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章 小镇集市风云

作者:究极蛇皮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最近镇上治安有所改善,但扒手还是不少,万一鹿皮被偷可就亏大了。


    他把自行车稳稳地停在供销社门口,推门而入。


    “哟!你小子又带什么好东西来了?”王洪军一见王恒进门,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您给掌掌眼。”王恒递过装着鹿皮的袋子,“我第一次处理鹿皮,不知道手法合不合格。”


    王洪军接过袋子,取出鹿皮的瞬间眼睛一亮:“好家伙!这鹿皮处理的不错啊!”


    他快步走到柜台后,从抽屉里取出放大镜,仔细端详起来。


    “嗯...不错不错...”


    王洪军一边检查一边赞叹。


    “剥皮手法很专业,处理得也很到位,你小子深藏不露啊!”


    “就是跟老猎户学了几手,可能还有些细节没处理好。”王恒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确实有几个小地方可以再精细些,不过不影响整体品质。”王洪军认真评估后说道,“可以评为一等品。”


    说完,他神秘地朝王恒招了招手。


    待王恒走近,压低声音道:“八十块,这是我能给的最高价了。”


    “成交!”王恒爽快地答应,心里却暗暗惊喜。


    这价格比他预期的六十多块高出不少!


    王洪军点了点头,问道:“你现在有事吗?”


    “待会要去卖鱼,怎么了?有什么事吗?”王恒有些疑惑。


    “没事,你卖完鱼下午来找我一趟,有事跟你说,到时候把鹿皮的钱一起给你。”


    王洪军边说边把鹿皮重新装好。


    “行,那我先去卖鱼,晚点再来。”


    王恒虽然不明白王洪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想到他在供销社工作多年,信誉一直很好,不可能为了一张鹿皮就跑路。


    要是真想跑,上次那枚铜币交易时就该跑了。


    那玩意可比鹿皮还要值钱。


    况且把鹿皮放在供销社,总比带着去市扬安全。


    出了供销社,王恒骑上自行车直奔集市。


    此时李盘父子早已在集市占好位置,付完摊位费就麻利地支起了摊子。


    “新鲜河鱼咯!早上刚捞的,便宜又好吃!”


    李盘熟练地吆喝着。他爹李福贵则忙着用草绳串鱼,方便顾客提走。


    今天的集市上卖鱼的可不止他们一家,几家摊贩都在暗中较劲。


    大家都想着早点卖完,免得下午降价亏本。所以天不亮就来占位置了。


    卖完一条鱼后,李盘环顾四周,纳闷地嘀咕:


    “爹,王恒怎么还没来?难不成镇上还有别的卖鱼的地方?”


    李福贵蹲在一旁,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圈,确实没看到王恒的身影。


    他心里也犯嘀咕: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道真找到了什么新的卖鱼门路?


    “谁知道呢?难不成他晓得镇上不好卖,跑去别处了?”


    李福贵原本还盘算着要看王恒的笑话。


    李盘自然也是存着这份心思,毕竟人比人气死人。


    王恒最近风头太盛,村里不少人都在等着看他栽跟头。


    就在这时,集市门口出现了一个推着自行车的熟悉身影。


    “爹!王恒来了!”李盘激动地指着门口喊道。


    李福贵蹲得太久,猛地站起来时差点没站稳,眯着眼睛朝门口望去:“还真是他?这么晚才来,鱼能卖得出去?”


    他不屑地撇撇嘴,“这小子是不是傻?现在镇上卖鱼的这么多,还敢这么晚来?”


    父子俩的目光一直追随着王恒,直到有顾客来买鱼才不得不收回视线。


    王恒自然也注意到了李家父子的目光。


    他们那点小心思,他心知肚明。


    想看他的笑话?


    殊不知刚才一张鹿皮就净赚了80块。


    这些鱼就算卖不完,送人都无所谓,反正这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交了一毛钱的摊位费,王恒找了个空地停下自行车。


    他熟练地铺开防水布,将鱼整齐地摆好。


    因为没有借马车,带的都是刚死不久的鱼,但胜在新鲜。


    “新鲜河鱼,便宜卖了!”王恒中气十足地吆喝起来。


    不远处,李家父子听到这叫卖声,忍不住冷笑:


    “现在才来卖?能卖出去才怪!”


    李福贵今天心情格外舒畅,想到终于能看到王恒吃瘪,心里美滋滋的。


    前些天村里人把王恒夸上了天,现在总算能看他出丑了。


    “还有王仁洪那老家伙,整天在村里吹嘘他儿子多厉害。这下好了,王恒今天鱼卖不出去,晚上回村可得好好跟他说道说道!”


    李福贵得意地拍着儿子的肩膀,


    “待会儿中午咱们去下馆子,今天这天气可真好啊!”


    “那太好了爹!咱们中午可得好好犒劳犒劳自己。”李盘喜形于色。


    王恒一进市扬就注意到,不少鱼贩都挂出了价格牌,比他上次来卖鱼时普遍便宜了三毛钱。


    现在这种刚死的鲜鱼都是五毛一斤,虽然利润薄了些,但还能赚点。


    刚吆喝没一会儿,几个熟客就围了过来。


    “小伙子,好久没见你出摊了,今天又来卖鱼啦?”


    “是啊阿婆,今天没赶马车来,只有刚死的鲜鱼,价格便宜。”王恒热情地招呼着。


    他卖鱼有个习惯,总会额外送些小鱼给顾客,这份心意总能让人记住。


    “没事,你家的鱼最好吃,给我来两条。”阿婆指着摊上的鲫鱼说。


    “好嘞!这就给您包好,再送您两条小鱼。”


    “小伙子最会来事,谢谢啦!”


    随着第一单生意开张,很快就有更多老主顾找上门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摊位的顾客明显少了许多。


    特别是几个刚买完鱼的顾客,边走边夸王恒:


    “那小伙子又年轻又精神,鱼新鲜不说,还送小鱼,真是难得的好人啊!”


    这番话引得不少新顾客纷纷打听王恒的摊位。


    不一会儿,王恒的鱼就卖了个精光!


    李家父子从最初的得意洋洋,到现在目瞪口呆地看着王恒空荡荡的摊位。


    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王恒的鱼能卖得这么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