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矮的土坯房里,雨水正顺着茅草屋檐滴落,在泥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老汉拖着湿淋淋的步子迈进家门,蓑衣上的雨水滴滴答答落在泥地上,晕开一片深色。
儿子正在灶前生火,抬头见他这副模样,急忙放下手中的柴火,眉头拧成了一团。
“阿爷!”儿子快步上前,语气里带着心疼与责备,“这大雨天的,您又跑到哪里去了?看看,浑身都湿透了,快先擦擦!”
说着便递过一块粗布巾。
老汉却不见急躁,昏花的眼睛里闪着难得的光彩。
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儿子伸来的手,神秘兮兮地从怀中掏出几个小袋子,那动作轻柔得像捧着刚孵出的雏鸟。
“莫急莫急,儿啊,你快看看这个。”
老汉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将那几个印着古怪字样、材质奇特的密封小袋捧到儿子眼前。
儿子怔住了,狐疑地打量着父亲手中那从未见过的东西。
“这…这是什么物事?模样好生古怪。”
他不敢伸手去接,只觉得那光滑鲜亮的包装不像人间所有。
老汉见状,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深秋的菊花,压低声音道:
“今日阿爷走了天大的运!遇上传说中的仙境小郎君了,这是他卖与我的盐,整整十袋!”
“这下好了,咱家媳妇有盐吃了!”
“什么?”儿子猛地瞪大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阿爷您莫不是说胡话?仙境哪是那么容易进的?”
“坊间都传遍了,说那入口有官兵守着,寻常人连靠近都不能。您连入口都寻不着,怎就说进了仙境?”
他心里嘀咕,老父亲该不是被雨淋坏了头,或是遇上什么骗术了。
“真的!千真万确!”老汉见儿子不信,急得跺了跺脚,雨水从衣摆溅开,“你瞧瞧这些盐袋便知,仙境里的物事,岂是凡间能有的?”
这时,儿媳妇闻声从里屋掀帘而出。
“怎么了?吵吵嚷嚷的?”
“儿媳妇来得正好!”老汉像是见到了救星,忙不迭地将那几个小袋递到她面前,“你快瞧瞧,这是我从仙境得来的盐!”
妇人小心地接过那些袋子,指尖触到那光滑柔软的材质时,不由得轻咦一声。
她翻来覆去地端详,眼中满是惊奇与困惑。
“这袋子…当真稀奇,我从未见过这般材质,既非绢帛,亦非油纸,滑溜溜的却又不透水。”
她尝试着撕扯了一下,发现异常坚韧,不由得蹙起秀眉:“这…该如何打开?”
儿子凑近细看,只见那包装色泽鲜艳,封口整齐得不可思议,上面还印着从未见过的符号与文字。
他心中的疑虑渐渐被震惊取代,抬头望向老父亲那张被雨水冲刷得发红却洋溢着兴奋的脸,声音不由得低了下来,带着几分敬畏:
“阿爷…这些当真不是大唐之物。你…你真的遇上神仙了?”
老汉颇为得意:“那当然,我早就跟你说了,我去了仙境。”
“你是怎么去到仙境的?”他儿子还是很好奇。
老汉被问得一怔,抬手挠了挠花白的头发,脸上露出些许困惑:“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走着走着,一抬头就见着了那位传说中的小郎君。”
他的眼神飘向远方,仿佛还在回味那段奇遇,“就像是...就像是仙人指引一般。”
“哎呀!”儿媳妇李氏急得直跺脚,小心翼翼地捧着盐袋左右端详,“先别管这些了,这仙家物事要怎么打开?”
三人凑在昏黄的油灯下,粗糙的手指笨拙地摸索着银光闪闪的包装。
王大郎突然“咦”了一声,指着袋口:“这儿有排小齿,莫不是要从这里撕开?”
王老汉颤巍巍地接过盐袋,枯瘦的手指沿着锯齿边缘一用力——“刺啦”一声脆响,袋口应声而开。
当雪白的盐粒倾泻而出时,三人同时屏住了呼吸。
李氏捧着的陶碗里,盐粒像细雪般堆积,在油灯下泛着晶莹的光泽。
“这...这当真是盐?”王大郎的声音发颤。
他见过官盐铺里泛黄结块的粗盐,也见过私盐贩子黑乎乎的盐块,却从未见过这般洁白细腻的盐。
老汉激动得嘴唇哆嗦:“仙境...仙境的盐自然不同。”
王大郎小心翼翼地蘸了点盐末放入口中,眼睛顿时睁得溜圆:“”咸的!是盐,是盐没有错。"
没有往常吃盐时那股涩口的苦味,只有纯粹的咸鲜在舌尖绽放。
李氏也忍不住尝了一点,惊喜地抓住丈夫的胳膊:“当家的!这盐...这盐竟一点都不涩口!”
她突然红了眼眶,“往后煮汤,可以放盐了...”
油灯噼啪作响,将三人欣喜的身影投在土墙上。
老汉捧着盐袋的手还在微微发抖,却笑得见牙不见眼。
“呵呵...仙境的盐...咱们家也有仙境的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