上转了一圈,决定去二哥家坐坐。
可惜二哥出门选购木料去了,只有二嫂在家。
“谢谢嫂子,我坐会儿就走。”王恒接过二嫂递来的茶水,一边喝一边闲聊。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王恒起身告辞:“我还有事,下次再来找二哥。”
离开二哥家,王恒骑着车直奔供销社。
不一会儿,王恒就骑车到了供销社门前。
刚停好车,王洪军就从里面快步走出来,递给他一个鼓鼓囊囊的小信封:“拿好了,丢了可不负责啊。”
“谢谢王哥。”王恒接过信封,手指一捏就感受到里面的厚度,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王洪军神秘地招了招手:“跟我来。”
见他似乎真有要事相商,王恒推着车跟了上去。
拐过几条小巷,两人来到一处僻静的小院前。
“这是我家,进来吧。”王洪军推开院门示意道。
王恒跟着走进院子,按照指示把自行车停在角落:“到底什么事这么神秘?”
“别急,先进屋再说。”王洪军领着他进了屋。
从外面看房子很普通,但一进门王恒就惊住了。
精雕细琢的红木桌椅,墙上挂着的名家字画,处处彰显着主人不凡的品味和家底。
“来,边喝茶边聊。”王洪军递过一杯热茶。
王恒双手接过:“谢谢。”
“我就直说了,”王洪军抿了口茶,“这次找你是想问问,你打算怎么处理那些半夏?”
王恒挠了挠头,有些摸不着头脑:“就...收回来剥皮晒干?”
王洪军摇摇头:“这样处理太浪费了。社里2块钱一公斤收的就是这种生半夏,虽然有一块钱利润,但扣除人工和损耗,其实赚不了多少。”
王恒眼睛一亮:“那王哥的意思是...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王洪军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自然是有更好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