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 第五章

作者:杳杳不归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若早知有冤情,何不早报内阁?分明就是沽名钓誉,踩着同僚的尸首等着升官呢!”


    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愤愤不平,案纸都快揉碎在手里了,他负责这个案件最初的审理核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腿已经软瘫得不能动弹了,好一会才缓过来,匆匆赶来,又被拦着大半天,心力交瘁到了极点。


    魏铭不愿回忆那个场面,但对着金知贤明显沉冷的脸色,他硬着头皮道:“现在京都里到处物议沸腾,今日在场的百姓对着陆云袖皆山呼‘青天大老爷’,民情如此,实在是棘手。”


    金知贤坐在黄花梨螭纹圈椅久久未语,无人能猜透他的所思所想,但许多人都感受到了不安,是对未知情形的茫然,也有对平静水深下暗藏杀机的胆怯。


    宋石岩有些狐疑,他本来以为这件事的陡然爆发会引发内阁更大的争吵,但议事厅里,只有几个小官交谈和禀报的细微声响,几个阁臣和堂官都保持缄默,脸上的神色莫名。


    他不动声色看向了王士净,刚刚差点就要跳起来的王士净现在连一句话都没有,一脸沉思而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许久,王士净突然出声:“为今之计,是查明真相,以平民愤。首善之地,天子脚下,出现这样的事简直匪夷所思。”


    直切当前的要旨,丝毫没有适才的剑拔弩张,唯有平心静气的提议


    金知贤闻声看来,眼底的阴翳褪去了几分,“静翁所言在理,此事牵连甚广,应查处真相为先。”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把宋石岩弄得不明所以。似是想到了什么,他忽然转过头去看宁遥清,却发现他正好整以暇地拿着一卷书在看,仿若游离方外,不沾染凡尘,心中的狐疑更甚。


    宋石岩憋了一肚子的疑惑,心中莫名多了些焦躁,视线不知怎么就落到了宁遥清一下一下轻打在椅边的指尖上。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窸窣的声响好似被无限放大,充斥在宋石岩的脑海里,如阎王索命前的铃响。


    “叮!”宁遥清的指尖倏然停住,宋石岩脑海里的一直紧绷着的弦乍然断了。


    同时,一阵脚步声传来,议事厅内的所有人都看向了大步而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铁林,纷纷变了脸色。


    “诸事纷扰,各位大人近日辛苦了。”王铁林面容和善,几步的功夫就到了堂前。


    宋石岩差点吓破了胆,忙不迭就从圈椅上滚了下来,而后立刻躬身去扶王铁林就坐,一旁的宁遥清坐着没动,随手翻过书册的一面来,身旁的内侍恭敬地给他换了盏热茶,热气缭绕,远远看去仿佛隐现于云海之中。


    “多日不见,宁公公别来无恙。这些日子宫里宫外多亏了你照拂。”


    宁遥清抬眸,面上的表情依旧是淡淡的,“王公公辛苦,我不过坐而论道,谈不上照拂。”


    王铁林眼底略过几分不悦,但面上依旧和蔼,“宁公公说笑了。”他转过身来,站立于高几阶的台上,声音猝尔扬了起来,“杂家来宣皇上口谕。”


    众人听后全部齐身跪地,坐了许久的宁遥清也起身走下来跪下听旨。


    “陵寝一事拖沓已久,陛下深感不悦,着令工部尚书金知贤三日内递交一干章程,不得有误。”


    金知贤立即磕头,“臣身为工部尚书,使主上不悦,实是臣之过错。臣定当反躬自省,尽心竭力,不负陛下如天之恩。”


    而跪在一排的王士净和谢道南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彼此眼中的情绪都难以言说。


    王铁林接着再宣:“陛下今日听闻市井非议,不胜惊骇。煌煌帝京,竟有如此冤情,秉承天理人情,苍生社稷,此案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着升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陆云袖为刑部河南清吏司郎中。同刑部侍郎、刑部浙江清吏司郎中、延平郡王共同审理此案。”


    宣完口谕之后,王铁林和颜悦色地送客,“天色不早,各位大人可以回府了。”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怪异,似是还没从旨意的冲击中缓过来,三三两两走出议事厅,抬头便见火红的晚霞在天际铺开,心里的困惑和不平一团一团冒了出来。


    “陆云袖法场这么一闹,名声有了,官位也升了,真是一桩好买卖,日后我们都不用实心做事了,都去闹上一闹,指不定有一日能入阁呢。”


    “她分明是冲金阁老来的,什么案子不查,非盯着浙江的这起杀妻案,闹得沸沸扬扬的。这案子的冤情一出,从浙江到京师,迟早给她捅出个窟窿来。怕是日后我们都要做她的垫脚石了。”


    最后几个不忿的音渐渐小了下去,魏铭瞥见金知贤的脸色不大好,也不敢随声附和,渐渐这一头没人再敢出言抱怨了。


    金知贤目光放远,望向坠落在重檐庑殿顶的一片黛赭,“关匡愚今日进宫面圣,老夫本来以为他早已准备退隐,没想到还是为了弟子出手了。”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有胆子大的想趁机博个好脸,“阁老莫要担心,陛下将陵寝一事交由您定夺,这是心里念着阁老呢。魏大人同审此案,他是刑部堂官,陆云袖不过是一个五品郎中,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金知贤冷厉的目光陡然扫过来,直让那人打了个寒颤,魏铭知晓自己老师的脾性,低声嘱咐身旁的人先行一步,自己则谦恭地跟在金知贤的身后。


    人去鸟散,金知贤才道:“立刻去信给齐璞,让他给我好好解释这件事,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魏铭低头喏声应事,接着又听到金知贤的叮嘱,“不要轻举妄动,审案的事等我消息。”


