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 第十章 骖鸾驾凤

作者:不见白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有了这些书,阿幸不再为每日无所事事而发愁。


    每日早课之后,她就回到知事堂找出一本书来看。宋海晏买的书类别很多,除开儒学经典外,还有些阿幸闻所未闻的书。譬如《冥寰录》、《鬼狐传》,记载了一些民间的鬼神故事。又如《山川地理志》和《舆图纪略》记载了山川河流走向、都市城镇风貌,连北方的北魏、西边的巴蜀都有记载。还有《大楚岁时记》、《九州风土记》,记载了各地的节日习俗、民间传说等。


    如宋海晏所言,这些书向她展示了一个与她所知的截然不同的世界。


    她从前亦知药师庵外,有着广阔的世界;读了这些书之后,她才知道,这个世界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大得多,是穷尽她的想象,也无法达到的宽广壮阔、生机勃勃。


    她废寝忘食地阅读,恨不得将书中的一切都装进自己的脑海里。然而这般畅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二十日之后,她名义上的嫂嫂,皇太孙萧樗的正妃齐氏到药师庵进香,宣她觐见。


    ***


    太孙妃名为齐宝珠,出身江左第一门阀齐氏,是当今皇后娘娘的内侄孙女。


    数十年前天下大乱,当今天子萧胥于广陵起兵,江左齐氏第一个响应,不仅出钱出粮出人,并且将嫡长女齐明霜——即如今的中宫皇后嫁给萧胥为妻。后来萧胥果真一统整个南方,建立大楚政权,齐氏也水涨船高地成为大楚第一门阀,族中不少子弟都身居高位。其中官位最显赫者便是如今皇后的胞弟齐鸿,因功勋卓著封大司徒,位列三公,金印紫绶,齐氏一族荣华极矣。


    萧胥与齐皇后可称琴瑟和鸣,朝野民间皆知帝后感情极好,后宫不过形同虚设而已。然而这般美满的婚姻亦有缺憾,皇后一连生下四子,皆幼年夭亡。唯有第五子萧灵玉长成,被封为太子,娶妃苏氏,可惜婚后不久,太子萧灵玉亦病亡,这对帝后和江左齐氏都是沉重的打击。


    太子病故之后,齐家接连送了三个女儿入宫,期待能生下储君,继续维持齐氏一门荣耀。然而皇帝中年丧子,对此力不从心,后宫之中并无什么好消息。直到两个月后,太子妃苏氏的肚子先传出了喜讯,太医诊出苏氏怀了遗腹子,还是一对双胞胎。


    又过了七个月,这一对双生儿女呱呱坠地,让帝后及江左齐氏都欢欣至极。男孩儿被起名为萧樗,一出生就被册封为皇太孙,这个流淌着萧氏和齐氏之血的男孩儿承载着大楚王朝的希望,以及齐氏一门的全部厚爱。


    萧樗十五岁时,司徒公将自己最心爱的孙女,有着大楚第一美人之称的齐宝珠嫁给他,成为皇太孙妃。


    皇太孙妃到药师庵进香,仪仗自然是非比寻常。


    金甲卫持戟肃立,羽林郎执旌旗分列两侧,旌旗猎猎,随风翻卷,气势恢宏。舆车以金玉为饰,四角悬挂鸾铃,行进时铃声清脆,宛如天籁。


    舆顶覆以九龙华盖,龙首昂然,龙鳞熠熠,金光四射,映照天地。舆内铺设锦褥,绣有百鸟朝凤之图,太孙妃齐宝珠端坐其中,一头秀发挽作高耸的巫山垂云髻,鬓插金步摇,颈佩红璎珞,羽衣流霞,华服垂地,宛若九天玄女临凡。


    药师庵很少迎此贵客,不敢轻忽。静仪师太率二十四名比丘尼到山门亲迎,将太孙妃引入主殿进香。礼毕后,静仪师太请她在蒲团上坐下,二十四名比丘尼将她围在中间,念诵药师佛心咒,为其祈福禳灾。之后,才将皇太孙妃迎入一处佛堂奉茶。


    药师庵用来待客的茶名为松叶银针,入口甘醇,后味略带着清苦。齐宝珠饮不惯这等粗茶,只略沾了沾唇,向静仪师太微笑道:“本宫听闻太孙有一皇妹,自幼在这药师庵修行。本宫与太孙结缡二载,还未曾见过皇妹,不知师太可否将皇妹请来,让我姑嫂二人一诉衷肠?”


    静仪师太愣了片刻,齐云珠开门见山,要求见阿苦,倒不像是来药师庵进香,倒像是专为阿苦而来。但天家的事,她也插不进手,行了佛礼道:“阿弥陀佛,贫尼这便着人去请。”


    阿幸听闻齐宝珠要见她,也略微愣了愣神。她对这位嫂嫂的了解,仅限于两年前母亲在书信中提过一次,说是她的哥哥娶妃齐氏,盼她在药师庵再捱两年,等嫂嫂添了小小皇孙,皇帝就不会因为子嗣单薄之事烦心了,母亲再设法去御前求情,允许她还俗。


    后来母亲的信中再没有提及这位嫂嫂,倒是祖父因为太孙的宫妃流产之事下过几次申斥她的旨意,为此她手上又添了许多新茧,想来嫂嫂添丁之事并不顺利。


    太孙妃要见她,她并没有拒绝的理由。齐宝珠出身名门,有着太孙妃的身份,将来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娘娘。她虽然有着公主的名分,却早为天家所弃,落地凤凰,岂能与逐云而上的青鸾相比?


