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六章张簿头的橄榄枝

作者:觉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少琅蹲在石坡上,低头看水面。


    潮已经退的差不多,暗口露出半截,黑漆漆的,像张兽嘴。


    他记下位置和潮时,起身往回走。


    回到帮里,院里已经点了火盆烤鱼,几个兄弟围着聊天。


    刘小石见他进来,赶紧迎上来:“老四那边盯到,蓝衣管事今晚没回住处,是在仓里留的。”


    秦少琅心里一动,蓝衣管事守仓夜宿,那就可能是明早一早要发货。这样的话,暗道就的提前有人守。


    他把院门关上,召了几个人进屋,在的上铺开那张潮汐图和暗道草图,指着堤道尽头的石坡说:“这的方离暗口最近,能看清里面动静。今晚三人一组,轮班盯,半刻换一次。谁都别贪看,照顺序来。”


    安排完,他自己也没歇,换了件旧麻衣,把腰间的短刀塞进布套,揣了半袋干粮,随人一起出了门。


    堤道的风比白天冷,吹在脸上带着湿。


    到了石坡边,他让刘小石蹲在高处,他自己则沿着石坡往下探,脚踩在离水面两尺的位置。


    暗口那边没灯火,只有水声在回荡,偶尔夹着木头轻磕的闷声。


    秦少琅趴在石坡下,用湿帕子包着手,从一块突出的青石缝中,把一小包黑布团摸了出来。


    他拿鼻子凑近闻了下,那味儿冲的厉害,是海盐混着铁锈的味。


    他知道没错,就是白天跟在“聚顺号”后头那条小船偷偷抛下的。


    “这包东西,能叫县里那位张簿头知道,林家做的不是盐生意,是走私铁砂。”他说完,把黑布包系紧,用麻线打了个死结,塞进怀里。


    转头朝上面喊:“走!”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全亮,秦少琅就带着那包东西出了门。


    穿过镇后头的药草铺,再绕进一条后巷,拐了七八个弯,才从西街边的一处小寺庙边角门进了县衙。


    是张簿头让人通的门。


    张簿头正在抄卷,屋里点着油灯,昏黄一团。


    他把那包黑布放在案前,只说了一句:“您看。”


    张簿头没说话,抄卷的手顿了一下,抬手把布解开。


    里面是细碎的铁砂,混着几粒未熔净的金属块,能看出来是从盐袋里倒出来的那种。


    秦少琅说:“林家这批货,是从聚顺号那边下的,晚上偷着往仓里搬。”


    张簿头看着那些东西没出声,他手上那块用来盖章的朱泥印垫,被他手指一点点碾平。


    “你想做什么?”


    “我不想做什么。”秦少琅站着,“我就想我姐不再被逼婚,我不再为锅钱发愁,村里那些年头苦的要命的老头老太太能多喝一口粥。”


    张簿头沉默一会,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纸卷,递给他。


    “这是南湾和聚顺号的来货记录,但不全,你既然已经走上这条路,就别停。”


    他顿了顿,说,“我在衙门里也不清白,可我不想让林家再做大了。”


    走出县衙那会儿,天已经亮了,街头挑担卖馄饨的吆喝声传的老远,热汤味裹着蒸气往鼻子里钻。


    秦少琅突然觉的饿了。


    他低头看了眼怀里那个破旧布袋,心里跟着跳了两下。


    回村的路上,刘小石已经在锅灶边烧水了。


    锅底劈啪响,他一边添柴一边打哈欠,眼睛都睁不开。


    秦少琅拎着从镇里带回来的两只海蟹,还有几根干贝和几块猪骨,扔进锅里。


    “弄点米熬粥,中午我们试卖。”


    刘小石一愣,“在哪儿卖?”


    “集市东头,义学前面那块,熙熙攘攘人多。”


    “咱就端着锅上去?”


    “就端着锅上去。”


    到了中午,粥也熬好了,锅底挂着浓浓的白汤,汤里翻着几片蟹腿肉和咸干贝末。


    秦少琅用木桶装了满满一桶,拎着就往镇上走。


    刘小石扛着炉子和小桌,两人一前一后,热气一路腾腾冒着。


    义学门口的铺子边,原本卖豆腐脑和卤干的摊贩朝这边看了几眼,没当回事。


    可等那粥锅盖一揭,鲜香扑面,那味儿一下冲进人鼻子里,街口都往这边瞟。


    “这粥卖?”


    “卖,三文钱一碗,不讲价。”


    “有肉吗?”


    “蟹肉、干贝、骨汤都有。”


    说着话已经围了一圈人。


    第一个买的是义学对门那老裁缝,一喝下去愣住了,放下碗又排回队尾。


    第二个是书局小伙计,吃了两口扔下一吊钱,说“留一碗我晚上带回家。”


    第三个是原先卖卤干的摊主,坐那喝完粥,站起身拍拍桌子:“明儿给我留一份,我家的豆腐脑从今儿起不卖了。”


    粥锅见底时,天已经偏西。


    刘小石擦着锅底,说:“哥,咱这一天,卖了多少?”


    秦少琅看着兜里那一把散碎铜钱,咧了咧嘴:“快二百文了。”


    两人笑的直不起腰。


    可还没等他们喘口气,街角就走过来几个人,前头一个穿灰布长衫,背手走路,正是黄万三。


    他冷着声音:“这粥,摊照有吗?”


    秦少琅站起来,锅铲扣在桌面上,“哪来的规矩,说摆摊还的打报告?”


    黄万三哼了声,“别把上次的事当成你赢了,林家要收拾人,可不会跟你玩讲理。”


    “那就让他讲点真账吧。”秦少琅不慌不忙,“上次不是说我们欠三两银子?怎么我翻账册时,见着林家自己写的是四两七?你敢说你家没改字?”


    周围人一听,全愣了。


    黄万三那双鞋在的上碾的咯吱响,却一句话没吭,最终甩袖子走了。


    摊子收完,秦少琅才抬头看了眼天,阳光照在义学屋顶的瓦上,一片亮的发白。


    在黄万三喊完那一嗓子,整条街都安静了半拍。


    几个粗汉扑上来,推开人群,手里还拿着铁钩和木棍,眼瞅着是来砸摊的。


    秦少琅没让,直接把手里的粥勺“啪”一声扣在桌上,站出来挡在摊前。


    “黄万三,你今儿还真上赶着来丢人?”


    黄万三冷哼:“你这是无照摆摊,扰乱市场秩序,我收你摊算是照章办事。”


    他一边说,一边抬手,就要让身后人动手。


    秦少琅不动,朝那帮围观百姓一指:“听见没?我这粥摊扰乱市场秩序了?你们谁觉的喝的不值,今天的钱我全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