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章义社镇上起

作者:觉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夫子看了他一眼,挥了挥手:“让他留下吧。”


    那伙计把粽子和鸡腿放在门边的小桌上就走了。


    等他一出门,那些人不说话了。


    午后,系统又弹了一行字:


    【声望小幅上升,义学内认知度+5%】


    【知识模块进度+20】


    【提示:保持低调稳步推进,过早树敌不利发展】


    秦少琅盯着这行字看了几秒,知道系统说得对。


    他来义学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为了借这个地方,收集人脉,学习更复杂的账术和文字,最终是要跟林家、甚至更大的敌人斗。


    斗不是打架,是动脑子。


    从现在起,这些书桌边坐着的,不是同窗,是将来的买卖对手、利益关系、甚至也可能是盟友。


    想赢,就得稳住。


    书得读,粥还得卖,账还得记,人得一个一个盯住看。


    义学开课第五天,天刚亮,秦少琅就在后窗边刷字。


    他拿的是义学旧抄本,边抄边改,改完之后还拿来给赵夫子过目。


    赵夫子没说话,只是在改完的纸上点了个小圈。


    有几个坐在最后排的学生开始注意到他。


    那几个不是镇上有钱人家的子弟,而是跟他一样,穿布衣、吃干粮,连墨水都是兑水兑出来的那种。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拿着两块粽子坐在角落里啃,那三个人默不作声,也凑到旁边去了。


    其中一个叫梁石头,家里是打铁的,说话直来直去。


    第二个叫钱旺,小学徒,平时在账房打杂。


    第三个年纪最小,姓吴,家里种田,连“名”都没有,大家叫他阿吴。


    这三人不是来套近乎的,他们是真的服气。


    昨天默写,秦少琅全班最快,夫子连看都没改就收了;讲课答问,他句句击中题眼,一口一个“锅里有粥”,说得连赵夫子都不拦。


    阿吴小声问他:“你是不是以前读过书?”


    “没系统之前识不了两个字。”秦少琅咬了一口粽子,头也没抬。


    钱旺惊了:“那你怎么写得那么利落?”


    “家里逼得急,没工夫装傻。”他说完把粽叶折成一团,丢进篮子里,“这年头不识字,就是活该被欺负。”


    梁石头坐那半天,忽然说:“我家那边地契也是林家写的,你说他们敢不敢在上头动手脚?”


    秦少琅盯了他几秒,没笑。


    “他们敢动刀,你就得敢捅。”他说,“等晚上放学,咱不聊书,聊点别的。”


    义学后门外,有一条死巷,白天晒衣服,晚上没人来。


    秦少琅站在巷口,手里拎着个小木桶,里面放着半罐热粥。


    “谁愿意听我说的,就喝口粥。”


    梁石头他们仨对视一眼,没废话,轮流舀了一勺,没说好喝,也没说烫,喝完就站那儿。


    “你们现在在义学,是要出人头地的。”秦少琅说,“可你们出去了,就是人踩人。林家不会看你读没读过书,只看你听不听话。”


    “我说这些不是要你们造反,是要你们别装瞎。”


    “义社,不是打架的,是咱们这些人混命的。你们不站我这边也行,但我告诉你,林家是迟早会把账翻回来的。”


    “我现在就想知道一句话——你们认不认?”


    梁石头第一个点头:“我认,我家那口井就是被他们封的,水干了我爹病倒,他们连个说法都没给。”


    钱旺说:“我跟着你,反正我账也看不懂,跟着你混有饭吃。”


    阿吴小声说:“我……我也跟。”


    系统提示弹出来:


    【义社势力扩展成功】


    【当前区域:镇内学堂】


    【新增成员:梁石头、钱旺、吴阿】


    【忠诚度初始值:80%】


    【开启镇区势力影响面板】


    秦少琅收起桶,说:“粥是我请的,人是你们认的,事以后就是咱一起的。”


    “林家不动,我们养命;林家一动,我们翻账。”


    当天晚上,义社在镇上第一次成了小圈子。


    不是喊口号,也没扯旗子,只是几个穿破布衣服的小子,在后巷喝完一口粥,点了点头,就算是入了伙。


    第二天,他们照常去义学,该听课听课,该写字写字,表面跟别人没两样。


    可从这一刻起,整个义学里头,已经不是林家说了算的地盘了。


    早上天还没亮,秦少琅就醒了。


    不是被冷醒的,是脑子里琢磨着昨天赵夫子讲的“户贴与封条”,他越想越觉得林家的那些借据有猫腻。


    锅里水刚响,刘小石顶着一头乱发从灶台后面探出头来。


    “哥,今儿还去摆摊不?”


    “去。”秦少琅一边搅粥一边回,“风头越紧,摊子越不能撤。”


    集市刚开张,摊位老位置,义学对面,照旧三文一碗,不讲价,不赊账,碗自己收拾。


    热粥一开,香味四溢,不到一刻钟就排起了队。


    秦少琅站着舀粥,刘小石收钱记账,后头小阿吴和钱旺搬椅子、添柴火。


    义社的几个新人也轮番来帮忙,整个摊子虽然小,但运转流畅,热气腾腾。


    可人群后头,有几双脚站得死稳。


    那是几个穿短打的壮汉,胳膊上有刺青,鞋子上踩着灰土,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最前面那人眯着眼,盯着锅看了半天,忽然咧嘴笑了。


    “呦,这就是传说中的山海粥啊?”


    秦少琅手一顿,没说话。


    那人往前一步,袖口一撩,从怀里掏出一块牌子丢在桌上,“林家坊市管理处——今天开始,这一片归我们管,摆摊收摊都得批文。”


    他话一落,后头几个汉子砰砰地在地上摔出三根木桩,把秦少琅摊子两边围得紧紧的。


    “你这是砸场子?”刘小石当场炸了,“我们这是自家买柴卖粥,犯哪门子规矩了?”


    “你问林员外去。”那人笑得欠揍,“林家这块儿铺面是他买下来的,你们占地就是侵权,懂不懂?”


    周围看热闹的人围上来,有的认得那牌子,有的只认得粥。


    “别胡扯啊!秦家这摊子摆了一个月了,从来没人来收什么费!”


    “是啊,他这儿靠义学门口,不归你们坊市管理!”


    “林家也太不要脸了,吃不上粥就派人砸摊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