    阿幸入殿时,见齐宝珠坐于上首,华服明妆,宛如珠玉,朴陋佛殿也被照得满堂华彩,对比她一身素衣简服,何异于云泥之别。她朝太孙妃俯首下拜:“阿苦见过太孙妃。”


    “皇妹请起。”齐宝珠连忙将她扶起,仔细端详片刻,含笑道:“我早听母亲说皇妹与太孙生得一模一样,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齐宝珠将阿幸拉到自己身边坐下,道太孙虽在宫中,却日夜思念皇妹在庵中受苦,又说自己婚后一直想来庵中探望,只是宫中事多不得空云云。又命侍女取出宫中御制的糕点,请她品尝,说是特意给她做的素糕,念她在修行之中,连一丝荤油都没放。


    阿幸这些年对金陵皇城中的亲人早冷了心肠,只将满腔辛酸收入腹中,将素糕吃了两口,又刻意作出些笑容来,谢过太孙及太孙妃的记挂。齐宝珠又问她这些年在庵中修行如何,衣食是否合口味,住得可还习惯等,阿幸也一一作答。


    寒暄完毕,姑嫂二人之间已极亲昵,齐宝珠拉着阿幸的手,说道:“皇妹,嫂嫂今日来这药师庵,是有一事相求。”


    阿幸心中早知事无好事,面上却不显,笑道:“嫂嫂说哪里的话?嫂嫂您身份尊贵,将来大楚国祚都系于您一身,您有事吩咐,臣妹自然尽力,何用一个求字?”


    齐宝珠听了这话,神色间极受用,她将手放在自己小腹上,微笑道:“不瞒皇妹,自我嫁给太孙两年以来先后两次有孕,可惜都没能保住。前几日,我觉得神思倦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79678|1825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怠,传太医诊视,才知又有喜了。我想这应该是皇妹上个月抄《金刚经》二百卷,积福所得的福报。”


    阿幸心中只觉荒谬无比。她抄经积福,却并不是自己得福报,这福报反而落在别人身上,她曲意逢迎道:“这是嫂嫂福德深厚,臣妹不敢居功。”


    “皇妹过谦了,谁人不知道十四年前觉通禅师之言,是皇妹你每日于佛前诵经祈福,方才消得业孽,保萧氏一门子息繁盛。我今来这药师庵,也正是为着此事。”齐宝珠道:“前日太医说了,我这脉象有力,腹中多半是个男胎,然我前面滑胎两次,这一胎未必能保住。因此,我想请皇妹早晚为我腹中孩儿持诵心咒,佑他能平安生下来。”


    阿幸道:“此事不难。嫂嫂既然开口,臣妹自当奉行。”


    “此为其一。”齐宝珠微笑道:“二者,我想请皇妹再抄《金刚经》一百卷,我想分发于东宫宫人,人人持诵,为我儿多积福报。”


    又是抄经?


    阿幸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因为常年抄经弯折的指骨,小心试探道:“上个月不是刚抄了二百卷吗?”


    齐宝珠道:“那是太孙病了,东宫宫妃又有滑胎之事,因此陛下圣意,命皇妹抄经为太孙积福。如今太孙已大安了,我想这抄经积福之事果真灵验,才到这药师庵来,想请皇妹你再为我腹中孩儿抄经积福,教他比之众兄弟更康健些,将来自然更得皇帝陛下的钟爱。”


    阿幸哭笑不得。


    齐宝珠之意,她上次抄经是祈东宫子息繁盛,如今已经应验。所以这位嫂嫂到药师庵来,求自己单独为她腹中孩儿抄经积福,不求雨露润泽整座东宫,只望自家麟儿能得万全。


    齐宝珠俨然将她当作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却浑不知她这“菩萨”不过肉体凡胎,连自身都难以保全,又怎能庇佑他人?


    见她不言语,齐宝珠又道:“皇妹,并非我偏私。在这宫城之中,属于你的东西你不争不抢,就会被别人拿走。皇妹你想,你的祖母是我的姑祖母,算起辈分来,你也是我的表妹,身上有着四分之一的齐氏血脉。将来我腹中的孩儿,与皇妹的关系自然更亲近些。他若能平安生下,成为储君,对皇妹自然与别人不同。再者,我怎会平白无故地多提这些要求,事成之后自然少不了皇妹的好处……”


    齐宝珠说了这么多话,颇为口渴,将那杯清苦庵茶饮尽,继续道:“我了解母妃的心愿,她认为皇妹早过及笄之年,希望你能早点还俗,再许一门好亲事。我腹中孩儿若是平安生下,自然是嫡子,这大楚一朝的江山后继有人,便解了陛下悬于心头的大事。届时,我也会往椒房殿求皇后娘娘,求她在陛下耳畔吹吹风,让皇妹能够还俗,再招赘一位驸马,岂不甚好?”


    “不瞒皇妹,我连驸马的人选都帮你物色好了。我有一位远房族兄,名为齐韶。虽然不是齐氏嫡支,但其人风神秀彻、文表出众。今年方十九岁,被我爷爷称为江左齐氏年轻一代最出众的人物,如今在东宫担任詹事一职,与皇妹正是良配,皇妹以为如何?”


    齐宝珠说完,一双凤眼热切地看向阿幸,等着她应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