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一点点透亮,梧桐里这条原本安静的小巷子也慢慢活泛起来。
陈三罐哼着不成调的曲儿,肩上扛着一大捆新买来的柴火,晃晃悠悠地从巷子口进来:“老夫人!苏大嫂!柴火来喽!管够烧!”
他把柴火往墙角一垛,拍了拍身上的木屑,凑到灶台边使劲吸了吸鼻子:“哎哟喂,这汤味香得我魂儿都要飘了!待会儿开张我得头一个尝尝!”
柳文渊难得地没穿他那身半旧的儒衫,换了件洗得发白但还算整洁的靛蓝布衣,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手里那把扇子倒是没离手。
他踱步出来,站在铺子门口,迎着晨光,努力摆出镇定的模样,可惜眼神总忍不住往飘着香味的那边瞟。
隔壁杏林堂里,苏老头早早的就坐在了药柜后头,他面前摊着干净的细棉布,上面分门别类的摆着药材。
他神色严肃的拿起一片当归凑到鼻尖细细嗅闻,又对着光看看成色,手指捻着感受干燥度,那专注劲儿,像是在检阅千军万马。
太阳刚冒出个头,把梧桐里青石板路照得亮堂堂的时候…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一阵惊天动地的鞭炮声毫无预兆地在巷子口炸响,那动静简直像是要把整个留下镇都轰醒!
梧桐树上几只麻雀吓得扑棱棱乱飞,巷子里其他几户人家也纷纷推开窗户探头张望。
“恭喜开张!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啊——!!!”
胖虎那标志性的大嗓门紧跟着鞭炮声响起,穿透力十足。
他穿着一身崭新衣服,显得格外精神,手里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挂着一串烧得正欢的红鞭炮,火星子四处飞溅,硝烟味四散开来。
距离胖虎身后一步,是站着身着深色常服的周正,他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正看着眼前这热闹的一幕。
宋安沐和宋安宇丢下手里的水瓢和豆盆,拔腿就冲到了门口。
“周大人!虎哥!”宋安沐惊喜地喊着,声音被鞭炮声盖过了大半,但脸上的笑容灿烂无比。
鞭炮终于炸完了最后一颗,留下一地红纸屑和袅袅青烟。
胖虎哈哈大笑着把竹竿往墙角一靠,抹了把被硝烟熏得有点发黑的脸,大步流星地走过来。
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两个用红布包好的小东西,分别塞到苏明华和迎出来的苏老头手里。
“一点小意思,讨个吉利!苏大夫,苏大嫂,祝杏林堂妙手回春,留香居客似云来啊!”胖虎嗓门洪亮,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苏明华和苏老头连忙道谢。
打开红布包,里面竟是两串用红绳精心编结的铜钱,每一枚都擦得锃亮,寓意着财源滚滚。
这份心意,实在又厚重。
周正也走上前,对着两人微微颔首,声音平和却带着力量:“苏大夫,苏娘子,今日开张本官特来道贺,望二位在梧桐里扎根,惠泽一方百姓。”
“多谢大人吉言!定不负大人期望!”苏老头和苏明华连忙躬身回礼。
周正的到来,还有他这番肯定的话,无疑给这两家新开的小店镀上了一层自信的底气。
鞭炮的动静和周正胖虎的出现,像块大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池塘,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原本只是探头张望的街坊邻居们,这下真被勾起了好奇心。
挎着菜篮子准备去集市的大婶,挑着担子路过的货郎,还有几个早起溜达的闲汉,都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围在两家店门口议论纷纷。
“哟,是新开的食肆?这味儿闻着还挺香啊!”
“还开了药铺?坐诊的看着是位老大夫?挺有派头啊。”
“刚才那放炮的是衙门的胖爷吧?后面那位…瞧着像是周县令?这两家新开的店铺面子不小啊!”
宋安沐和宋安宇对视一眼,机灵劲儿立刻上来了。
两人端起早就准备好的小碟子,里面装着切成小块的爽口小菜,还有提前熬好放凉的消暑茶,像两条滑溜的小鱼,灵活地钻进人堆里。
“婶子婶子,尝尝咱们留香居的爽口小菜,开胃得很!今儿开张,店里有鲜肉馄饨和手擀热面,汤头都是用大骨头熬足时辰的!”
