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3章 买白菜

作者:老铁也能发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秋十六笑了笑,他以前就是混混,耍手段、逞凶斗狠,他是专业的,真当他去白羊庙村一点防备没有吗?


    他们板车里藏了刀,对方敢来硬的,他就擒贼先擒王!


    村里人再顾忌里正,也不至于为了他一句话拼命。


    但他带去的每一个人,都是敢拼命的。


    秋十六拍拍他肩膀,感觉有点硌手, 这才仔细打量他。


    “你小子,是不是瘦了?”


    白浔老实点点头:“或许吧,十六叔,我吃不饱。”


    天天吃赈济粮,大伙都吃不饱。


    但秋十六听出来了,这孩子意思是,两三分饱都没有。


    “你力气大,吃的多?”秋十六想到什么,问。


    白浔点头。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正是能吃年纪,加上天生大力,饭量的能比上三个壮汉。


    秋十六反应过来,这小子逃荒一路,都是忍着饿没说,现在看他买粮了,才提需求。


    “叔知道了,一会儿让你阿奶再给你做点啥。”


    能做啥?家里啥也没,只能是秋嘉禾偷偷进空间,把剩下所有葡萄取出来,一家偷吃。


    可空间里的新种子,还没长好。


    翌日一早,秋十六又带人推板车走了。


    这次去的西山村,依旧是土喇叭来回喊,把村长都惊动了。


    秋十六笑吟吟套近乎,还把自个路引给看了,确定不是坏人,村长才没把他们赶走。


    直到一个十五六少年,背来一筐葫芦卜,秋十六拿出秤砣来。


    “带着筐是七斤八两。”


    称完又把萝卜倒出来,单纯称筐。


    “木筐是六两重。”


    “也就是说萝卜七斤二两,要给你不到十一文。”


    “这少给你一文不合适,多给我吃亏,你看你还有点啥添头不?”


    秋十六问。


    少年握紧了拳头,有些紧张:“添一根大葱行不?”


    “行!”秋十六爽快应下,大葱他们也没有。


    少年拖看热闹的村民,帮他看着萝卜,又颠颠跑回家,拿了大葱过来。


    秋十六这才把十一文给他。


    货真价实的铜板入手,少年还咬了咬,确定是真的,这才脸上有点喜意。


    “你们还收不?我姑姑家地窖有!”


    不等秋十六回,看热闹村民忍不住了。


    “我家也有!”


    “我家有白菜,可水灵了,你要不要?”


    “我家有瓜,南瓜,长得个个又长又大!”


    “收,都收。”秋十六高兴道。


    几人推车板车,几乎是挨家挨户收菜蔬。


    朱继业不知道啥时候来的,脸色不大好看着这一幕,质问村长。


    “昨天孙叔不是派人传话,不许卖菜给外人吗?”


    西山村村长抽了口旱烟,瞪着大眼睛疑惑:“你说啥?”


    朱继业知道吴村长耳背,气的跺脚,谴责看向吴村长身后的人。


    吴向东,村长儿子。


    吴向东一脸为难:“我爹耳朵不好使,我昨晚挨家挨户通知了,但我威望不如我爹,大伙不听啊。”


    这西山村,不是朱里正管辖内的,当地里正姓孙。


    同是里正,朱里正和孙里正还是有面子情的,昨天朱继业不甘心这么算了,连夜找的孙里正。


    不是啥大事,孙里正一口应了,还答应找了几个村的村长,简单通知过。


    孙里正通知是通知了,但主要是说看好村里人,现在流民逃户,已经让衙门不高兴了,别再整个当地人逃户,那就出大乱子了。


    至于卖不卖菜,就顺嘴一提。而村长们也是人精,看出里正不当回事,他们更能阳奉阴违了。


    村里人萝卜白菜不值钱,去城里卖,可能两三天都卖不出去几斤,有人愿意上门收是好事!


    价格公道就成。


    “要不,继业哥,您亲自再去说一遍?”吴向东提议。


    朱继业黑着脸,扭头走了。


    西山村村长儿子说话都不管用,他说有啥用?他朱家势力再大,也管不到西山村。


    这就是县官不如现管。


    等他走远,吴向东脸上的讨好变成冷淡。


    耳背的吴老爷子也道:“这小子欺负人有瘾啊咋滴?总干这种不地道事。”


    “谁知道,三沟子村也是朱里正管的,估计想拿捏外来人吧。”吴向东也看不上他。


    不过,乡里乡亲处着,有时候在外头还得给朱继业些面子情。


    秋十六收获不差,西山村收了八十斤胡萝卜、一百斤白菜,还收了六十斤南瓜。


    又朝着东山村去。


    收了满满当当两板车的菜,才回去。


    消息传开,附近几个村都知道。


    “那伙逃荒挺有钱?收那么多萝卜白菜?”


    “拉倒吧,萝卜白菜值多少?我都打听了,那是两百多人凑的钱,说是吃不起粮,指望多吃菜充饥。”


    “不管咋,能换些银钱,等过年时候买一斤、半斤肉,也不赖。”


    “胡家小子卖了萝卜,就直接去抓药,正好够两副药钱,也不知道胡老二这次吃药,身子骨能不能好些?”


    那说不准,生死这事,有时候看命。


    听了消息的,白羊庙村、杏花村村民,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那伙逃荒的,真愿意出钱买菜啊。


    可惜了,家里少了份进项。


    头发花白的朱老头坐门槛上,听儿子喋喋不休。


    “村里就咱家今年白菜种的最多,吃不完,我挑去城里卖,跑三趟才卖出去十来斤。”


    他家是今年多开两亩荒地,种粮食来不及了,就寻思种菜,也不至于浪费了地力。


    “早知道那伙逃荒愿意收,都省了我来回进出城折腾。”


    每次挑两个担子,走一趟下来,肩膀头都通红,费时费力的。


    院子里,儿媳妇正在收绳子上的晾干的衣裳,没好气回道:“净说那话,咱有心思,有继业拦着,你敢去?”


    都姓朱,一个族里的,还能不给朱里正家面子?


    男人一时没话说了。


    朱老爷子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他们明天还收白菜不?”


    “去问问。”


    他儿子一愣。


    “爹,真要卖啊?要是里正问起来……”


    “怕什么,我好歹是他六叔,他管天管地还能管我头上?”朱老爷子却自有底气。


    他儿子挠头。


    “咋管不了?前年咱家想多盖两间房,就因为您老上门说事时候,数落里正卖闺女,宅基地就没批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