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酿酒

作者:风里听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抓大放小。


    人的精力有限,无法面面俱到,抓住最紧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孟溪舟点头,转向秋至道:“秋至,你意下如何?”


    被委以重任的秋至颇为羞赧地点了点头,“只是我没做过这等重要的事,怕有差池。”


    “何妨,眼下跟着赵叔学就是。”孟溪舟轻柔地笑道。


    “很该如此。”李素捻起一枚昨日剩的果子,递到秋至手里,“你们年纪小,没经过事儿,正合用小买卖历练,有老赵在旁指点,差不了。”


    两下说定,一众人打趣儿说笑一通,将果子吃罢才散去。


    晚间吃过晡食,大活儿早早地各自散去歇下,明日便要开始准备酿酒事宜,都需要养精蓄锐。


    初九日一早,孟家人方用过朝食,周氏粮铺送粮的驴车便到了。


    他们计划先酿三瓮麦酒,三石小麦足够。


    卸完粮,老赵把孟溪舟叫到跟前,抓起一把麦粒,道:“元娘请看,周氏粮铺送来的麦子质量如何?”


    圆润饱满,抓在手里沉甸甸的,麦粒呈现淡黄色或者深黄色,没有霉变发黑的现象。


    教学从识别优质小麦始。


    他将手中的麦子紧紧握住,稍后又松开,“颗颗散开,没有黏连的情况。”


    孟溪舟学着老赵,抓起麦子不光观察麦子外形,还送到鼻下闻了闻,是浓郁的麦香味。


    捻起一颗麦粒送进嘴里,嘎嘣一下麦粒一分为二。仔细观察,麦子截断处呈亮白色。


    她要记住上等麦子的香味和硬度。


    举一反三,老赵微笑着欣慰点头,道:“好元娘,高品质麦子气味清新,绝无酸败味。你再嚼一嚼,初始无味儿,过得片刻便回甘微甜了。”


    这些选购注意事项,秋至在跟着老赵在外头跑的几年间,已经烂熟于心。


    酿制麦酒虽比不得羊羔酒那般工序复杂,但要制作口感较好的酒液,每个步骤都得认真对待,马虎不得。


    第一步,得先把粮食处理干净。


    小麦里少不了会有些沙土、石子、麦壳之类的杂物,全得挑出来。


    秋至到街上购置来所需物品,三个簸箕,还有后续酿造过程中需要给酒瓮保温的草席等物。


    把麦子倒进簸箕里,沉甸甸的麦子被颠簸扬起时,阳光将深黄色的饱满麦粒照耀成浅金色。


    淡黄色的麦壳较轻,在簸箕中被抛上空中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丝淡淡的风,也会随风飘走。


    簸箕里便只剩下麦粒了,当然还有其他杂质,便需得一点一点细心挑拣出来了。


    三石粮食三百六十百斤,这项活计耗时耗力,以前都是雇佣帮工来做,如今只能几个人亲自上阵。


    第二步是将小麦碾碎。


    小麦不能碾得太碎,表皮微微开裂,方便后续浸泡就好。若将麦子碾成碎屑状,泡进水里后,便要成黏糊糊的一团了。


    等到月亮升起的时候,麦子碾好,便要进入投麦入瓮的浸泡阶段了。


    浸泡分为初浸、换水去酸、复浸三个阶段。


    初浸需要用热水,讲究一个“热水透心”。甘妈妈已经烧好开水,晾到了大约剩七成热。


    孟溪舟在一旁看着老赵和秋至往装了麦子的瓮里添水,每瓮都是水面高出麦子约莫四指。


    一般需要浸泡四到六个时辰,现下天寒水冷,六个时辰怕是不够,需得根据小麦吸水情况来定加多少时间。


    “除却初浸外,二三次的换水,若依旧用温水甚至热水的话,岂非可大大减少侵泡时间了。”孟溪舟稍一思索,眼睛一亮,提议道。


    她从前没能全程参与过酿酒过程,因此有许多酿造细节还不甚了解,她知晓麦子需要浸泡三次,却不懂如何浸泡。


    老赵伸出大拇指赞道:“元娘,好想法。初浸用热水,乃是为了将麦芯泡透,到第二、三次的浸泡的时候,水温便不宜过高了,以人的手温为标准的话,水温至多只能高出半成,再烫,麦子可就要发酵了。”


    “麦子发酵成酒,不是好事么?”孟溪舟望着装满麦子和热水的陶瓮,瞧着缓缓冒出的热气,疑惑地问。


    秋至将瓮盖好,解答道:“水温过高会导致麦子还没有完全浸泡好,会提早发酵,酿造出来的酒液会很浑浊,喝起来口感粘稠、味道酸涩,且有生面的味道,”


    孟溪舟点头,脸上并没有被人否决后的羞恼,反而沉思默想起来。


    “是没能泡软的部分在作怪吗?”


