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章 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

作者:究极蛇皮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抬眼看向王恒,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小王啊,这半夏的处理可是大有讲究。”


    他拿起桌上的纸笔,一边画着流程图一边详细解释:“你看,最简单的就是生半夏,就像你之前那样剥皮晾晒。但这种毒性强,只能外用,收购价也就两块一公斤。”


    说着,他在纸上画了个箭头:“再进一步就是清半夏,得用白矾或者石灰水浸泡处理。毒性降低了,用途广了,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王洪军又添了几笔,画出一个更复杂的流程图:“最值钱的是姜半夏,得用生姜和白矾双重处理,工序繁琐得很。”


    他特意在价格处画了个圈,“但供销社给到五块六一公斤!”


    王恒听得入神,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他快速在心里盘算着,就算扣除损耗和材料费,这要是搞姜半夏少说能赚五百多块!


    “怎么样?”王洪军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又给王恒续了杯茶,“股长特意让我把这个消息透给你。一般人可不知道这些门道。”


    王恒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干!就做姜半夏!”


    他放下茶杯时,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虽然费工,但值得!”


    王洪军满意地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几张纸:“这是具体的处理流程和材料配比,你拿回去好好研究。”


    他压低声音,“记住,这事别让太多人知道。”


    王恒接过纸张,发现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生半夏、清半夏和姜半夏的处理工艺。


    还标注了每种方法的注意事项。


    “生姜集市上就能买到,不过...”王洪军顿了顿,“药用白矾得凭这个去供销社买。记得先来找我开条子。”


    “明白!”王恒将工艺说明书塞进内兜。


    王洪军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将来指不定我还要仰仗你呢!”


    “王哥说笑了!”王恒连忙摆手,目光扫过满屋子的收藏品,“就您这些宝贝,够我奋斗半辈子了!”


    “哈哈哈!你小子这张嘴啊!”王洪军被逗得开怀大笑,“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吧。明天记得来买材料。”


    “一定!那王哥我先走了!”


    离开供销社,王恒特意绕到周二娃饭店。


    这家店的麻辣兔头可是远近闻名,个大肉厚,麻辣鲜香。


    三毛钱一个的价格,在当下物价水平下简直不要太划算。


    “老板,来十个兔头!”王恒掏出三块钱拍在柜台上。


    拎着沉甸甸的油纸包,王恒跨上自行车往家赶。


    晚风拂面,他忍不住在心里盘算起今天的收支:


    买兔头花了三块,加上之前买材料的五块,今天总共支出八块。


    但鹿鞭卖了五十,再加上之前攒下的二百九,现在小金库已经有三百八十三块了!


    这个数字让王恒心头一热。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不过三四十块的年代,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更重要的是,这还只是个开始。


    想到即将开始的半夏生意,他蹬车的脚步都不由得轻快了几分。


    三百八十三块钱,在1982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买台收音机绰绰有余,但要是想添置台电视机,这点钱还差得远呢。


    看来致富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骑车回家的路上,王恒特意绕到大嫂家。


    他敲了敲院门,朝里面喊道:“大嫂,今晚都来我家吃饭吧!我买了些麻辣兔头,大家一起尝尝鲜!”


    正在院子里写作业的王海涛一听这话,立刻从板凳上蹦了起来:“太好啦!有兔头吃!三叔等等我,我这就去爷爷家!”


    还没等他跑出两步,姐姐王彩霞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了他的耳朵:“作业都没写完就想跑?给我老老实实写完!爷爷家还没开始做饭呢,你急什么!”


    王彩霞虽然年纪不大,但懂事得很。


    大哥大嫂不在家时,管教弟弟的重任就落在她肩上。


    这大概就是来自姐姐的血脉压制吧!


    院门外传来王恒的笑声:“海涛啊,作业写完才能吃哦,不然可没你的份!”


    “知道啦知道啦!”王海涛赶紧坐回板凳上,抓起铅笔在作业本上龙飞凤舞起来。


    王恒推着自行车回到家,把油纸包着的兔头递给父亲:“爹,尝尝这个,可香了!”


    王仁洪接过油纸包,掀开一角闻了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嘴上却还数落着:“败家玩意儿,整天就知道花钱!”


    “爹,这兔头可好吃了,您就尝尝嘛!”王恒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再说了,今天我可赚了大钱!”


    王仁洪眼睛一亮:“咋的?那鹿皮卖出去了?卖了多少?”


    “八十块!”王恒故意拖长了音调。


    “八十?!”王仁洪惊得瞪大了眼睛。上次鹿鞭卖了五十块已经让他吃惊不小,没想到这鹿皮居然更值钱!


    一只鹿竟然能卖这么多钱!


    “好小子!这鹿可真是个宝贝啊!”王仁洪笑得合不拢嘴,美滋滋地捧着兔头往屋里走。


    还不忘翻出珍藏多时的一瓶白酒,这么香的兔头,不配点小酒岂不可惜?


    晚饭时分,每人面前都摆着一个红油发亮的麻辣兔头。


    王海涛迫不及待地抓起属于自己的那个,小嘴吧唧吧唧地啃着,辣得直吐舌头也舍不得停下。


    大人们也吃得津津有味,麻辣鲜香的滋味在舌尖绽放。


    王仁洪配着珍藏的白酒,这顿饭吃得格外尽兴。


    酒足饭饱后,王恒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爹,娘,明天我要进山收一批半夏。要是按普通方法处理,我一个人还能应付。


    但这次打算做姜半夏,工序复杂,恐怕人手不够。”


    王仁洪摸着下巴上的胡茬,若有所思:“十个人在山里挖,那量可不小。


    再加上你说的姜半夏要反复浸泡、晾晒,确实不是一个人能忙得过来的。”


    “要不雇几个帮手?”王恒提议道,“可以在咱家和大哥家分开晾晒,地方应该够用。”


    正在收拾碗筷的刘玉兰闻言停下动作,插话道:“找外人帮忙多麻烦,不如叫你二哥二嫂来。


    你二哥是木匠,最近活计不多,正好有空。自家人帮忙,给点工钱也肥水不流外人田。”


    王恒眼前一亮,这主意确实妙。


    半夏要在家里晾晒处理,外人进进出出总归不太方便。自家人帮忙,既放心又省心。


    刘玉兰擦了擦手,继续补充:“再说现在地里活也不忙,你爹一个人就能照应。我和你大嫂也能搭把手,人多力量大嘛!”


    “娘这主意好!”王恒拍了下大腿,“明天我收完半夏就去镇上,正好要采购些材料,顺道跟二哥他们商量这事。”


    王仁洪抿了口酒,满意地点点头:“就这么定了。


    自家人帮忙,工钱也好说,总比找外人强。”


    说着又夹起一块兔头肉,美滋滋地咂摸着滋味。


    “家里还有个空房间,我明天抽空收拾出来,正好给建设他们住。”


    刘玉兰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收拾着碗筷。


    王仁洪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坐在桌边继续小酌,时不时夹起一块兔头肉细细品味。


    七个兔头分下来,每人一个后还剩下三个。王恒中午已经吃过两个,便不再多吃。


    海涛、彩霞,俩人分一个。


    王爹再吃一个。


    最后一个分给丽娟。


    大嫂吃完饭就匆匆回去照看家里的猪了。


    王恒打算待会儿去大哥家一趟,把借院子晾晒半夏的事情说清楚。


    安排妥当后,王恒仔细清洗了单车上的布袋,晾在院子里。


    他盘算着明天的行程。


    一早就得骑车去收半夏,还得带上秤和纸笔,好记录每个人挖的数量。


    一切准备就绪,王恒冲了个凉水澡,早早地上床休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