    另一头,走在御道上的王士净和谢道南同样议这件事。王士净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审案里头会突然加一个延平郡王,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涉世未深,听闻所交之友大多也是京都里有名的纨绔子弟,也不曾崭露头角,半点风声都没有。


    跟在他们身后的贺逢年却说起了今天发生在东厂的那件事,猜测这件事可能和延平郡王产生关联,这一下让谢道南陷入了深思,“醉云楼发生命案,最先到的却是东厂,此事必有蹊跷。陛下让小郡王查案,莫非……”


    但事关宦官,许多事投鼠忌器,他们无法言说,只能静观事态发展。


    王士净眼下却有了更担心的事情,也是他对皇上心思捉摸不透的地方,“浙江的这起冤案,若真要还苦主青白,理应让三司会审。上了死刑场的人,最终又回到刑部审理,这是作何说法?若陛下真的不想牵连到金慈明,又何必让陆云袖也去审核此案,她的品性可是出了名的刚强。”


    “若说刚强,谁能比得上你王介夫,今日当堂同金慈明争执,你还是太急躁了。”谢道南毫不留情地评判了王士净今日的所作所为。


    王士净立刻吹胡子瞪眼,“金慈明眼里哪有百姓,好歹也是从地方一步步升任的,丝毫不念民生之艰,曲意奉上,老夫就是看不起他,该骂!这回就该让陆云袖闹去,以她的性子,定能把浙江撕开一个口子来。怎么多年了,齐璞仗着有金慈明护着,越来越藐视朝廷了。”


    谢道南无奈叹气,直骂他老顽固。不过他心底里清楚,若王士净真的没有分寸,适才在得知陆云袖这个事情后就会以此来攻击金知贤,但他没有,反而冷静地提出当前应该如何解决此事,而不是陷入互相攻讦的混乱。金知贤手握权柄多年,岂是一朝一夕就能让他陷入一败涂地的境地的?且此时西南边境动乱,北境虏寇虎视眈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51940|18200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多省遭灾,诸事纷扰尚不能治,实在不宜掀起更大的风浪。


    ***


    怀王府内,一个声音划破天际,惊飞枝头上的鸟雀。


    “什么,你们要用刑?”


    封竹西此时的表情可以用极其惊愕来形容了,萌生了一种才出虎穴,又入狼窝的心里恐惧感。


    封衍高坐其上,身旁站着整肃端正的沈修竹,而面前的偌大空地则摆放着几张长板凳,其旁站立拿着棍棒的行刑人,一个个体型健硕,神情严肃。


    封衍看向如临大敌的封竹西,由于旧疾突发,只能通过模糊的远影看到些许的轮廓,从他不稳的声音听出他的情绪。


    面对封竹西的质疑,封衍神色淡然,抬手让早就在一边候着的国子监监丞站出来。下面聚集在一起的公子哥现在一个个静如呆鸡。在场只要入学国子监的,没有不认识国子监监丞的。监丞掌绳愆厅,约束师生言行,纠惩之并书于集愆册。


    平日里他们偶有犯错,只要私底下让监丞通融一下,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但现在的情形却让人不免胆寒。今日有些人是逃学出来给许宣季庆生的,好几个月没见到小郡王,大家心存侥幸,想着应该不会出事的。


    监丞上前一两步,扬声道:“诸位都知道国子监的规矩,无故逃学,杖责二十。”


    立时下面一片哀嚎遍野。


    封竹西傻了眼,不禁失声发问,“你们真逃学呀?”


    他只在国子监挂了名,得到国子监司业的准允不在国子监进学,而是跟着沈修竹修习课业,自然不知国子监平日的规矩。


    封竹西不由得转过头去看身边的徐方谨,生怕在他的嘴里听到些不好的回答,下一刻他的话让封竹西松了一口气


    “我告了假。”


    但一颗心还是揪着,毕竟被打的好些人是多年的玩伴。


    无需多言,在监丞的高声唱名中,每一个板凳都躺好了人,齐声令下,闷棍加诸,嘴里塞着棉布,故而只能听到整齐的打肉声在院内回荡。


    封竹西不忍看,攥着徐方谨的衣袖躲着,耳边传来的一阵阵让他心惊肉跳。


    挨的近的两个人落在了封衍的眼里,古井无波的眼底淬着寒冰,敛下幽冷深邃的目光,他对青越轻点了一下头。


    二十杖毙,这些养尊处优的膏腴子弟仿佛已经从鬼门关里走一遭了,浑身汗湿,筋骨剧痛,浑像霜寒打落的枯枝残叶,不复往日的生气。


    早就备好的医官快步上前来,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治和处理伤处。


    就在封竹西以为今天就是这样的时候,突然监丞又走了出来,喊了徐方谨的名字。


    “四月十六日,你在何处?可曾逃学?”


    徐方谨早在怀王府上演这一场杖责时便有了清晰的认识,今日这一遭,是为了敲打封竹西身边的人,杀鸡儆猴,他自然会有这一劫。


    于是他十分坦荡,淡然地上前,“是,四月十六那日我未曾进学,甘愿受罚。”


    封竹西现在是彻底懵了,他有些搞不清状态,却在电光火石之间想起了四月十六是什么日子。那日他被沈修竹罚了抄书,熬了一宿才抄了一些,没办法的他倒头就睡了过去,谁知睡了一整日,到了第二日下午,起身的时候却发现徐方谨已经仿照他的字迹帮他全部抄好了。


    他那时便忐忑不安,沈修竹是书道大家,这点把戏怎么可能过得了他的眼,岂料他一直没指出来,让他以为他蒙混过关了,谁知有更大的事情埋在这里等着他。


    就在徐方谨往前走要去受罚的时候。


    封竹西大呼一声:“等一下!”


    在场的所有目光忽然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