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章 性能爆表!西方的技术,不过如此!

作者:静听风吟007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卫国一声令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电闸合上,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逐个点亮。


    炉内温度开始稳定爬升。


    赵建国紧紧盯着示波器,代表温场均匀度的曲线,竟出现不规则的抖动。


    “总工!温场有波动!”一个年轻研究员颤抖喊出声。


    所有人的心都沉下去,难道要失败?


    几个老工程师的脸一下就变白。


    林卫国却异常镇定,眼睛扫过一排排数据。


    “别慌,石英管和炉体热膨胀系数不同步,正常!继续升温,过八百度临界点!”


    他一句话就稳住所有人的心神。


    果然,温度计指针越过八百度的刻度。


    那条抖动的曲线一颤,随即被一只无形的手抚平,变成完美的水平直线!


    “稳住了!温场均匀度超高!”赵建国喊出来,嗓子都劈了。


    “气密性检测,完美!真空度比S-58高一个数量级!”


    “升温速率…我的天!比S-58快百分之三十!”


    一个个好消息在实验室内炸开。


    所有性能指标全面超越了仿制原型!


    “我们成功啦!”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整个实验室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娄晓娥看着那些完美的数据曲线,眼眶发热,一把抓住林卫国沾满油污的手。


    看着丈夫深陷的眼窝和一脸的疲惫,除了骄傲,心里更多是疼。


    杨厂长接到消息,第一个冲进实验室。


    他看着这台漂亮的机器,嘴唇哆嗦,像个孩子绕着机器又摸又看。


    这玩意儿,是咱厂里造出来的!


    “好!太好了!”


    他立刻返回办公室拿起电话,直接打给大领导。


    “首长!我们成功了!”


    “我们自己造的扩散炉,‘曙光一号’,研制成功!”


    “性能……报告首长!性能比美国人的还要好!好一大截!”


    电话那头沉默一会。


    随即,传来一个沉稳又有力的声音。


    “待在原地,等我!我马上过去!”


    半小时后。


    一辆黑色红旗轿车和几辆军用吉普,在暮色中悄无声息驶入红星科技实验院。


    车门推开。


    大领导在几位将军的簇拥下快步走下。


    他没理会前来迎接的干部,眼睛第一时间投向那座灯火通明的实验大楼。


    “带我过去。”


    杨厂长满脸通红,一路小跑在前面引路。


    实验室里,林卫国正和团队成员们围着崭新的“曙光一号”做最后检查。


    他身上那件白大褂沾着油污,头发乱糟糟,眼窝深陷,整个人像是刚从水里捞出。


    “首长!”


    看到来人,林卫国怔了一下,放下手里的扳手,想整理一下皱巴巴的衣服。


    大领导几步上前,一把按住他想敬礼的手。


    “卫国同志,别搞这些虚的。”


    他上上下下打量这个年轻人,看着他那张满是疲惫却神采飞扬的脸,全是欣赏和心疼。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那台静静矗立在中央的机器上。


    那是一个闪烁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庞然大物,充满简洁强大的工业美感。


    各种线路和管道整齐划一,精准连接着每一个部件。


    控制面板上,一排排指示灯闪烁着富有节奏的光芒,就像它正在呼吸的心跳。


    “这就是……‘曙光一号’?”大领导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是!首长!”林卫国挺直身子大声回答,


    “这就是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晶体管扩散炉!”


    “好!好啊!”


    大领导绕着机器走了一圈,伸手轻轻抚摸它冰冷又坚实的金属外壳。


    那动作像是在抚摸一件绝世珍宝。


    旁边一位负责工业的将军也是行家,他看着机器上那根晶莹剔透的石英管,


    又看看旁边那套结构精巧的激光准直系统,忍不住吸了口凉气。


    “小林同志,这套准直系统……我怎么从没见过?比苏联专家带来的那套手摇的先进太多!”


    林卫国平静解释:“报告首长,这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三点激光准直系统,


    利用激光校准,精度可以达到头发丝的百分之一。”


    激光!


    这词让在场的所有将军和领导都愣住。


    他们不是搞技术的,但也知道这玩意儿代表什么。


    大领导的目光更亮。


    他转头看着林卫国,又看看他身后那群同样年轻,同样疲惫,但眼睛里都冒着光的团队成员。


    “杨厂长,试运行的数据呢?”


    杨厂长赶紧把一份刚刚打印出来,油墨还热乎的报告递上去。


    “首长,您看!所有性能指标,全部超过仿制的那台美国S-58!


    温场均匀度提高百分之十五,升温速率快百分之三十,能耗降低百分之二十!”


    大领导拿着报告的手都在抖。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每看到一个超越的数据,脸上的笑容就灿烂一分。


    最后,他把报告重重合上,转过身面对实验室里所有的科研人员。


    他洪亮声音传遍了整个实验室。


    “同志们,辛苦了!”


    “你们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苏联人撤走专家,撕毁合同,想用技术卡我们的脖子,


    想让我们造不出自己的原子弹,搞不出自己的工业现代化!”


    “他们以为离了他们,我们就是一群瞎子,一群瘸子!”


    “今天,你们用这台机器狠狠回了他们一个耳光!”


    “你们向全世界证明,我们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智慧,


    一样能站起来,一样能搞出世界顶尖的科技!”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所有人热血沸腾。


    几个熬了几个通宵的老工程师,眼圈一红,当场流下泪来。


    这几个月的苦和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现在,都值了!


    娄晓娥站在人群后面,看着自己的丈夫被大领导和将军们围在中间,看着他挺拔的背影,眼泪也忍不住往下流。


    她赶紧用手背擦掉,心里满满的骄傲。


    我的男人是国家的英雄!


    大领导的情绪也有些激动,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我代表组织宣布几件事!”


    “第一,‘曙光工程’项目组,全体记集体一等功!”


    “轰!”人群中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第二,所有参与项目的核心成员,工资连升两级!发放三个月工资作为奖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聚焦在林卫国身上。


    “林卫国同志,作为项目的总工程师,你力排众议,大胆创新,居功至伟!


    经组织研究决定,授予你个人特等功一次!”


    “并且,破格提拔你为红星科技实验院副院长!”


    “同时,享受国家最高等级的专家津贴!”


    特等功!副院长!


    所有人都被这史无前例的重奖给砸懵。


    杨厂长在一旁听着,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乖乖,这奖励也太重,太快!


    赵建国和那些年轻的研究员们,看着林卫国的眼神只剩下狂热。


    林卫国自己也愣了一下,没想到奖励会来得这么直接。


    副院长?他对这个没什么兴趣。


    但这是组织对他的肯定,也是为了让他接下来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林卫国上前一步,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