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章节末的作者有话说)
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课程表和全新的挑战。
英语。
从ABC开始,到那些拗口的单词和复杂的语法,几乎让所有人焦头烂额。
一时间,校园里最常见的景象,就是人手一本小小的单词册。
走路在背,吃饭在看,熄灯后还要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偷偷地学。
林婉清和张丽也不例外。
她们几乎是单词册不离手。
可苦了张丽,她每天都皱着一张脸,嘴里念念有词,仿佛在念什么难懂的经文。
这天下午放学,林婉清回到了租来的小屋。
一进门,就看到一幅温馨又略带滑稽的画面。
孙明明正半蹲在地上,双手虚扶着一个摇摇晃晃的小小身影。
林奇已经十二个月大了,小胳膊小腿像白嫩的藕节,正努力地迈着步子。
他走得还不稳,两只小脚丫踩在地上,身体左摇右晃,随时都要摔倒的样子。
“哎哟,我的乖外孙,慢点,慢点。”
孙明明嘴里念叨着,她扶着林奇,更像是扶着未来的金疙瘩。
林奇似乎感觉到妈妈回来了,小脑袋努力地朝门口转过来,
看清是林婉清后,小嘴一咧,“啊啊”地叫唤起来,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就要扑过来。
结果脚下一个不稳,一屁股墩儿坐在了地上。
他也不哭,只是坐在那儿,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委屈巴巴地看着林婉清。
林婉清的心,瞬间被这小眼神融化了。
她快步走过去,将儿子抱进怀里,在他软乎乎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小奇,想妈妈了没有?”
林奇在她怀里蹭了蹭,小手紧紧揪着她的衣襟,嘴里发出满足的咿呀声。
他身上的奶香味,冲淡了林婉清一天的疲惫。
最近,她正在有意识地给林奇减少母乳的摄入,开始添加辅食。
小米粥,烂面条,还有她用鱼汤熬煮的肉糜。
小家伙的胃口很好,已经能接受这些新的食物了。
孙明明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
“你可算回来了,这小祖宗,一天到晚就要人抱着走,一刻都离不了人。”
嘴上抱怨着,她脸上的表情却带着几分得意。
林婉清没接她的话,只是专注地逗弄着怀里的儿子。
她知道,孙明明那张嘴一向得理不饶人。
但至少现在,她对待林奇是真心的。
这就够了。
“对了,部队里来了封信,是顾野寄来的。”
孙明明从桌上的一个饼干铁盒里,拿出了一封信。
林婉清的动作顿了一下。
她接过信,信封上是顾野那熟悉的、刚劲有力的字迹。
她没有立刻拆开,只是将信放在了一边。
“他信里说什么了?”孙明明凑过来,好奇地问。
“无非就是那些话。”
林婉清的语气很淡。
问她和孩子好不好,问她学习怎么样,字里行间都是一个丈夫对妻儿的关心。
可这些关心,迟到了整整一辈子。
孙明明看她态度冷淡,撇了撇嘴,没再多问。
林婉清抱着儿子,感受着怀里温热柔软的小身体,
心里那点因为顾野而泛起的波澜,很快又平复了下去。
这辈子,她只为自己和儿子活。
其他的人,其他的事,都与她无关了。
周五下午,学校组织了一场讲座。
主讲人,是学校特地请回来的一位海归学子。
据说,是七十年代初就公派出国留学的高材生。
这在当时,简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整个大阶梯教室,座无虚席。
林婉清和张丽好不容易才在后排找到了两个位置。
讲座开始,一个修长的身影走上了讲台。
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林婉清抬起头,目光落在讲台上的那个人身上,瞳孔,微不可察地缩了一下。
是他。
江楚。
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马甲,里面是洁白的衬衫,系着一条深蓝色的领带。
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镜片后的那双眼睛,深邃得像一潭古井。
他的嘴角天生微微上扬,形成好看的弧度。
他的穿着打扮,与台下清一色的蓝、灰、绿,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无比和谐。
仿佛他天生就该站在这样的聚光灯下。
林婉清没有作声。
江楚开始了他的演讲。
他讲的是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讲的是他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
他的声音很好听,低沉而富有磁性,语速不疾不徐。
那些在书本上枯燥无比的理论,从他嘴里说出来,仿佛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林婉清却有些心不在焉。
讲座结束,掌声雷动。
江楚微笑着向台下鞠躬致意。
学生们开始陆续离场,林婉清拉着张丽,也准备离开。
“这位同学,请等一下。”
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婉清的脚步,僵在了原地。
她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她转过身,江楚正站在她身后,脸上依旧是那副招牌式的微笑。
他的手里,拿着红色的塑料皮学生证。
“林婉清同学,你的学生证掉在图书馆了。”
他将学生证递了过来,指尖无意间,轻轻擦过了林婉清的手心。
林婉清猛地收回手,仿佛被烫到了一般。
“谢谢。”
她的声音,有些干涩。
江楚的目光,在她的脸上一闪而过,那双镜片后的眼睛,带着探究。
“不客气。”
他笑了笑,转身离去,挺拔的背影,很快消失在了人群中。
张丽在一旁,看得眼睛都直了。
“婉清,他……他怎么会知道你的名字?”
“学生证上有。”林婉清将学生证塞进口袋,语气恢复了平静。
可她那攥紧的指尖,却泄露了内心的波澜。
他捡到了学生证,却不在图书馆当场还给她,
而是特地等到讲座结束,在众目睽睽之下,叫住她。
这个男人,从一开始,就目的不纯。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话匣子万秋实端着饭盆,坐到了她们对面。
万秋实是个阳光开朗的男生,消息灵通,跟谁都能聊上几句。
他今天的话题中心,自然是江楚。
“你们知道吗?那个江楚,来头可大了!”
万秋实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
张丽立刻被勾起了好奇心。
“什么来头?”
“我听说的,江家在京城,那可是有头有脸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