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4章:圣心难测,朱元璋的平衡术

作者:电工1022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元璋捏着那封薄薄的密报,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纸张下,那股透过字迹扑面而来的杀伐之气。


    是棣儿的笔迹,一笔一划,如同刀劈斧凿,锋芒毕露。


    信里没有半句废话,开篇就以“千户朱虎”的身份,将范统修筑的防御工事描绘得淋漓尽致。壕沟有多深,陷马坑如何布置,淬了毒的铁刺以何种角度倒插,烽燧之间如何形成毫无死角的火力网……桩桩件件,细节之详尽,仿佛一份工部呈上的图纸。


    字里行间,是一个纯粹的武人,对这种阴损却高效的战术发自内心的惊叹。


    接着,话锋一转,谈及那座京观。


    棣儿用词大胆,直言此举“不仁”,却也直言此举“有效”。他没替范统辩解,只是冷静地陈述事实:京观筑起之后,辽东胡人部落闻风丧胆,边境之上,再无宵小敢越雷池一步。


    信的结尾,那句话让朱元璋的指节轻轻敲了敲龙椅扶手。


    “一朝之不仁,或可换边境十年之安宁。以杀止杀,非圣人之道,然于边疆之地,或为唯一之道。”


    好!


    好个棣儿!


    懂得透过表象看内里,懂得抛开那些虚头巴脑的仁义道德,去算军国大账!这才是咱老朱家的种!


    至于那个范统……


    朱元璋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这个胖子,有意思。不仅敢打敢杀,还懂得用最野蛮的手段,达到最精明的目的。


    是个人才。


    殿下,争吵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陛下!范统不除,国法何在!天理何在!”


    “严惩!必须严惩!”


    御史大夫声泪俱下,捶胸顿足,仿佛大明的国威,全系于斩杀范统一人之上。


    丞相胡惟庸站在文官之首,看似愁眉不展,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拱上一句火:“诸位同僚稍安勿躁,陛下圣明,自有决断。然,此事关乎我大明国体,确不可不慎重。”


    他每一句话,都像一瓢油,精准地浇在文官那本就熊熊燃烧的怒火上。


    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范统这个小小的参将,而是范统一事背后,那整个盘根错杂的武将勋贵集团。


    曹国公李文忠气得脸色发紫,梗着脖子怒吼:“陛下!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岂能因后方几句屁话,就寒了他们的心!”


    “功是功,过是过!功过岂能相抵?”一名御史立刻反驳,“若杀人有功便可不罚,那天下岂不大乱!”


    就在这时。


    “魏国公徐达,八百里加急军报到!”


    一声通传,让整个奉天殿瞬间安静下来。


    徐达的军报,简洁明了,通篇都是冰冷的数字和事实。饕餮卫一部,以不足五十人的伤亡,全歼来犯之敌五千余人,其中,含北元太尉纳哈出麾下精锐千人骑。奏报中,详细记录了此战对辽东局势的重大影响。


    至于那座京观,奏报中,只字未提。


    朱元璋看完了。三份奏报,摆在了他的面前。


    一份是文官的“理”,一份是儿子的“实”,一份是帅臣的“功”。


    他心中,已有了决断。


    “够了!”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发出一声巨响。威严的声音,如同雷霆,瞬间压下了所有杂音。


    他目光扫过底下噤若寒蝉的文官集团,声音冰冷:“饕餮卫参将范统,杀俘筑京观,行事乖张,手段酷烈,有伤天和,有失我大明仁义之师的体统!成何体统!”


    此言一出,胡惟庸和一众文官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得色。


    李文忠等武将的心,则猛地向下一沉。


    然而,朱元璋的话还没说完。


    他话锋一转,目光又落在了武将勋贵身上,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赞许:“然!其以微末之兵,当万军之冲,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全歼数倍之敌,扬我大明军威!此等战功,亦是卓著!”


    这一下,轮到文官们发懵了。


    罚也不是,赏也不是,这到底是要如何?


    朱元G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缓缓站起身,俯视着满朝文武,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了最终的裁决。


    “传朕旨意!”


    “饕餮卫参将范统,功过相抵,着其‘戴罪立功’!”


    “饕餮卫一路征战,兵士疲敝,即刻调回北平休整!”


    “范统本人,着于北平闭门思过三月,无朕旨意,不得外出!其兵权,暂交由燕王朱棣代管!”


    圣旨一出,满堂皆惊!


    看似是惩罚,将范统的兵权都给夺了。


    可细细一品,味道全变了!


    调回北平休整?那是让饕餮卫远离了辽东那个是非之地!


    闭门思过?还是在北平,魏国公徐达的地盘上!这跟放假有什么区别?!


    最关键的是,兵权交给了燕王朱棣!


    这兵权等于左手倒右手,根本没动!这道圣旨,简直是把“偏袒”两个字,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


    李文忠愣了一下,随即长长舒了口气,嘴角咧开,差点笑出声来。高!陛下实在是高!


    而另一边,胡惟庸的眉头,则不易察觉地微微皱起。


    他感觉自己准备了万钧之力的一拳,最终却重重地打在了一团棉花上,说不出的憋闷。


    龙椅之上,朱元璋看着底下百官各异的神色,眼神平静而深沉。


    他要的,从来都不是一味的仁义,也不是一味的杀戮。


    他要的,是一头听话、能打、且只听他一个人话的笼中凶兽。


    这个叫范统的胖子,是把好刀。


    现在,咱先把他收回鞘里,放到北平,放到徐达和棣儿的眼皮子底下,好好打磨打磨。


    等到需要他出鞘见血的时候……


    朱元璋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奉天殿的穹顶,望向了遥远的北方草原。


    那才是这头凶兽,真正的猎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