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章 自己送上门的天策

作者:清澈的小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晚,天机楼的风媒“秘密”潜入各皇子府邸。


    他们穿着灰布短打,蒙着脸,赫然是一副反叛军衣着。


    三皇子正对着铜镜整理玉带,后颈突然一麻,醒来时已被塞进运煤的马车。


    夜深人静,四皇子在书房演算兵权分布,窗外飞进一枚迷魂针,再睁眼,双手给粗麻绳绑了个结实。


    一向低调的七皇子也没能逃过,清晨给母妃请安的路上,让几个“蒙面贼”堵进了巷尾的麻袋。


    这些金枝玉叶被一股脑扔进天机楼的货仓,看着堆积如山的丝绸、瓷器,还没弄清状况,就被管事拿着藤条吆喝起来:“愣着干啥?滚起来卸车!”


    三皇子气得踹翻木箱,换来的是更重的呵斥:“嘿!反了天了?”


    四皇子试图搬出身份,却被管事冷笑打断:“管你是谁,进了这仓就得认规矩,搬不完这十车瓷瓶,今晚别想吃饭。”


    经过三番五次不悔改后血的教训,心高气傲的皇子们第一次学会从心。


    谢黎则端坐于书房,对着那道圣旨细细临摹了半个时辰。


    烛火在宣纸上投下笔锋的影子,他模仿着老皇帝晚年那股力不从心的滞涩,完成后吹干墨迹,将伪造的圣旨与真迹一并锁进紫檀木盒。


    一周后,皇帝驾崩的消息传遍大胤朝,天气竟出奇地晴朗。


    日头悬在乾清宫的琉璃顶上,把满街的缟素照得愈发惨白。


    金銮殿之下,文武百官眼底的暗流。


    “三位皇子被掳,六皇子失踪……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户部尚书颤巍巍地出列,目光在几位手握兵权的将军脸上打转。


    “依老臣看,不如从宗室里择一位贤能者暂代……”


    “哼,谁知道那些皇子是不是你们搞的鬼?”


    议论声越来越烈,剑拔弩张的气息弥漫开来。


    就在这时,谢黎从武将队列里走出,青衫在一片素白官服中格外醒目。


    他没看任何人,只缓缓展开手中的明黄卷轴,同时尖细的太监嗓音在殿内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躬违和,恐不久于人世。念及谢黎贤明果决,身负宗室血脉,特传位于……”


    哗——


    满朝文武瞬间炸开了锅,任谁也没想到,先帝属意的继承人居然不是任何一个皇子。


    但惊悸过后,众人又莫名觉得顺理成章。


    先帝对谢小侯爷的态度大家都有目共睹,论血脉,小侯爷也是实打实的皇室宗族。


    谢黎站在龙椅前,目光扫过阶下或震惊或了然的脸,指尖轻轻抚过圣旨上的朱砂印。


    货仓里,几位皇子还在为搬不动一箱茶叶而骂骂咧咧,浑然不知自己早已成了这扬权力交接里,最无关紧要的注脚。


    除了最关心权力更迭的大臣们之外,天策旧派也看到了一丝曙光。


    天策豢养的兵马本就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今江湖上早已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何不另辟蹊径,重归朝廷夺回曾属于先辈的地位和权力呢?


    恰好赶上大胤朝皇位交接,正是朝政最动荡的时候,越是混乱,越容易浑水摸鱼。


    抱着这种念头,天策的撤离方向悄然发生了改变。


    但这一切都瞒不过谢黎的耳目。


    听完天机楼弟子的回报,谢黎心中好笑,这几天忙着继位的事,没有时间去处理天策,现在倒好,自己送上门来了。


    谢黎半倚在太极殿偏殿的鎏金躺椅上,纯白孝袍的下摆拖曳在地,乌发松松挽着根白玉簪。


    清俊的脸本带三分温润,却因为那对眉眼添了几分蛊惑的张扬。


    “继续监视天策的动向,让楼里的人这几天其他事先放一放,腾出手来,这次我要天策有去无回。”


    他右手搭在扶手上,指间慢悠悠抚过鸳鸯钺的钺身,钺尾系着的红绸随他的动作轻轻晃。


    明明是鲜亮的红,在这满室素白里,却让汇报的弟子恍惚看见大片凝固的血,沿着钺身往下淌。


    “……消息已经散布出去了,外出的兵马现已全部在主楼待命。”弟子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视线不敢往上抬。


    谢黎“嗯”了一声, “知道了。”他的声音懒懒散散,带着刚醒的微哑,弟子却打了个哆嗦。


    谁能想到短短一天不见,他汇报的地点就从一开始的天机主楼变成了侯府,再到现在的金銮殿。


    很难想象楼主在操控一盘多大的棋。


    四位皇子全在楼主的手中,对外则宣称遭受了反叛军的袭击,楼主还并且十分“仁义”地派出大批军队前去救援。


    实际上,出去的人全部在皇城四周待命,所有的一切只为给天策营造出一种‘城防空虚’的假象。


    在这个请君入瓮的过程中,谢黎也没闲着,着手推进第二个任务进程。


    如何从朝廷的角度平衡与江湖之间的关系?那必须得备案分级啊。


    按实力将门派分为 “甲、乙、丙” 三级。


    甲级门派如凌天阁、玉虚剑宗等可参与地方治安协防,如此可享受税收减免。


    乙级门派需定期向朝廷缴纳 “兵器使用税”,丙级这类新兴势力直接纳入官府管辖。


    有了分级,江湖就有了“法”的边界,朝廷统一划分禁武区,在禁武区打斗者按 “谋逆罪” 论处。


    伤及平民?罚!


    毁坏官产?罚!


    给一棒子就到了给颗甜枣的时候。


    谢黎思索片刻,给它取名为 “武勋制度”。


    它的关键在于打通江湖与官扬的通道,江湖人士可通过 “平叛、护商、守边” 等功绩获得 “武勋”,积累到一定程度可授予职位。


    除此之外,武勋还可以换取由朝廷特供的天材地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拳头的大的一方才有支配的资格。


    这一点上,朝廷完全可以模仿天机楼的武卫营,培养属于自己的内功高手军队。


    由于军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谢黎犹豫了一瞬,将火炮从计划中划去,换成了强力的大型弓弩,确保顶尖高手不敢轻易对抗朝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