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5章凡事发生,皆有利于己

作者:柔心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事办也不难,只是你们亏欠在先,又失言在后,总要付出一点什么吧?”虞声笙浅笑,看向段佑文的目光已经没有一开始的尊敬礼貌。


    “对对,你说得对,那该怎么做呢?”


    虞声笙给出了个主意。


    让锦绣布庄拿出过往分利的收益,给那人的故土修缮祠堂,并亲自过去拜谢。


    她还特别强调了,要带着宜德县主一起去。


    并请家族耆老为证,当着人家的牌位,将这段婚缘了断。


    为保万无一失,她还将种种注意事项写在了黄纸上,又画了平安符,给他们贴身带着。


    此事宜早不宜迟,玉厚郡主也懒得跟丈夫吵架,得了解决方案,翌日便打点行装出门了。


    好在这姓谢的人老家并不远。


    距离京城也不过六七十里地,来去便宜。


    去的时候如追风,把事情办得隆重周到后,夫妻二人总算松了口气。


    玉厚郡主到底更明白严重性,不但出银子修缮了人家的祠堂,还供了长明灯,请了当地有名望的人,又给这早逝的谢郎配了个阴魂。


    对方也是还未出阁就香消玉殒的姑娘,算起来刚好。


    她生怕此举不妥,还命人快马加鞭送信回京,询问虞声笙的意思。


    虞声笙回了个可,她便欢欢喜喜放手去做。


    后来闻昊渊问妻子:“你也不怕这样搞出问题来?”


    “不怕。”虞声笙爽快得很,“怪力乱神这种事,我不信就没有,他敢来找我那就来好了,我等着。”


    要是玉浮道人在这里,听见这番话,定会直摇头。


    ——从小到大,他这个徒弟一直都是这么个脾气,对她有利的,就信;对她无伤大雅的,就不信;主打一个蔑视一切神佛道场!偏偏还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等玉厚郡主夫妻二人返京,又特地等了几日,见女儿越来越精神,也不再念叨什么谢郎,他们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玉厚郡主一放心,就开始清算丈夫的言行。


    “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不告诉我?!你知不知道,要不是有人家将军夫人在,女儿这会子怕是连命都没了!!”


    “我、我哪里知晓世上竟还真的有这档子事,再说了,当初我与他说好的是若彼此日后成家立业,有了儿女,再可定一门娃娃亲;我可没说过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呀,这都差了多少岁了?”


    那姓谢的老友去得早,离世时还未成家。


    段佑文是在贪图人家产业方面做得不够厚道,可婚缘一事,他确实冤枉了。


    “还有,当初你跟我说那些都是你祖产,如今也是旁人家的!”


    玉厚郡主气得胸口起伏不定,“这份产业你也敢贪?你好大的胆子呀!”


    段佑文无言以对,只得不断拱手求情,还说自己以后会常去烧香拜佛,多做善事,多多照顾那姓谢的亲眷们。


    事已至此,玉厚郡主也没法子,只好叹了口气,按下不提。


    锦绣布庄的生意越做越大,早就成了她开源的支柱之一。


    这些年她苦心经营,踏踏实实,可不想就这样拱手让人,她可舍不得。


    数日后的一夜,虞声笙正睡得香。


    梦中见到一灰袍男子冲着她儒雅一拜,与她道了声多谢。


    她还未来得及开口,那男子已经化成一道白光直冲着她的肚子扑来。


    顷刻间,她醒了。


    躺在床上,眨巴着眼睛一直到天亮。


    闻昊渊早起见妻子神色不太对,忙问原由。


    “没什么,做了个不太好的胎梦。”虞声笙恹恹的。


    任凭丈夫怎么问,她都不再开口,说等瓜熟蒂落的那一日再告诉他。


    ——她是想要个闺女的,可前来投胎的竟然是那姓谢的……


    哪怕已经算到这件事与自己缘法颇深,她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深法。


    有点无语,整个人都不好了。


    待玉厚郡主又一次备着厚礼登门,虞声笙便不跟她周旋,直言不讳地建议她多多施粥,广开善堂,帮扶那些穷困的人家,累积善缘。


    玉厚郡主晓得厉害,点头如捣蒜,忙不迭地答应了。


    生怕虞声笙会反悔似的,她又将锦绣布庄多了个新东家的事情大肆宣扬,将虞声笙与自己绑在了一条船上。


    京中贵妇圈内很快因此激起一片议论纷纷。


    谁也没想到,看似默默无闻的虞四,竟然不声不响地搭上了玉厚郡主这艘大船。


    那可是锦绣布庄呀。


    那可是玉厚郡主!


    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一时间,虞声笙炙手可热了起来,多少登门求见的拜帖雪花似的送到她跟前。


    她都以孕期不便,一一推了。


    没见到人不要紧,不妨碍她们给威武将军府送礼。


    这不是将军夫人怀孕了嘛,很多稀罕补品、名贵布料,流水似的送入府中。


    虞声笙一开始都不想收。


    可整日迎来送往,门房都累倒了一拨人。


    而且回礼也需要先收下,再登账,再选一份差不多的回礼给人家,委婉地表示你我不熟,不必多礼。


    这一套流程下来,光是每日看这些账本就让虞声笙头疼了。


    索性全都收下,再登记在册,日后人家府上有什么红白喜事,她再还礼就成。


    这主意还是闻昊渊给出的。


    糙汉的想法简单粗暴,却很有实效。


    他说:“何必这么麻烦,京中高门贵府那么多,要是个个都这般计较,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虞声笙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立马照着实施。


    接下来的日子果真轻简了许多。


    重又回归舒坦的将军夫人恨不得日日都泡在温暖的太阳下,扒着手指数着临盆之日的来临。


    经此一事,虞声笙能掐会算的本事算是深入人心。


    只是眼下不便,不知多少太太奶奶暗中盯着,就等着她这头清静了,好登门拜访。


    这么多人里头,唯有一家与众不同。


    便是石府。


    自从石芠身故,赵夫人就像是老了十来岁,鬓边花白了一片。


    儿子没了,府里的事情却消停不了。


    石老爷本就是半个甩手掌柜,儿子出事后,他便越发不愿回府,整日流连酒肆勾栏,好像只有沉溺于温柔乡才能暂时忘却丧子之痛。


    他是找到了情绪发泄的渠道,可赵夫人却不能一样。


    她白天装作若无其事,夜夜却以泪洗面。


    成了寡妇的徐心敏更是怄气。


    她哭不出来,更多的是怨丈夫花心风流,惹出这些麻烦,还把自己一条命送了,连累她多了个克夫的名声。


    两府就石芠一死打官司,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一度闹到了御前。


    皇帝听闻后,直截了当给了一句话,杀人偿命,公事公办。


    最终,那奉命混战的小厮护院倒了大霉,成了这桩风流韵事的替罪羊。


    而那位身怀六甲的香姨娘又被人家接了回去。


    这一来一往,让石府彻底沦为了京中笑柄。


    开门放人的,不是别人,正是徐心敏。


    得知消息的赵夫人再阻拦也已经晚了。


    人家香姨娘已经乘着马车走出去两条街了。


    悲愤交加的赵夫人忍无可忍,冲到徐心敏房中,当着众丫鬟婆子的面狠狠给了儿媳妇两巴掌,尖声呵斥:“你反了天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