宋安沐嘴甜,小碟子递到一个挎篮大婶的面前。
“大叔,天儿热,喝碗咱们杏林堂老大夫特制的,清热解渴的消暑茶!”
宋安宇也不遑多让,把装着褐色茶汤的小陶碗塞给一个挑担的汉子,免费的试吃和清凉的茶水,加上两个孩子甜甜的笑脸,效果立竿见影。
不少人尝了那小菜,眼睛一亮:“哟,这菜真脆生!水灵!”
喝了消暑茶的也咂咂嘴:“嗯,带点甘甜,喝着是舒服。”
人群的议论声更热烈了,不少人开始往店里张望。
柳文渊一看这阵势,哪能错过机会,他进去搬了张小方桌放在门口,又铺了块蓝布,摆上签筒和卦盘。
然后他正襟危坐,清了清嗓子,一手捋着胡须,一手摇着扇子,对几个好奇围观的闲汉摇头晃脑起来。
“在下观此地今日紫气东来,瑞霭盈门,新铺开张必是福星高照,贵人扶持之象!这位兄台,在下看你印堂发亮,今日运势正旺,何不进去尝尝鲜,沾沾喜气?保准顺心如意!”
他那一本正经的忽悠劲儿,配上神神秘秘的语气,还真唬住了几个人探头探脑地走进了店里。
日头渐渐升高,梧桐里的温度也渐渐也上来了,但比温度升得更快的是留香居里的人气。
被香气和热闹吸引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小小的铺面里很快坐满了人,几张简易的木桌条凳挤得满满当当。
灶台后面简直成了战场,两口大铁锅火力全开,一口煮着翻滚的面条和馄饨,另一口炒着喷香的浇头。
赵氏主掌大勺,手里的锅铲翻飞,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汗水顺着她花白的鬓角往下淌也顾不得擦。
吴氏紧盯着煮面的锅,眼疾手快地捞面过水装碗,动作一气呵成,嘴里还不停地报着:“二号桌清汤面一碗!四号桌馄饨加辣子!”
孙氏则像个陀螺一样在几张桌子间穿梭着,端面送菜,收拾碗筷。
她脸上带着笑,嘴里不停地说着“您慢用”,“小心烫”之类的话。
苏明华是总调度,她站在柜台后面,一边麻利地收钱找零,一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哪桌客人等久了,她立刻扬声安抚:“对不住啊大哥,马上就好!三弟快给这位大哥先倒碗茶!”
灶上缺了什么,她马上递过去:“娘,二弟妹,豆角快没了!”
她脸上始终挂着温和又利落的笑容,声音清脆,让人听着就舒服。
角落里,周正和胖虎坐了一桌,桌上摆着一大碗飘着翠绿葱花和油花的馄饨,一碟蒜蓉炒得油亮的豆角,还有几个刚出锅白胖胖的大肉包子。
胖虎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一口馄饨下去,烫得他直吸溜,也舍不得吐出来:“香!这馄饨馅儿鲜得能咬掉舌头!这包子面发得宣乎,肉馅儿抱团儿,一咬直冒油!太好吃了!”
他一边说,一边又往嘴里塞了个大包子,腮帮子鼓得像只松鼠。
周正吃得就斯文多了。
他用勺子舀起一个馄饨,吹了吹,慢慢送入口中,细细咀嚼。
又夹了一筷子碧绿油亮的豆角,豆角的清鲜混合着蒜香,口感爽脆。
他放下筷子点点头,对胖虎的话表示赞同:“汤清味醇,馅料鲜美,这豆角尤为脆嫩新鲜,火候也恰到好处,老夫人好手艺。”
门口的卦摊前也围了几个人,一个穿着绸衫,看着像小商贩的中年人刚坐下,屁股都还没捂热。
柳文渊就煞有介事地让他抽了根签,又看了看他的掌心,捋着胡须沉吟道:“唔…阁下这掌纹事业线清晰有力,近有财星入命啊,只是稍有小波折,需贵人相助方能化解…”
他故意顿了顿,瞥了眼热闹的留香居,话锋一转,“今日新店开张,正是沾喜气,遇贵人的好时机!阁下何不进去点碗招财进宝馄饨?图个吉利,也解腹中之需,岂不两全其美?”
那商人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真就起身走进了留香居。
旁边看热闹的几个人也啧啧称奇,觉得这算命的有点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