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八章造伪印

作者:觉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叮主线任务触发:阻止伪造征用令,保护三十户村民免被征用】


    【任务要求:三日内收集伪令证据2份,有效见证3人】


    【任务奖励:蓝图碎片1,积分+20】


    秦少琅抬头看向镇衙的方向,嘴里吐了两个字:“来的快。”


    他把袖子往上一卷,转向小孩:“去村口喊刘小石,守着人,不许乱跑。”


    小孩点头跑飞快的跑了出去。


    秦少琅迈开腿,直接朝镇衙走去。


    镇衙门口,几张新糊的告示在风里哗啦啦直响。


    上头写的板正:“奉县衙令,征沿海贫户三十户,入盐田劳役三月,以补缺额。”


    落款处盖着一个朱红印章,旁边写着镇衙主簿的名讳。


    街上围着一圈人,有人低声骂娘,有人皱着眉头算日子。


    秦少琅挤进人堆,把告示从头到脚看了一遍,手指顺着印章边缘虚虚比了个圈这印章的朱砂色偏淡,边沿毛糙,章面不平,完全不像官印该有的细腻。


    落款的笔道也硬,像是生生摹出来的,连墨色都透着死气。


    他心里有数,袖里的手指在布料下轻轻敲了三下。


    “咱这镇哪年征过人去盐田?”


    旁边一个老汉皱着脸问。


    “没听说过。”


    有人摇头,“往年缺人也是雇外村的散工,哪用官文来抓?”


    人群后面,一个身形单薄的学童悄悄往外退,像是要躲开这场混乱。


    秦少琅眼角一扫,认出来是义学里帮赵夫子研墨的小徒。


    他转身几步跨过去,一把扣住那学童肩膀,压低声音:“去跟你家夫子说,有人仿了镇衙的印,还仿的不值钱。”


    小徒一愣,想问什么,被秦少琅推了一把:“快去!”


    小徒踉跄着跑远。


    围观的人越聚越多,衙役们开始驱赶,嘴里嚷着“散了散了,回家等号”。


    秦少琅不动声色往旁边挤,绕到镇衙后墙,那里有一扇不显眼的小门,是送公文和粮票的通道。


    他伸手在门板上敲了三下,再顿两下,节奏稳稳的这是上回张簿头悄悄教他的暗号。


    门缝很快开了,露出一个精瘦的中年脸庞,正是张簿头。他神色戒备:“谁?”


    “秦少琅。”


    张簿头打量他一眼,没让进,只是压低声音:“你来干什么?”


    “征用令的印是假的,落款也是。”


    秦少琅干脆利落,“我可以拿证据,你能不能压下去?”


    张簿头眉头动了动,沉默片刻,才道:“印章要么是旧泥翻的,要么是雕的假章,这种事说了没用,要有人敢当面对证才行。”


    “行。”


    秦少琅点头,“给我两天。”


    张簿头瞟了他一眼,没再多说,把门关上。


    系统的声音这时又在耳边响起。


    【任务进度提示:证据0/2,见证0/3】


    【建议路径:1.伪章对照;2.非官书体鉴定;3.公堂记录】


    秦少琅抬头,看着灰白的天,冷笑了一声。


    镇子里正热闹着赶集,锅碗瓢盆的声响混在吆喝声里,可风里那股味道已经变了,不再是单纯的海腥,而是带着一丝紧绷的杀气。


    他拢了拢袖子,转身朝义学走去。


    义学的院门半开着,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秦少琅跨进门,先绕到讲堂外的回廊,避开学童的目光。


    院子里的海棠枝条在风里轻晃,落下几片叶子,落在石阶上。


    讲堂内,赵孟文正执着戒尺,慢慢敲着书案,念声平稳。


    他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夫子,出身前朝贡士,因不肯事新朝高官,来这小镇义学授徒,性子清高,不轻易掺和外头事。


    秦少琅等读书声停下,才跨进门去,拱了拱手:“夫子,我有几行字想请您鉴一鉴。”


    赵孟文抬头,眼神沉稳,不急着答话,只是微微抬了抬下巴:“拿来。”


    秦少琅从袖里摸出一张拓印纸,上面是他刚才在告示上用蜡拓下的落款部分。


    笔画生硬,线条断续,墨色死板。


    赵孟文扫了一眼,手里的戒尺轻轻敲了一下桌面:“这不是官书手。官书的笔法,转锋处有力,收笔沉稳,这个像是死摹。”


    秦少琅点头:“那印呢?”


    “印章的朱砂混的不匀,泥质粗,章口毛。”


    赵孟文说到这里,抬眼看了他一眼,“这话,我不会对外说。”


    “我明白。”


    秦少琅早有准备,从袖里又取出一张干净的纸,把赵孟文刚说的那几句话,原原本本写下来。写完推过去,“夫子留底,我会找人签见证。”


    赵孟文接过纸,收进袖中,没有再追问,只摆了摆手,让他先出去。


    出了义学,院外的风更冷了几分。


    秦少琅一路往镇西走,绕到后街的木作铺。


    铺子里正有人在刨木屑,空气里全是杉木的香味。木作师傅老齐头见他进来,笑着放下刨子:“秦小子,来做笼子还是修船板?”


    秦少琅关上门,低声道:“借你铺子用一用,要做个‘章泥对照’。”


    老齐头愣了下,随即“哦”了一声,翻出一摞废木板和黄泥盆。


    秦少琅把袖里的借据摊开,将林家账房用过的真印封泥拓出来,又取了今天告示上的伪印拓痕,放在一块对比。


    两相一看,高下立判。


    “这个做的糙。”


    老齐头啧了一声,“章口崩了两处,还能用?就是吓唬不识货的。”


    秦少琅笑了笑,把两份封泥对照装进油纸袋,塞进怀里。


    【叮任务进度:证据1/2,见证1/3】


    【额外提示:建议获取‘县衙驳回文’增加说服力】


    天色渐渐暗下来,街口的酒铺升起了灯笼,照的巷子口一片昏黄。


    秦少琅收紧了衣襟,心里已经有了接下来的路线张簿头、义社骨干、几个口碑好的人,的先定下来站队。


    他抬脚往巷外走去,脚步踩在石板上的声音又脆又快。


    镇西的石板巷尽头,就是义社临时用的那间仓屋。


    屋外看着破,墙皮掉了一半,门板是两扇拼的旧木板,挂着个歪歪斜斜的铜锁。


    秦少琅伸手敲了三下,里面立刻传来脚步声,门缝里探出刘小石的脸。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