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章 老阴人

作者:昨日即今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峨眉山爆发惊天兽潮的消息,不知高履行用了何种办法,仅仅半日功夫,便如同插上了翅膀,送往长安。


    当那份紧急军报被内侍颤抖着交给阿难,再由阿难呈递到御前时,即便是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的李二,也在看清内容后,霍然起身,脸色变得无比凝重。


    当初在终南山深处,他敢威胁古主,准确来说是试探古主,本就是一步险棋,只为确保那份旧约还能限制这些古老存在,不至于出征之时,被祂们牵制手脚。


    没想到,终南山古主选择退让,而峨眉山却爆发了大规模的兽潮!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即刻传召!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李孝恭、程咬金、尉迟敬德......所有在京三品以上文武重臣,甘露殿议事!快!”


    李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打破了皇宫的宁静。


    “喏!”


    阿难也知情况紧急,立刻便出去安排。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被点名的重臣们便已匆匆赶至甘露殿。


    他们大多面带疑惑,不知是何等紧急军务,能让陛下在此时突然召见。


    当李二言简意赅地将峨眉山兽潮之事道出,并将那份详细记述了战况惨烈与旧约撕毁、古主等关键信息的战报传阅后,整个甘露殿内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文臣们脸色发白,眉头紧锁,武将们则煞气凝聚,眼中燃起无边战意。


    房玄龄第一个出列,一向沉稳的房好人,此刻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声音沉重无比。


    “陛下!此事关乎国本,绝非寻常边患!绝不可让兽潮冲出峨眉山范围!一旦让这些拥有诡异能力的异兽流窜入蜀中平原,乃至扩散至其他州县,必将引发天下大乱,生灵涂炭!臣请陛下立刻下旨,调派关中、陇右精锐,火速驰援益州,重兵驻守,将兽潮死死堵在峨眉山内!”


    他的建议代表了此刻大多数文臣和部分保守武将的想法,以绝对的力量进行封锁,御敌于国门之外,防止引发更大的骚乱。


    “不可!”


    话音刚落,一道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声音便在殿中响起。


    李靖朝着房玄龄微微拱手,“房相,若只因一位古主撕毁旧约,便需朝廷动用重兵镇压,那要是天下其他名山大川深处的古老存在纷纷效仿,又当如何?”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的大臣,掷地有声道:“我大唐雄兵不可能分兵驻守每一处名山大川!兵力分散,疲于奔命,反而予敌可乘之机!”


    李靖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不少冲动的大臣。


    大唐疆域辽阔,名山大川何其之多?


    以大唐之力,自然能防得了一处,但若是全面开花,要多少大军才够折腾?


    大唐还没有能力镇压天下所有名山大川!


    李靖转向御座上的李二,目光炯炯,继续说道:“陛下,依战报所言,益州都督高士廉调度有方,更有益州第一学院汇聚的诸多奇人异士相助,尤其是蜀王手下那支精锐,战力惊人,已然初步遏制住了兽潮。臣以为,当下之策,非但不应急于派大军介入,反而应放手,让益州自行处理此事!”


    此言一出,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声与交谈声。


    “药师,此言何解?”


    李二目光微动,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益州若能凭借自身力量,成功镇压此次兽潮,其意义远超朝廷派兵!”


    李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正色道:“这将是对天下所有名山大川深处那些古老存在的强烈震慑!祂们会看到,即便撕毁旧约,人间王朝的一隅之地,亦有能力将其镇压!如此,方可让那些蠢蠢欲动者投鼠忌器,短时间内绝不敢轻举妄动!此乃,杀鸡儆猴之策!”


    殿内众人闻言,纷纷露出思索之色,暗自点头。


    李靖的眼光,确实老辣,直指问题的核心——威慑。


    若仅仅只有峨眉山兽潮,不足为惧,真正可怕的是,因峨眉山兽潮引发的连锁反应!


    “当然!”


    李靖话锋一转,显得老成谋国,“为防万一,朝廷亦需有所表示,以备不测。臣建议,可派遣一支精锐骑兵,星夜兼程,赶往峨眉山。”


    “派遣何部?”


    李二问道。


    “玄甲军!”


    李靖吐出三个字。


    殿内响起一片轻微的吸气声。


    玄甲军,那是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刀刃,是大唐立国之初便威震天下的铁骑!


    数量虽不多,但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真正百战锐士!


