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章 天威难测

作者:清澈的小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辈子兢兢业业,虽说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他不服老。


    好不容易坐上丞相的位置,正准备大展身手,老天却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先帝驾崩了。


    在林丞相看来,先帝一生勤恳,又恰好诞于和平年代,在位时国家安稳,缺点无非是无大功、少开拓。


    “安” 有 “安定、守成” 之意,先帝的谥号便是“安帝”。


    安帝逝前,皇子被掳的事情还未发生,可先帝还是选择将皇位留给谢小侯爷,这是所有大臣都没有想到的。


    哪怕事后揣摩安帝的种种态度,发现早有迹可循,可接受又是一回事。


    谢小侯爷何许人物?京城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新帝坐上那至尊位置时,林丞相心里不可避免地咯噔一下。


    然而事实上那位根本没有给他们预留缓冲的时间。


    纵观古今,林丞相是第一次见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掌权者。


    和想象中的昏君,暴君不同,甚至和仁君、明君也所差甚远。


    初次上朝,新帝说一不二的性格展露无疑。


    林丞相坐于书房,逐渐回忆起让他至今记忆尤深的一幕。


    太和殿的铜钟撞过三响,公公尖细的唱喏:“陛下驾到——”


    新帝踏着金砖走向龙椅,玄色龙袍上的十二章纹泛着冷光。


    径直落座后,新帝没让司仪官宣读那套“圣躬安”的例行问候,非常干脆利落:“有事说事,拣要紧的来。”


    百官一愣,最擅逢迎的礼部尚书都把到了嘴边的“陛下万岁”咽了回去。


    新帝补充:“谁敢磨蹭,往后这朝会,不必来了。”


    这话没带半分火气,却让满殿官员脊背一寒。


    三朝元老颤巍巍刚要站起,听到这话赶紧把腹稿里的铺垫全删了,只捡核心奏报:“启禀陛下,江南水患需拨粮三十万石……”


    没人再敢旁征博引,连奏报灾情都省了形容惨状的词句,只说数字、提方案。


    谢黎始终没打断,垂着眼,旒珠垂下的流苏遮住了他的表情,谁也看不清新帝脸上是沉是怒。


    偶尔有新科翰林紧张到磕巴,他也只是静静等着,直到对方重新理顺词句。


    半个时辰后,最后一位官员说完北疆军务,殿内陷入诡异的寂静。


    香炉里的灰积了薄薄一层,谢黎这才抬眼:


    “江南水患,着户部侍郎带五千禁军押粮,三日内启程,沿途州府需出民夫配合,不得推诿,募商粮就免了,朝廷粮仓够。”


    “北疆增兵,调胤军三千,由奎翼统领,下月抵达,粮草从云州府库调,不必等兵部造册。”


    “林相说的盐铁专营,”他忽然看向为首的老者,语气没起伏。


    “你的法子太缓,改由盐铁司直接接管盐引发放,三日一轮换,防的就是你漏算的私盐贩子。”


    林丞相还记得当时自己猛地抬头,想要辩解一番,新帝却没再搭理他,已转向下一项。


    耐着性子细细听完,林丞相思绪一空,只有一个感想:条理分明。


    新帝连他昨夜在奏章里隐晦提的三处隐患都一一补上了。


    那些被采纳的建议,被他添了更利落的执行步骤。


    被否掉的方案,换的新思路看似险僻,细想却无半分破绽。


    百官呆在原地,没人敢出声。


    他们原以为新帝会立威,会试探,会杀鸡儆猴,会置换新血。


    唯独没想到事情会朝着这样的一个方向发展。


    用林丞相的话来说,新帝像一把锋芒毕露的锐刃,剖开繁杂的事务,直接剜出核心,连血都溅得不多。


    直到退朝的钟声响起,众人才恍惚回过神。


    走出太和殿时,有人忍不住回头,见那道玄色身影还坐在龙椅上,旒珠垂落,依旧看不清表情。


    也是后来,林丞相按照新帝的吩咐安排下去,才讶异地发现无一例外都是最高效的解决方式。


    新帝的恐怖之处远不止于此。


    似乎是那位第一次上朝觉得他们这些大臣适应了快刀斩乱麻的风格,在解决完事务后,退朝的准奏迟迟没有响起。


    在所有人都有些坐立不安时,新帝竟是开始自发安排各种被大臣们所遗漏的事务。


    那位似乎比他们这些朝臣要更加了解百姓,了解大胤朝。


    林丞相最风华正茂的年纪都没有这么忙碌过,但这种忙碌过后能马上看到远高于付出的回报,他甘之如饴,并愿意为之鞠躬尽瘁。


    后来,林丞相发现,新帝不止是了解大胤。


    问:当一位皇帝将手底下掌握所有官员作奸犯科的秘闻,会发生什么?


    林丞相平生最是厌恶那世家出身的户部侍郎,可斗了半辈子,直到安帝驾崩,也没能将人拉下马。


    就是这样的一生之敌,在某天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朝,新帝突然发难,不留情面将肇侍郎干过的腌脏事摆到明面上来,举朝震动。


    一句话,林丞相见证了一个百年世家轰然坍塌,年过半百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天威难测。


    现在他一点也不觉得先帝平庸了,安帝这一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就是将皇位传给了所有人都不看好的谢小侯爷。


    新帝不是仁君,他杀伐果断,上位后斩杀的臣子并不比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少。


    新帝不是明君,他独断专行,所有的朝事基本都经由新帝一人独自决断,很少与臣子商议。


    但没有一个臣子敢指责新帝昏庸暴虐。


    当然,身患牢狱之灾的那批不算。


    多少个深夜休憩的时候,林丞相恍然回想起当年高中状元意气风发进入翰林院的自己,所幻想的圣上就是新帝这般雄才大略。


    可惜他等了半辈子才等到值得全力辅佐的君王。


    想得有些远了,林丞相合上书册,迟迟不肯入睡。


    明天休沐,奇怪的是新帝特意吩咐辍朝三日,这一举动不禁让林丞相深思,那位是否又有什么大动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