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几乎是吃住都在这里。
赵建国为了攻克一个线路连接问题,能对着图纸三天三夜不合眼。
他整个人瘦了一圈,但眼睛里的光却越来越亮。
绘制出的图纸堆起来足足有半米高。
这是整个团队的心血,是未来半导体工业的第一块基石。
林卫国站在一块巨大的黑板前。
黑板上是扩散炉最核心部分的结构图。
他手里拿着粉笔,正在给团队的核心成员讲解最后一个技术难点。
“石英管的密封性,是整个工艺成败的关键。”
“美国人采用高分子氟橡胶密封圈,这材料,我们国内暂时造不出。”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替代方案。”
赵建国等人听得眉头紧锁,这又是个绕不开的拦路虎。
林卫国却微微一笑,好像早有准备。
他擦掉黑板上的图,重新画了一个精巧的新结构。
“我的想法是放弃柔性密封,改用金属硬密封。”
“利用不同金属在高温下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形成自锁紧结构。”
“这方案对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可一旦成功,可靠性和耐用性将远超原来的橡胶密封!”
看着黑板上那个大胆的设计,所有人眼睛都亮起来。
不破不立!
林总工不是在简单模仿,这是要超越!
“好了,逆向解析工作到今天基本完成。”
林卫国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
他看着一张张因为熬夜而布满血丝,却依旧兴奋的脸,高声宣布。
“从明天开始,我们进入第二阶段!”
“曙光工程的第一个子项目,‘曙光一号’扩散炉样机,正式启动制造!”
“曙光一号”样机的制造,正式提上日程。
整个红星轧钢厂,都为这个最高级别的项目动员起来。
各种珍稀材料,最顶尖的技术工人,都优先调配给实验院。
但在制造一个关键核心部件时,项目遇到了麻烦。
这个部件是一个用特种合金钢锻造的反应室基座。
图纸上要求的尺寸公差极其苛刻,达到惊人的0.05毫米。
对锻造中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率,也有近乎变态的规定,精确到每一分钟。
任务落到厂里的锻工车间。
车间主任拿着图纸,只觉得两眼发黑,头皮发麻。
这种精度的要求,已经超出普通锻造的范畴。
简直是拿大锤做外科手术。
整个车间最有经验的几个老师傅,看一眼图纸就连连摇头。
“干不了,这活儿干不了,差一丝一毫,整块料就废了。”
“这哪是锻工干的活,这是拿锤子当绣花针使啊!纯粹瞎胡闹!”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洪亮又傲慢的声音响起来。
“有什么干不了的?不就是个铁疙瘩吗?交给我!”
众人回头一看,说话的正是刘海中。
他虽然因为上次的事件被降级,但毕竟在锻工岗位干了半辈子。
七级锻工的底子还在。
此刻,他官迷心窍的老毛病又犯了。
这是他一个翻身立功的天赐良机!
全车间的人都干不了的活,他刘海中能干!
这要是干成了,得是多大的功劳?
到时候别说官复原职,再往上提一级,当个车间副主任都有可能!
他要把林卫国这个项目,当成自己向上爬的垫脚石!
车间主任脸色难看地提醒。
“老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块材料是从苏联进口的,金贵得很!”
刘海中把胸脯拍得“邦邦”作响,鼻孔朝天。
“你放心!我老刘吃了一辈子锻工饭,这点把握还是有的!”
“图纸上那些条条框框,都是林卫国那些搞理论的小年轻瞎写的,死板!”
“一点不懂实践!”
“锻造,靠的是什么?是手感,是经验!是火候!”
他一把抢过图纸,看都没看几眼,就扔到一边。
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向那块被严密保管的特种合金钢。
“开炉!生火!”
他要用他那套所谓的“老经验”,来挑战现代科学工艺。
车间一个刚从技校毕业的年轻技术员鼓起勇气上前。
想提醒他,图纸上有严格的温度曲线和分段冷却要求。
却被刘海中一把推开,差点摔倒。
“你懂个屁!毛都没长齐,也敢来教我老刘做事?”
“一边待着去!今天就让你们开开眼,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技术!”
熊熊的炉火燃起。
刘海中眯着眼,凭着他那点可怜的“经验”,得意洋洋地判断着钢材的火色。
他根本不理解图纸上那些复杂数据的意义。
只觉得那是林卫国在故弄玄虚,想显示自己多有学问。
当即抡起八磅重的大锤,对着烧得通红的钢块,奋力砸下。
“当!当!当!”
火花四溅,映着刘海中那张写满“志在必得”的脸。
他沉浸在自己“技术高超”的幻觉中,越干越起劲。
完全无视材料内部因为温度不均和错误锻打,产生的巨大应力。
那微小的内部结构正在哀鸣。
终于,在最后一次锻打成型,准备进行淬火冷却时。
刘海中大喝一声,让人将滚烫的基座浸入冷水。
“滋啦——”
刺耳的声音响起。
伴随而来的却不是金属淬炼成功的悦耳嗡鸣。
而是一声令人心碎的——
“咔嚓!”
那块耗费无数心血,价值连城的特种合金钢基座。
从中间裂开一道触目惊心的缝隙!
整个车间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
车间主任的脸“唰”一下变得惨白,毫无血色。
刚才被推开的年轻技术员,绝望地闭上眼睛。
刘海中手里的锤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他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变成无尽的惊恐。
废了!
这块珍贵材料在他手里变成了一块废铁!
“曙光工程”的核心部件也因此报废!
这个责任,他担不起!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林卫国的耳朵里。
当林卫国和杨厂长阴沉着脸,赶到锻工车间时。
看到的就是那块裂开的废料,和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的刘海中。
林卫国走上前拿起图纸,又看看那块废料。
然后冷冰冰开口。
“这就是典型的用无知挑战科学的下场!”
“这就是典型的用所谓的‘经验’,来藐视纪律和规章的后果!”
“一块价值数千外汇的珍稀材料!”
“一个关系到国家战略项目的核心部件!”
“就因为某个人的傲慢、自大和愚蠢,变成了一堆无用的废铁!”
他每说一句,刘海中的身体就抖一下。
杨厂长更是气得嘴唇发紫,浑身发抖,指着刘海中,半天只迸出两个字。
“蠢货!蠢货!”
林卫国转过身,对杨厂长说道。
“杨厂长,我正式向您提议。”
“对于刘海中这种毫无责任心,无视操作规程,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
“必须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我请求,将他立刻调离一切技术岗位!”
“红星科技实验院,以及所有与我们项目相关的部门,永远不再录用此人!”
这话掷地有声,等于是给刘海中的职业生涯判了死刑。
刘海中听到这里,再也撑不住,“哇”的一声,瘫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错了!厂长!林总工!我错了啊!”
“我再也不敢了!我的官!我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