    “哈哈哈,好聪明的元娘。”老赵大笑道。


    为防夜里瓮中的水结冰,老赵便把煤炉子搬进倒座房中,然后将三口大瓮围着炉子摆放。一切准备妥当,三人才各回卧房睡下。


    冬夜天寒,换水这项活计又不需要什么技艺,三翁麦子,老赵和秋至两个人足以应付,但孟溪舟坚持参与。


    她道,只有体会了每个流程的艰辛和作用,才不敢武断妄言哪个流程简单不重要,才能切身体会酿酒的不易,才敢说自己会酿酒、懂酿酒。


    亥时第一次换水。


    老赵掀开一口瓮上的盖子,看向孟溪舟,却并不开口。


    孟溪舟知他何意,立即用食指沾水,放进口中尝了一下,道:“水质浑浊发黄,味道酸涩。”


    “此又称为‘恶水’。接下来淘洗,大约三遍才能祛除酸味。”老赵道。


    孟溪舟取来细竹篾编的舀子,学着一旁秋至的样子,先清除瓮里水面浮沫,然后把麦子盛进竹筐,再刳到院里,在装满井水的新瓮里淘洗。


    果如老赵所言,至第三遍便达到了“水清无沫,手搅不黏”的程度。


    等三人忙活完,秋至摸了一把窗棂子上结起的霜花,道是温度还是低,便在屋内烧了一筐麦秸升温。


    孟溪舟只觉得才睡下不久,便听到中空的梆子发出的响亮悠远的“梆、梆、棒”声,慢敲三声,快敲三声,由远及近。


    三更了,她哧溜一下,从暖烘烘的被窝里钻出来,回头瞧见微弱灯光下睡得香甜的妹妹,嘴里像吞了颗蜜枣一样,咕噜噜地动,一双手从被窝里扬起来,仿佛要去抓什么好吃的。


    给妹妹掖好被角,孟溪舟轻手轻脚开了东厢的门,走进院子里的时候,老赵和秋至已经在往第一个瓮里添水了。


    大步走到井边,呼吸一口气,简直跟吸一口冰碴子进肚没两样,冷气直往她肺管子里蹿。


    如第一次般,先清浮沫,再清洗麦粒。


    反复清洗三次后,手掌浸入水中,可见掌纹,捞起麦子咀嚼,没有酸涩的味道,


    她谨记前番换水时老赵的叮嘱:水清无味,手搅不黏。


    清洗过两竹筐麦子,孟溪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6322|1826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身上慢慢发出汗来,便不觉得冷了,但力气却越来越小。


    亥时的第一次换水后,她的两只胳膊便有些酸胀,睡一觉后,酸胀之感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但她不愿意半途而废,这会儿手臂打起颤来,委实是在强撑着。


    一竹筐麦子,在水里打转清洗时还不觉甚重,真要拎出水面,她便很觉吃力。


    正要喊秋至帮忙,忽觉竹筐一轻,扑通一声,水花溅了她满脸满身,惊得她一个机灵,竟是竹筐底子掉了。


    三人怔愣稍顷,继而相视大笑起来。


    这下由不得她不半途而废了。


    她本想着辰时最后一次清洗,也得起床,便是没有多余的竹筐让她使用,帮忙打打水、撇一撇浸泡出来的浮沫也是好的。


    结果一睁眼,一向爱睡懒觉的妹妹都已不在床上。瞧着外头的日光,今日换她着急忙慌地起床了。


    一开房门,才知晓已到午时初刻,麦子早就泡好清洗干净,正在沥水。


    一家人都在院子里晒太阳,谈论着午饭后蒸麦子的事项。


    瞧见孟溪舟起床,孟流光第一个跳起来:“姐姐,我来打水,你胳膊酸疼不,回头我给你捏捏。”


    孟溪舟站在水井旁,向着众人笑道:“我还说要帮赵叔和秋至淘洗麦子,竟然一觉睡到这个时辰。”


    李素站起身,对打好水的小女儿道:“给你姐姐把水端到屋里去。”


    然后同孟溪舟边往东厢走,边心疼地道:“都是力气活,你一个小姑娘,往日里不过捏针穿线罢了,在边上看着就成,偏还要上手去做,若非那竹筐不顶事儿,你这两只胳膊怕是不能要了。”


    进门,接过妹妹递来的帕子,擦过脸,她笑道:“娘别听赵叔和秋至的,我分明好好的……哎哟!”


    孟流光见姐姐嘴硬,伸出小爪子捏了一下她的胳膊,紧接着她倒觉得自己手背上也是一痛,惊得“哎哟”一声。


    是李素瞧见她调皮,无奈地拍了她一下,笑道:“雪团儿,怎的这般调皮,你姐姐胳膊不舒服呢!”


    被拍一下实则不疼,是偷摸做坏事被人发现,吓到了。


    孟流光嘻嘻一笑:“姐姐撒谎说不疼呢!”


    孟溪舟往脸上抹着香膏道:“吃过午食便得蒸麦子,我怕是帮不上忙了。”


    “不过是拌曲发酵,老赵他们便能做,你好好休养着。”李素道,然后催促小女儿,“快给你姐姐好生揉揉。”


    “哦,姐姐你忍着些。”孟流光半举着小手,像猫一样抓了抓空气。


    孟流光今年十四岁,因着出生时雪白的圆乎乎小脸蛋,被父母取了个“雪团儿”的乳名。


    她跟姐姐喜好不同,姐姐爱下厨,她爱吃。


    姐姐爱酿酒,喜欢专研买卖里的门道,她全无兴趣,反而在孟家上下几代都没接触过得医术一道上,颇有心得。


    在院子里聊天时,她央着秋至,下次出门到街上去的时候,一定要买本医书来,倒没说要甚吃的,可见在她心中,对于医术的热爱高于吃喝。


    亏着她的医术,一路上才能把身子羸弱的母亲照顾得面面俱到,眼下又能循着脉络,给孟溪舟按摩因猛然间的过度劳累导致的胳膊酸胀。


    正按着呢,甘妈妈端着一碗粥敲门进来了:“元娘,先喝口粥垫垫肚子。午食你们想吃些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