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章 开一家店吧

作者:似雪忆流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又是一年暑假。


    济南的夏天,热浪滚滚。


    山东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树荫下,讨论着假期的安排,


    言语间却多了一丝鲜活。


    不再是清一色的“响应号召,服务人民”。


    “我托我香港的亲戚,想办法给我带一块电子表,听说那边都流行这个。”


    “电子表算什么,我爸战友的儿子,


    从国外回来,戴着一副蛤蟆镜,就是电影《大西洋底来的人》那种大大的墨镜,可太时髦了。”


    林婉清推着自行车,从人群边走过,这些零碎的对话清晰地飘进她的耳朵。


    她的心,微微一动。


    时尚。


    这个在前世被她忽略了太久的词语。


    在这些年轻的面孔上,看到了对一成不变的灰、蓝、绿的厌倦,


    看到了对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热切渴望。


    就连张丽和万秋实,这两个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


    最近也总在琢磨着去哪里能换一条更别致的尼龙表带。


    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就是林婉清要的机遇。


    她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书本和稿纸,而是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手表。


    墨镜。


    这两个在后世烂大街的物件,在此刻,却是身份、品味与财富的象征。


    接下来的几天,林婉清每天骑车去学校图书馆,却不再走最近的路。


    她绕着济南最繁华的市中心,一圈一圈地勘察着。


    泉城路,共青团路,经四路……


    国营百货大楼依旧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


    但那里的商品十年如一日,售货员的表情也带着计划经济的僵硬。


    机会,不在那里。


    她的目光,最终锁定在经四路路口附近,不起眼的独门小院。


    那是一座青砖灰瓦的平房,带着小小的院子,


    地理位置却极好,正对着一个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人都要从这里经过。


    最重要的是,这里是私人住宅。


    这意味着,有商量的余地。


    林婉清将自行车停在不远处的大槐树下,观察了好几天。


    住在这里的,是一对年过半百的老夫妻,姓周。


    老大爷腿脚似乎不太好,每天只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老大娘则提着菜篮子进进出出,脸上总带着一抹愁容。


    她选了一个午后,太阳不那么毒辣的时候,


    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白衬衫,走上前,轻轻叩响了那扇斑驳的木门。


    开门的是周大娘,她看着眼前的林婉清,眼神里充满了警惕。


    “姑娘,你找谁?”


    “大娘,您好。”


    林婉清露出了温和无害的笑容,声音清脆。


    “我不是来找人的,是想跟您和周大爷商量一件事。”


    她没有直接说要租房子开店,那个说法在1980年太过惊世骇俗。


    她换了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


    “我有个南方的亲戚,手很巧,会修表,也懂一些时髦的小玩意儿。


    他想来济南发展,服务一下泉城人民,但苦于没有落脚的地方。”


    林婉清的目光诚恳,语气不疾不徐。


    “我看了好几天,觉得您家这个位置特别好,就在路口,来往的人都能看见。


    我就想,能不能把您这临街的这间屋子租下来,让我那个亲戚开个小小的服务点。”


    周大娘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租房子?我们这是住家的,不租。”


    “大娘您先别急着拒绝。”


    林婉清不慌不忙,继续说道。


    “您看,只是租用临街这一间,您和周大爷还住在里屋,生活不受影响。


    而且,我们不是白租。”


    她顿了顿,抛出了自己的筹码。


    “每个月,我们给您三十块钱的租金。”


    “三十?”


    周大娘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显然超出了她的想象。


    要知道,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不过三十出头。


    她的脸上闪过意动,但很快又被愁云覆盖。


    “这……这不行的,这是投机倒把,要被抓的。”


    “大娘,您误会了。”


    林婉清耐心地解释。


    “我们不是投机倒把,现在政策开放了,国家也鼓励个体经营。


    修手表,换表带,这都是方便大家的好事。


    至于那些小玩意儿,也是正规渠道来的,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嘛。”


    她巧妙地把一切都往政策上靠。


    “而且,我那个亲戚脸皮薄,不好意思抛头露面。


    所以,店铺的名头,还得落在您二老身上。


    对外就说是您家开的,我们只在背后提供货品和技术,您二老就帮忙看看店,收收钱。”


    她看着周大娘,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您二老是名正言顺的店主,我们是幕后老板,


    每个月除了三十块租金,店里盈利的钱,再分您一成。


    您看怎么样?”


    这番话,彻底击中了周大娘的软肋。


    既能拿到远超想象的租金,又不用担“投机倒把”的风险,甚至还能额外分红。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周大娘把林婉清请进了屋。


    屋里光线昏暗,一股淡淡的药味挥之不去。


    周大爷坐在藤椅上,听完林婉清的提议,沉默了许久,只用那双浑浊却精明的眼睛打量着她。


    “你一个女学生,哪来这么大的本事和门路?”


    “大爷,我只是个传话的。”


    林婉清微微一笑,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和盘托出。


    “我那个亲戚,以前在南方给大领导开过车,见过世面,也攒了点关系。


    他不想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就想自己做点小生意。


    我是他远房侄女,在济南上大学,他就托我先来探探路。”


    这个理由半真半假,林婉清将自己的学生证给两人看,林婉清的身份打消了对方的疑虑。


    最终,周大爷缓缓点了点头。


    “行,我们信你一次。”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林婉清和两人签了合同。


    林婉清当场就支付了三个月的租金,九十块钱。


    看着周大娘把那沓崭新的大团结小心翼翼地收起来,脸上的愁容都散去了大半,


    林婉清知道,自己赌对了。


    整个暑假,林婉清都忙的团团转。


    第一步,是改造店铺。


    她没有大动干戈,只是带着周大娘,把临街那间屋子彻底清扫了一遍。


    墙壁用石灰水重新粉刷,雪白雪白的,整个房间瞬间亮堂了起来。


    她又去木材厂,找老师傅定做了一排靠墙的木头货架,和一个正面镶着玻璃的柜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