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沿着昏黄的路灯,慢慢往她宿舍的方向走。
影子在地上被拉得很长,又在下一盏路灯下缩短。
一路无话。
快到宿舍楼下时,陈志明忽然停住了脚步。
“张丽。”
“嗯?”
他看着她,路灯的光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我希望能一直和你这样走下去。”
他的告白,和他的人一样,朴实,直接,却蕴含着千钧之力。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句最真诚的期盼。
张丽的心脏用力地跳动。
千言万语,最后只化成一个字。
“嗯。”
她轻轻地应了一声,然后,主动伸出手,握住了他微凉的手。
他的手僵了一下,随即,用更大的力气,紧紧地回握住她。
那一刻,不需要更多的言语。
路灯下,两只交握的手,两个靠近的影子,便是对这份感情最好的确认。
283厂的厂长办公室专线。
“喂?283厂,啊?是,是,厂长在!您稍等!”
小赵放下电话,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他快步走到顾野身边。
“厂长,是国防部的电话,让您现在去报到。”
顾野心里咯噔一下。
验收刚刚通过,这么急着找他,会是什么事?
难道还有变故?
刚刚放下的心,又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知道了。”
他来不及换下身上的工作服,大步走出了车间。
汽车在通往国防部的大路上颠簸。
窗外的白杨树飞速后退。
顾野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脑子里飞速运转。
各种可能性在他脑中闪过,每个都让他感到不安。
十几分钟后,车在国防部办公楼前停下。
顾野整理了一下衣领,快步上楼。
“报告!”
“进来。”
最大的会议室坐满了人,听到顾野的声音众人转过身,看到顾野一身油污,眼下乌青,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表情缓和了许多。
“刚从车间过来。”
顾野解释道。
“验收通过了,干得不错。”
“全靠上级领导支持,和全厂同志们的努力。”
顾野说得不卑不亢。
为首的委员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盖着“绝密”红章的文件,推到顾野面前。
“你先看看这个。”
顾野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伸手拿起文件,翻开了第一页。
标题只有一行字:关于“红缨”系列新型单兵防空导弹研发任务的预备通知。
红缨?
防空导弹?
顾野的手指微微一顿。
他一字一句地往下看,越看,呼吸越是急促。
文件里详细阐述了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军在单兵防空火力上的短板,以及研发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而承担这次研发任务的单位,赫然写着:283厂。
顾野抬起头,不敢相信地看着委员长。
“委员长,这……”
“没错,任务给你们了。”
众人的表情严肃。
“上面经过综合评估,认为283厂虽然目前状况不佳,但技术底子还在,尤其是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这是你们的优势。”
“可是,我们厂现在的设备和资金……”
顾野说出了最大的难题。
“这个你不用担心。”
委员长打断了他。
“只要你们能拿出切实可行的研发方案,并且在规定时间内造出样机,资金和设备,军区会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这是命令,也是一次机会。”
委员长站起身,走到顾野面前,手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
“283厂能不能彻底翻身,重新成为咱们军区的王牌,就看你这一仗了。”
“这是信任,更是重担。”
从国防部出来,顾野的脚步有些发飘。
怀里的那份文件,薄薄几页纸,却重若千斤。
他坐上车,没有立刻发动。
小赵从后视镜里看着厂长,不敢出声。
他看到厂长的手,紧紧地抓着那份文件,指节因为用力而绷紧。
许久,顾野才开口。
“回厂。”
当顾野拿着文件回到车间时,工人们的庆祝还没结束。
他走上用木箱临时搭起的高台。
“同志们,静一静!”
他的声音让嘈杂的车间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他。
顾野举起手中的文件。
“刚刚,我从国防部回来。”
“我带回来一个消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一张张期待的脸。
“上级决定,将新型单兵防空导弹的研发任务,交给我们283厂!”
死寂。
比等待验收结果时还要彻底的死寂。
所有人都愣住了。
防空导弹?
对这些常年生产常规武器配件的工人来说,那太遥远了。
郑工第一个反应过来,他一个箭步冲上台,一把夺过顾野手里的文件。
他戴上老花镜,哆哆嗦嗦地看着文件上的每一个字。
他的嘴唇在颤抖。
“红缨……”
“真的是防空导弹……”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浑浊的老眼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厂长!这是真的?”
“是真的。”
顾野肯定地回答。
“我的天哪!”
郑工仰天长啸,这个年过半百的老技术员,此刻像个孩子。
“防空导弹!我们厂要造防空导弹了!”
他的喊声,点燃了整个车间。
那些老技术员,老工程师,一个个全都疯了。
他们冲上台,围着郑工,争抢着那份文件。
“我看看!快让我看看!”
“真的是新项目!是尖端武器!”
“多少年了!我们厂多少年没接过这么重要的任务了!”
他们一个个激动得语无伦次,苍老的脸上,重新焕发出了年轻时才有的神采。
那是对技术的痴迷,是对荣誉的渴望。
是埋藏在心底几十年,从未熄灭的火焰。
顾野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
他看到郑工拉着几个老伙计,已经开始在满是油污的地上,用粉笔勾画起了导弹的初步结构图。
他们激烈地讨论着,争辩着,仿佛已经投入到了研发之中。
这一刻,顾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知道,283厂,活了。
不只是保住了资格,而是真正地,从内到外,重新活了过来。
这翻身仗的第一枪,正式打响了。
孙明明在清河县待了三天,终于回来了,在北京呆惯了,看清河县真是哪里都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