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促销手段

作者:似雪忆流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木料是最普通的松木,但林婉清亲自画了图纸,要求师傅把边角打磨得光滑圆润。


    她用自己翻译稿件挣来的钱,买了两盏最亮的白炽灯泡装上。


    灯一开,小小的店铺里,窗明几净,比国营商店还要敞亮气派。


    周大娘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嘴巴都合不拢,直夸林婉清有本事。


    最关键的一步,是进货。


    济南的市场上,根本找不到她想要的东西。


    她必须去一个地方——广州。


    八十年代初的广州,是全国的风向标,是无数财富神话开始的地方。


    林婉清跟学校请了假,又跟孙明明说,学校组织去南方参观学习,


    便独自一人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载着她的野心与梦想,一路向南。


    在那个年代,一个年轻女人独自出远门,是件非常惹眼的事情。


    林婉清穿着最朴素的衣服,脸上带着学生气的腼腆,


    将所有的锋芒都收敛起来,只在心里一遍遍地盘算着计划。


    她记得前世听人说过,广州的西湖路、高第街,


    在那个时候,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些小商品市场。


    没有招牌,没有店铺,就是在街边,用一块布铺在地上,上面摆满了各种新奇的玩意儿。


    林婉清凭着模糊的记忆,在广州闷热的空气里,找到了那个地方。


    眼前的景象,让她心脏狂跳。


    狭窄的街道上,人头攒动。


    地上铺满了花花绿绿的布,上面摆着喇叭裤、花衬衫、电子表、蛤蟆镜……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方言和讨价还价的声音,混乱,却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她强压下内心的激动,装作一个好奇的学生,在各个摊位前走走停停。


    她的目标很明确,手表和墨镜。


    她发现,手表大多是来自香江的仿品,牌子五花八门,


    但款式新颖,有方形的,有圆形的,还有带着日历的。


    墨镜则款式更多,除了经典的蛤蟆镜,还有各种彩色的镜片。


    林婉清没有急着下手。


    她花了两天时间,把整个市场摸了个遍,跟好几个摊主聊了天,旁敲侧击地打听价格和货源。


    最后,她选定了一个看起来最老实本分的中年男人。


    她将男人拉到僻静的角落,直接开口。


    “老板,我不是买一两件自己戴的,我是想拿货,回北方去卖。”


    男人一愣,随即警惕地看着她。


    林婉清很镇定。


    “你放心,我不是来查你们的。


    我只想做生意,你有货,我有钱。以后,我还会长期从你这里拿货。”


    她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了厚厚一沓钱。


    那是她所有的积蓄,包括翻译的稿费,还有她悄悄攒下的生活费。


    看到钱,男人的眼神松动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林婉清用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拿下了两百块各式手表和三百副墨镜。


    货款两清,男人帮她把货用几个大麻袋装好,送到了火车站的货运处。


    办完托运手续,林婉清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回到济南,店铺的牌匾也做好了。


    是她亲自设计的,找了学校书法好的老师写的字。


    “时光小铺”。


    名字朴实,却又带着文艺气息。


    开业那天,没有鞭炮,没有仪式。


    周大娘按照林婉清的嘱咐,只是安安静静地打开了店门。


    玻璃柜台里,一块块手表用红色的绒布垫着,在灯光下闪着光。


    墙边的货架上,一副副墨镜整齐地排列着,款式新奇,引人注目。


    很快,就有路过的人被吸引,停下脚步,好奇地朝里张望。


    第一个走进来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穿着海魂衫,眼神里带着傲气。


    他在柜台前转了一圈,指着一块方形的钢带手表。


    “这个,多少钱?”


    周大娘有些紧张,看了看林婉清提前写好的价格表。


    “五…五十块。”


    小伙子咂了咂嘴,显然被价格吓了一跳。


    但他看那手表的眼神,却充满了渴望。


    在朋友面前戴上这样一块表,该是多有面子的事。


    他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咬咬牙,从口袋里掏出钱。


    “行,给我包起来!”


    第一笔生意,就这么做成了。


    周大娘拿着那五十块钱,手都在抖。


    林婉清躲在店铺的里间,透过门缝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


    她知道,她成功了。


    暑假在忙碌中飞快地过去。


    开学前一天的晚上,林婉清坐在灯下算账。


    店铺的初期投入,几乎花光了她所有的钱。


    进货的钱,房租,装修,她现在手里的现金,又见底了。


    看着账本上赤红的数字,一丝焦虑爬上心头。


    不过,她很快就平复了心情。


    她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沓厚厚的稿纸。


    上面是她用了一个暑假,一字一句翻译出来的《简爱》。


    第二天一早,她将稿纸整理好,用牛皮纸袋装好,送到了之前合作过的新闻社。


    小组长推了推眼镜,接过稿纸,只翻了几页,眼睛就亮了。


    “林同学,你这次的译文,比上次的更加流畅,情感也更饱满了。”


    “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把握,非常精准。很好,非常好!”


    他当场就拍了板,并且按照最高的标准,给她结算了稿费。


    足足三百块钱。


    捏着那沓带着油墨香的钱,林婉清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笔钱,不仅是她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活费,更是她事业的备用金。


    “时光小铺”开业第一个月,生意不好不坏。


    新奇的款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但高昂的价格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大多数人,都只是进来看看,摸一摸,满足一下好奇心,然后摇着头离开。


    周大娘有些着急,几次跟林婉清念叨,是不是价格定得太高了。


    林婉清却不这么想。


    她卖的不是手表,是“时髦”,是“面子”。


    降价,只会让这份“时髦”变得廉价。


    她需要的,是一个引爆点。


    周末的下午,林婉清坐在店铺里间的矮凳上,看着外面稀稀拉拉的顾客,陷入了沉思。


    她需要一个办法,让那些犹豫不决的人,下定决心掏钱。


    后世最常见的营销手段,在她脑海中渐渐成型。


    她走到外面,对正在擦拭柜台的周大娘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