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作者:来包辣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管怎样,先把手艺做好,站稳脚跟。”李鸣暗暗给自己打气,闭上了眼睛。


    天还没亮透,卯时初的梆子声刚歇,李鸣就起身了。


    他用冷水抹了把脸,精神一振。


    苏清瑶也早已起身,正用昨晚打来的水,仔细地擦拭着他们那间小屋的门框窗棂。


    “我去了。”李鸣拿起自己的工具包。


    “嗯。”苏清瑶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话,但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前院工棚里已经热闹起来,工匠们各司其职,锯木推刨,叮当作响。


    管事老陈背着手在工棚里巡视,看到李鸣进来,面无表情地指了指角落一堆半成品的木料和一个画着简单线条的图纸。


    “李师傅,东家交代了,你新来,先做这个。”


    老陈的声音没什么起伏,“这是给城里‘福瑞祥’布庄定做的一批织机梭子,要求光滑、匀称、耐用。


    图纸在这,木料是榉木。卯时三刻(早上6点)前,先做出五个合格的样品看看。”


    李鸣走过去,拿起图纸看了看,又掂量了一下那堆榉木料。


    图纸要求很简单,就是标准梭子的形状和尺寸,但要求精度不低。


    他拿起一块木料,入手沉实,纹理细密,确实是好料。


    “明白了,陈管事。”李鸣点点头,放下工具包,抽出他那把改良过的刨子。


    周围几个工匠看似在忙自己的,眼角余光却都瞟了过来。


    一个年轻点的学徒低声嘀咕:“梭子?这活看着简单,可要做得又快又好,手上没几年功夫可不行。


    “新来的行不行啊?”


    旁边一个老师傅哼了一声:“东家亲自带来的人,总得有点本事吧?看着吧。”


    李鸣充耳不闻。


    他选了一块木料固定好,调整了一下刨刃的角度和深度。


    他这刨子经过改良,推起来更省力,也更易控制吃木的深浅。


    只见他手腕沉稳有力,动作流畅,刨花如同卷起的绸带般均匀地落下,发出“沙沙”的轻响,节奏感十足。


    很快,一根方木条在他手中被精确地刨成了所需的圆棍雏形。


    这一手,就让旁边几个偷看的工匠眼神变了变。


    那推刨的稳当劲儿和刨花的均匀程度,没点真功夫是做不到的。


    接着是钻孔和打磨。


    李鸣没有用传统的钻弓,而是拿出了他自己设计的一个简易手摇钻架。


    将圆棍固定好,装上合适的钻头,一手摇动曲柄,一手稳稳扶住钻架,钻头旋转着轻松而精准地在圆棍中心开出了笔直的孔洞,又快又稳。


    最后,他用砂布蘸了点水,耐心细致地将梭子内外打磨得光滑无比,连一丝毛刺都摸不到。


    当第一个光滑圆润、尺寸分毫不差的梭子出现在李鸣手中时,离卯时三刻还有一刻钟。


    他没有停,又拿起下一块木料,动作更加娴熟流畅。


    老陈不知何时又踱步过来,拿起李鸣做好的第一个梭子,在手里掂了掂,对着光看了看孔洞的笔直度,又用粗糙的手指细细摩挲过每一寸表面。


    他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


    “时辰到。”老陈放下梭子,声音依旧平淡,但语气似乎缓和了一分,“做了几个?”


    “五个,都在这儿了。”


    李鸣指着桌上并排放着的五个梭子,个个光滑匀称,如同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老陈挨个检查了一遍,点点头:“嗯,不错。尺寸准,表面光,孔也正。


    李师傅手上功夫确实扎实。”他顿了顿,环视了一下周围,提高了点声音,“都看到了?以后这批梭子,就按李师傅做的这个标准来。


    李师傅,这批活就交给你了,带着小六子一起做。”他指了指刚才那个嘀咕的年轻学徒。


    小六子赶紧应了一声,看向李鸣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


    “是,陈管事。”李鸣应下。这算是初步得到了认可。


    上午剩下的时间,李鸣一边指导小六子一些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一边自己也继续做着梭子。


    他做得又快又好,效率远高于其他做同类活计的工匠。


    小六子跟在旁边学,虽然笨手笨脚,但李鸣教得耐心,倒也有模有样起来。


    中午在工坊简陋的饭堂吃饭时,李鸣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氛围不同了。


    之前那些或漠然或轻视的目光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善意的点头,甚至有人主动跟他搭话,询问他那手摇钻架是怎么做的。


    李鸣也不藏私,简单解释了一下原理,听得几个老工匠啧啧称奇。


    “李师傅,你这脑子活络,手上功夫也硬,东家真是捡到宝了。”一个姓赵的老木匠由衷地说道。


    李鸣笑着谦虚了几句,心里却踏实了不少。手艺,永远是匠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下午,李鸣正专注地打磨一个梭子,老陈又走了过来。


    “李师傅,东家让你去书房一趟。”


    李鸣放下工具,心里有些疑惑。


    他跟着老陈穿过工棚,来到后院正房旁边一间僻静的书房。


    书房不大,陈设古朴,书架上多是些工技农书和账册。


    李修远正坐在书案后,拿着一卷图纸在看。


    见到李鸣进来,他放下图纸,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鸣小子,坐。上午的活计做得如何?老陈可是破天荒在我面前夸人了。”


    “谢东家夸奖,是管事提携,小子尽力而为。”


    李鸣恭敬地回答,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半边屁股。


    “不必拘谨。”李修远摆摆手,目光在李鸣脸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探究。


    “叫你来,是有两件事。


    其一,看你手艺确实精湛,只做梭子有些屈才了。


    工坊最近接了个急活,是县衙户房要定做一批新的户籍册柜,要求结实耐用,还要有些防盗的暗格设计。


    图纸在这里,你看看,有没有把握?”


    李鸣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结构比梭子复杂得多,对榫卯精度和结构强度要求很高,暗格的设计也确实需要巧思。


    他沉吟片刻,道:“结构可以,暗格设计……小子或许能再优化一下,让开启更隐蔽也更牢固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