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 目的地

作者:飞鱼与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县衙大牢内,烛火摇曳,映照著斑驳的墙壁。


    方明远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后,面前摆放着纸笔,目光锐利地盯着被押跪在地上的漕运帮成员。


    自审理结束后,方明远便立刻提审了张彪、王虎以及十余名经常押运漕运帮货物的帮众,誓要从他们口中撬出关于兵器转运的最终目的。


    大牢内的空气压抑得让人窒息,刑具整齐地排列在墙角,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无声地威慑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张彪和王虎依旧嘴硬,无论方明远如何审问,他们都只是低着头,要么沉默不语,要么重复着之前的谎言,坚称开采铁矿、铸造兵器只是为了漕运安全和私下售卖。


    “张舵主,王舵主,” 方明远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本府知道你们背后有人撑腰,也知道你们担心家人的安全。但你们要想清楚,私挖铁矿、私铸兵器已是重罪。”


    他提高音量:“若再包庇背后的势力,那就是谋反同党,罪加一等,不仅你们要掉脑袋,你们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那王虎听到家人的安慰,明显有了一些松动。


    方明远继续加码:“本府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到底是谁指使你们这么做的?铸造的兵器都运到哪里去了?”


    张彪猛地抬起头,咬着牙说道:“方大人,我们真的没有背后势力,铸造的兵器也只是存放在清风寨为了售卖,现在兵器都被烧毁了,不信您可以去查!”


    “查?” 方明远冷笑一声,“本府已经派人去清理清风寨的火场,根本没有大量兵器的痕迹。你们以为用一把火就能掩盖所有真相吗?”


    方明远这边没有进展,景澄那边却有个一个线索。


    一个身材瘦小、面色苍白的漕运帮成员在审讯中突然浑身颤抖起来。


    他叫孙三,是经常跟随张彪、王虎押运货物的帮众,胆子最小,之前被抓就吓得浑身发抖,此刻在南疆王的威慑下,更是支撑不住了。


    景澄敏锐地察觉到孙三的异常,目光转向他,说道:“孙三,只要你如实交代,本府可以从轻发落,甚至可以保你和家人的安全。”


    孙三听到 “家人” 二字,身体猛地一僵。


    景澄走到孙三面前,蹲下身,语气缓和了一些:“孙三,只要你如实交代,本王不仅能保你安全,还能帮你把家人接到安全的地方,让你们远离漕运帮的威胁。”


    孙三抬起头,眼中满是泪水,嘴唇哆嗦着,过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开口说道:“王爷,我说…… 我说……”


    景澄让人去请方明远来这边,让人把张彪王虎二人隔开封闭关押。


    方明远一听有线索,心中一喜,快步前来。


    “我们…… 我们铸造的兵器,都被运到了一个叫玉华山的地方。”


    “玉华山?”景澄疑惑,这几天他派很多人搜查,没听过这个地方。


    孙三声音颤抖着,“每次押运货物,我们都会把东西搬运到玉华山山脚下,然后就撤走,至于后续这些兵器会被运到哪里,我们就不知道了。”


    “玉华山?” 方明远着急追问,“玉华山具体在什么位置?你们多久押运一次货物到那里?每次押运多少兵器?”


    “玉华山在湖山县西南方向,离这里约莫有三百里路。” 孙三努力回忆着,“我们大概每隔半个月就会押运一次货物到那里,每次都会运十几车兵器。”


    “如何运送的?”


    “有时候是用马车运,有时候是用漕运帮的货船运到附近的码头,再用马车转运到玉华山山脚下。”


    方明远和景澄又追问了一些关于玉华山的细节,比如山脚下的环境、是否有固定的交接人等。


    孙三知道的有限,只说山脚下很荒凉,每次交接货物时,都只有几个穿着黑衣、看不清面容的人来接收,让他们放在固定的一个空地,放下货物就走,从不多问。


    景澄对方明远说道:“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出发去玉华山,以免夜长梦多,对方提前转移兵器。”


    方明远应道:“好。本府让人准备马匹和干粮,也挑选了二十名精锐的衙役,即刻启程。”


    很快,景澄、方明远便带着二十名衙役,骑着马,朝着玉华山的方向赶去。


    一路上,众人快马加鞭,不敢耽搁,约莫走了三天两夜,终于抵达了玉华山脚下。


    玉华山山势不算险峻,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山脚下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杂草丛生,看起来确实如孙三所说,十分荒凉。


    景澄和方明远下马,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这里没有房屋,没有人影,更没有兵器储存的痕迹,只有几只飞鸟在树林间穿梭,发出清脆的鸣叫。


    怪不得查不到这个地方,原来是荒山荒地!


    “奇怪,这里看起来不像是储存兵器的地方啊。” 方明远皱起眉头,疑惑地说道,“难道孙三在撒谎?”


    景澄摇了摇头,说道:“孙三胆子那么小,应该不敢撒谎。或许,这里只是卸货的地方,之后又被转运到了其他地方。我们再仔细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众人分散开来,在玉华山山脚下仔细搜查。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条宽敞的路,路的下坡地段隐约是两个村落的轮廓。


    景澄和方明远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只见两个村落紧挨着,一个村落的村口种满了梨树,树枝上挂满了青涩的梨子,村口的木牌上写着 “梨花村” 三个字。


    另一个村落的村口有一条小河,河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六里沟村”。


    两个村落只隔了一条小溪,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分隔物。


    “没想到玉华山荒山之下竟然藏着两个村落。”景澄感慨,“我们去村里看看,说不定能从村民口中打探到一些消息。”


    方明远说道:“既然有村落,那殿下,我们就分头探访。你们去梨花村,本府带着剩下的衙役去六里沟村,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