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5章 得寸进尺

作者:老铁也能发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秋十六小心翼翼开口。


    程序然原本和煦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人都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也不想想,他们河南郡接收流民、安顿又是给粮食又是分地的,衙门已经给了不少钱。


    他们还嫌茅草屋不好……


    不等他发怒,秋十六赶紧补充:“官爷,您放心,做土胚房需要黏土,我们自个弄,不给添麻烦,还有土胚砖,我们也自个烧。”


    “我知道衙门收我们,已经是天大恩情,真没有挑三拣四的,就是老人娃子多,总想着为他们考虑考虑。”


    秋十六姿态放的很低。


    程序然的怒气消散了些,有些惊诧:“你们会烧土胚砖?”


    做土胚砖,有一种法子,是把捞出来的黏土放在模具里,等着风吹日晒凝固变干。


    但秋十六他们着急要住的地方,显然没时间等的。


    “会!”


    秋十六斩钉截铁。


    “行,随你们弄,但要回头房子没建起来……”


    程序然话没说透。


    秋十六已经明白:“我们自个想法,绝不再麻烦官爷。”


    这片空地已经飘香四溢,一大早,他们做的是玉米面糊糊。


    玉米面糊糊,顾名思义,就是用玉米面熬煮,里加了些野菜、盐巴。


    秋嘉禾头一次吃这样的饭,拿小勺舀起,吹了吹才吃。


    紧接着她眼睛都放光,哇,好吃的,到了肚肚里暖乎乎的。


    白浔也吃习惯粗粮,居然不觉得卡嗓子眼了。


    “这玉米面还是这么吃?怪香嘞。”


    “咳,都是咱河南郡守仁慈,连带着河南郡的官爷都心好,才能让咱们这些没人管的流民,吃这么好,大伙都得感恩啊。”


    关老爷子一番话说抑扬顿挫的,听着怪虚伪。


    但大伙都配合。


    “郡守大人是青天大老爷啊!”


    “是啊,官爷们个个是大善人,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李四的嗓门最大,生怕人听不着似的。


    程序然等十来人面上依旧严肃,但心里还是受用的。


    “尔等的心意,我们知道了,也会让郡守大人知道,赶紧吃饭吧,一会儿凉了。”


    “官爷先吃,我昨天掏了鸟蛋,给官爷加面糊糊里!”


    钱串子素来会来事。


    他们这种“朴实”、“直白”的热情,让程序然几个都忍不住放下架子。


    而同样端着碗的另外六户看的目瞪口呆。


    不是,同样都是流民,这段时间他们干活,官爷成天对他们吆五喝六的,怪他们干活磨蹭啥。


    怎么对新来的人态度就不一样。


    有看出端倪的,纪大夫和柳大春就叮嘱家里人,和新来的人交好,没坏处。


    家里人没意见,本来他们也不敢去得罪人,没看人家二百多人吗?


    吃过面糊糊,有两个官兵带另外六户人家的汉子走了,去运茅草啥的。


    剩下八个人,还要盯着秋十六他们。


    盯着他们的活也很轻松,因为人家根本不偷懒。


    废话,盖自家的房子,谁会偷懒?


    秋十六把汉子们一分为二,一半人跟他去前面河沟挖泥巴,另一半人去砍木头。


    这没山,但村口有一片林子,秋十六问了,这是无主的,以后也属于三沟子村的,那就放心砍。


    男人们撸胳膊挽袖子要干大事,秋十六再回头一看。


    秋老太太打来热水,烧开了,压着秋嘉禾和白浔,在洗漱!


    洗脸、洗胳膊、洗头!


    要不是没屋子挡着,秋老太太一定得让孩子们洗澡。


    逃荒路上又脏又臭一路了,现在不用赶路,也不用怕见人,就该干净干净。


    “哎呦,阿奶,我都洗干净了。”


    秋嘉禾刚从盆里抬起脑袋,又被压下去。


    “洗干净个屁,你这后脖子还黢黑的,阿奶给你搓搓!”


    秋老太太上手了。


    很快,传来秋嘉禾委屈巴巴喊疼的声音,老太太跟没听见似的。


    “不用劲能搓干净吗?”


    旁边,白浔听着,默默伸手搓自个后脖,他宁愿自个动手,也不要阿奶来。


    不止秋老太太,各家老太太的都在压着娃子们、糟老头子洗洗涮涮!


    小媳妇们更不用说,是爱美的主力军,洗头还得互相借皂角!


    王氏都温声细语的:“钱嫂子,你那皂角使完没?”


    秋十六目瞪口呆。


    “干娘,这洗脸啥又不是要紧事,咱还有……”


    听出干儿子谴责她们不务正业,秋老太太瞪他。


    “咋不要紧?人活在世,谁不要个脸面?洗干净,干干净净做人,就是第一张脸,再说了,天天造埋了吧汰,吃喝啥的,不就把尘土吃了?”


    秋老太太自有独特生活道理,人穷可以活着,但兜里穷,精神不能穷。


    “行了,忙你们的去吧,我知道,一会儿带人找野菜啥去。”


    “是嘞,十六,你放心,一会儿我们就割草,编草席子。”


    春婶子也笑眯眯的。


    “嗯,我带你叔他们去村里地头走走,看看地肥不肥,回头开荒咋开。”关老爷子也插嘴。


    “十六叔,俺们洗完就去砍柴去。”


    马三狗为首的少年们也表态。


    “十六叔,我带小弟们给你搭窑!”秋嘉禾顶着乱糟糟头发道。


    爹说要烧砖,肯定得用窑,她还记得咋盖,但是土窑是用来烧喇叭、锅碗瓢盆的,能不能烧土胚砖还得试。


    秋十六气乐了,行,一个个都心里挺有数,不用他多操心。


    他顺手给闺女小屁股一下才走:“你管谁叫叔呢?”


    秋嘉禾捂着屁股,哼哼两声。


    三沟子村有一条河,基本能流经大半的田地,这意味着,以后浇水不用愁了。


    这条河是从县城护城河分流出来的,其中最受益的就是三沟子村和二沟子村。


    郡守给他们划分这块地方,确实很不错,适合生活。


    做土胚,需要黏土,也就是说要用河底的泥才行。


    需要人站在水里,腿脚都得泡湿,才能捞出来河泥。


    这是不小的人力成本,要不衙门怎么更倾向流民弄茅草屋?


    茅草屋盖的多快?人多一天就能起来一间房。


    秋十六他们,先选中比较浅的河段,拉起裤腿,脱了鞋,拿着筐下河。


    秋十六安排了,一半人下河,一半人河边接应,等下午再换一下。


    不然人一天站在河里,腿都得泡囊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