    李靖解释道:“派遣玄甲军,其意有三。”


    “其一,若局势果真稳固,并能反击,这支玄甲军便可作为一把尖刀,顺势入峨眉山深处,一探究竟,看看峨眉古主究竟意欲何为!


    “其二,若局势有变,不幸溃败,玄甲军凭借其超卓的机动性和强悍战力,亦能且战且退,最大限度拖延兽潮步伐,为朝廷调集大军争取宝贵时间!”


    “其三,玄甲军至,代表陛下与朝廷的态度,对前线将士亦是巨大鼓舞!”


    “可进可退,游刃有余。卫公此议,臣附议!”


    一直未开口的魏征,第一个出声表示支持。


    不少大臣也纷纷点头。


    玄甲军,无疑是为岌岌可危的峨眉山局势,上了一道最可靠的保险。


    李二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了自从进殿后便一直若有所思、沉默不语的赵国公长孙无忌身上。


    “无忌,你认为药师此策如何?”


    李二淡淡问道。


    长孙无忌仿佛刚刚回过神来,出列躬身,语气平和无波,“陛下,卫公之言,思虑周全,老成持重,自然是极好,朝廷派遣一支精锐前往,以备不测,确是稳妥之举,臣无异议,不过...”


    他先是肯定了李靖的方案,但随即话锋微妙一转,眉头微微蹙起,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


    “臣心中始终有一事不解,如鲠在喉。那峨眉山深处的古主,与人间相安无事数百载,为何会突然选择在此刻,毫无征兆地撕毁旧约,公然发动如此规模的兽潮?此间缘由若不能探查明白,那些古老的存在,便始终是我大唐心腹之患,犹如卧榻之侧悬利剑,谁也不知下一次,它会在何时、何地,再度落下。”


    这个问题,瞬间说到了所有人心坎里。


    旧约被撕毁的原因,才是最大的隐患和恐惧来源。


    大殿内刚刚因为李靖方案而稍缓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长孙无忌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意有所指,目光微微投向南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臣还听闻...蜀王殿下在益州,不仅兴建了那汇聚各方隐士的益州第一学院,还打造了一条奇珍异宝街,吸引了大江南北无数商贾游侠,乃至境外异族前往,可谓龙蛇混杂,热闹非凡...其志似乎不小,颇有要将益州经营成我大唐经济中心之势啊。”


    这番话,让不少人眉头皱起,更有人露出意味难明的神色。


    但他这话里的潜台词,几乎等同于指着鼻子说:峨眉山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你李恪又是搞学院汇聚武力,又是搞商业街汇聚人力财力的时候出事?这也太巧了吧?


    “呵!”


    不等其他人反应,一声毫不掩饰的冷笑骤然响起。


    河间郡王李孝恭迈步出列,虎目圆睁,瞪着长孙无忌,“照你这么说,那峨眉山的兽祸,倒是李恪引来的不成?你那点心思,在场谁人不知?又何必在此阴阳怪气,拐弯抹角地将祸水往一个孩子身上引?”


    李孝恭身为宗正卿,掌管皇族事务,平日里或许不愿轻易得罪这位权势滔天的国舅爷,但此刻长孙无忌几乎是在明着给李恪扣引发天灾人祸的帽子,这他绝不能忍!


    这不仅关乎李恪个人,更关乎整个皇室的颜面!


    长孙无忌面对李孝恭的怒斥,神色依旧淡然,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河间郡王何必动怒?只是觉得此事巧合之处甚多,提出些许疑惑罢了。”


    “奇珍异宝街吸引大量人员涌入益州,三教九流混杂,自然极易掩盖诸多不欲人知的痕迹。而学院汇聚的各方高人,又恰好成了应对此次兽潮的主力......”


    “诸位不妨细想一二,若此事最终得以平息,谁会成为最大的得益者?”


    他顿了顿,声音平淡却字字诛心,“甚至...若朝廷再派大军,乃至玄甲军介入,成功反击入峨眉深处...那开疆拓土、探明上古之秘的功勋...又该算在谁的头上?”


    “再往深处想,以一场波及天下的兽潮之乱,搅动风云...对于身负前隋与本朝两朝皇室血脉、又手握强兵、深得民心的皇子而言,难道不是...更方便了吗?”


    李孝恭听得只觉得牙根疼!


    如果他与李恪不熟,或者不了解那小子的性情,单听长孙无忌这番合情合理的推测,恐怕自己都要怀疑三分!


    最终的得益者,怎么看都是李恪!


    泼天的军功民望,甚至...那个至高位置的机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