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科技实验院。
车刚停稳,院里大门就从里头敞开。
赵建国领着一群年轻人,呼啦一下全涌出来。
“林总工!您可算回来啦!”
“林总工,我们都想死你了!”
这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天之骄子们,
此刻看向林卫国,就像士兵看见自己的将军。
林卫国走下车,拍拍赵建国的肩膀。
“我不在这些天,院里没出什么乱子吧?”
赵建国把胸脯拍得“邦邦”作响。
“您放心!一切按您的部署走!”
“红星氨塔一号的数据稳得不能再稳!”
“性能指标,全都超额达成!”
“我们照着您留下的手册,顺利完成三次满负荷测试!”
另一个戴眼镜的研究员抢着开口。
“林总工,部里派来的专家组都看傻眼!”
“他们说咱们这套设备,比苏联人先进了至少五年!”
“现在全国的大化肥厂,都在排队等着咱们的设备呢!”
林卫国听着,欣慰地点点头。
娄晓娥跟在丈夫身后,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
心里那点因院里禽兽而生的郁气一下就散了。
这才是她和卫国该待的地方。
林卫国压压手,示意大家安静。
“同志们的努力,我都知道。”
“氨合成塔,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有一个更重要,也更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们。”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片刻后,实验院会议室。
林卫国站在主位,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
“同志们,在宣布新任务前,我问个问题。”
“支撑一个强国的,除了钢铁、能源、粮食,还有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没人能答上来。
林卫国没有卖关子,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
半导体。
“是它,半导体。”
林卫国的声音铿锵有力。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巨人,钢铁是骨骼,能源是血液。”
“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就是这个巨人的大脑和神经!”
“没有自己的大脑,我们永远只能是个莽夫。”
“没有自己的神经,我们的工业就永远是瞎子和瘸子。”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这些国内最顶尖的年轻大脑,被这番话震住。
赵建国喉结滚动,半天憋出一句。
“林总工,您的意思是……我们要搞这个?”
林卫国重重点头。
“没错,不但要搞,还要搞出我们自己的全套生产线!”
“我决定,从今天起,红星科技实验院正式成立第二个核心攻关项目。”
他拿起粉笔,在“半导体”下面,写下项目代号。
曙光工程!
“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吃透西方的技术封锁。”
“从拉制高纯度单晶硅,到设计制造光刻机,再到最后的封装测试。”
“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攥在自己手里!”
“我要让国人自己的工业大脑,在咱们红星实验院里,诞生!”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瞬间沸腾!
所有人的热血都被点燃,脸上全是激动。
娄晓娥坐在林卫国身旁,心潮澎湃。
自己丈夫又一次把目光投向关乎国家未来的星辰大海。
而这一次,她不想只在旁边看着。
林卫国转头看向妻子,当众宣布。
“我向杨厂长和上级提议,由娄晓娥同志,担任曙光工程总负责人助理,兼资料组组长。”
“负责所有技术资料的翻译、整理和归档。”
娄晓娥一下站起身,她感觉自己浑身的血都在烧。
她迎着众人信任的目光,用力点头。
“请同志们放心,我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会议结束,林卫国直接带着团队来到三台S-58型晶体管扩散炉前。
“它们就是我们‘曙光工程’的起点。”
“也是我们要攀登的第一座高峰。”
林卫国回头,看着他年轻的团队。
“从现在开始,给我把这三台机器,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拆!”
“每一颗螺丝,每一根线路,每一个元件的材质和工艺,都必须给我分析个明明白白!”
“我要你们把它们,从里到外,给我彻底吃透!”
“同志们,我们的长征现在开始!”
......
当林卫国带领团队开启新的征程时,四合院里却透着一股腐烂的气息。
贾东旭的死像块石头扔进臭水沟,涟漪过后只剩更浓的腥臭。
许大茂依旧每天泡在公共厕所的臭气里。
那股子冲天的味道,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受的屈辱。
他手里的扫帚扫着地上的污秽,心里的怨毒却越积越厚。
他恨傻柱,恨秦淮茹,恨聋老太太。
更恨那个高高在上,把他踩进泥里的林卫国。
还有院里所有看他笑话的人。
尤其是易中海,那个老王八蛋自从不是一大爷,
那眼神就跟坟地里的鬼火一样,阴森森的。
这天晚上,许大茂拖着一身臭气,疲惫地往家走。
刚到中院,一个身影从东厢房的阴影里晃出来。
是易中海。
“大茂,扫完了?”
易中海的声音平平淡淡,听不出喜怒。
许大茂心里咯噔一下,攥着扫帚的手不由收紧。
“嗯。”
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不想跟这老东西多废话。
易中海却没让他走,慢悠悠踱到他跟前。
目光在他那身脏衣服上扫过,摇摇头。
“大茂啊,你还年轻,总不能一辈子就这么跟茅房打交道吧?”
许大茂心里冷笑,一辈子?老子再有几个月就熬出头了!
但他嘴上没说,只是戒备地看易中海。
“你想说啥就直说,别拐弯抹角。”
易中海叹了口气,一副为你好的长辈架势。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你看这院里,有谁真正拿正眼看过你?”
每一句话都像针一样扎在许大茂心上最痛的地方。
“一个大男人得想办法把日子过起来,把腰杆挺直。”
易中海话锋一转,声音压低。
“正路走不通的时候,就得动动脑子,想想别的辙。”
“我听说,现在外头有些人,脑子活络,靠着一些门路,日子过得比厂里正式工还滋润。”
许大茂的眼皮跳了一下。
易中海话里的意思,他一下就听明白。
门路?不就是搞投机倒把,走黑市吗?
这年头,胆子大的都这么干。
拿城里紧俏的工业票,去乡下换粮食鸡蛋。
再把粮食高价卖给城里缺粮的人家。
一来一回,利润大得吓人。
可是,风险也大。
一旦被联防队抓住,轻则没收财物,重则直接送去劳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