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章

作者:天誉旭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人生如漂流的船,一程又一程,不经意间转到这里,粤州这个大都市的出租车上,与鸿明相遇。算来与鸿明差不多两年没见面了。自打他父亲出车祸,不能继续开拖拉机,鸿明就变得沉默寡言。坐在一起,越来越无话可说。原来那个风趣幽默的鸿明不见了。想不到会在这里见到他,更想不到他已做了出租车司机。


    想当年,大家还是同学少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豪言壮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最终豪情敌不过世事沧桑,没有了宏伟的理想,只有一日三餐的奔波。原来,成长就是跌入凡尘的过程,少华不胜唏嘘。


    出租车熟练地在街道上穿梭,看得出,鸿明开出租车已有一段时间。少华很好奇,之前听他说是在某大型画廊工作,怎么开出租车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明知这会戳到鸿明的隐痛,也要问一下才心安。


    “呃……想不到会在这里碰到你。过年你没回去,火生出事了。”少华没有直接问鸿明,兜了一个大弯,探寻共同的回忆。


    “出什么事了?”鸿明开着车,波澜不惊的样子。不过语气有了细微的变化,被少华捕捉到了。


    “过年文英回来,给火生买了一部手机,在酒吧弄丢了。他怀疑是隔离的人干的,把人打脑震荡。判了刑。”少华简单叙说事情的经过。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他是挺唏嘘的,一起长大的伙伴,今天一个蹲牢房,一个开出租车。


    鸿明也不好受,拍了一下方向盘,默不作声地开了一会车,才喃喃道:“古惑仔电影害了他。”


    少华也赞同鸿明的说法,点点头说:“我拿以前高中照的相片看了,那时的派头活脱脱就是一个古惑仔。崇尚暴力,最后也吃暴力的亏!”少华摇摇头,一声叹息。


    “那些照片你还保存?”


    “当然,这是我们的青春。”少华笃定地说。


    等红绿灯,鸿明拉起手刹,摸出一包烟,问:“要不要来一根?”


    少华摆摆手,说:“我不吸烟,你是知道的。”


    鸿明笑了笑,把弹出的烟仔塞回盒里,说:“我以前也不吸,出社会后,发现偶尔来一根也挺不错的。”


    “那些照片照得还挺不错的,很有生活气息。李女娇……”


    “其实也不过是普通的生活照而已,谈不上有多好。”没等少华讲完,鸿明便打断他,冷淡的语气,好像与他无关。


    少华苦心营造的气氛,很快又被鸿明打破了。一个想通过回忆过去,拉近彼此关系。一个又怕触碰


    过去,刺破伤疤。对于鸿明来说,过去的美好已离他远去,眼前的生活又不尽人意,一地鸡毛。闲情逸致都交给了过去,现实的鸿明是一个的士司机,仅此而已。人不能有太多思想,太多思想会很痛苦。刚才少华提到李水娇,鸿明内心抽搐了一下,像针刺一样。


    无话可说,隐隐约约,少华感觉到与鸿明之间有一道鸿沟正慢慢扩大。再也没有共同话题!


    “听说你进了粤州有名的国企?”鸿明打破了沉默。


    “哦……是的。”少华斟酌着该如何回答他。


    “我也是听我爸说的。”


    “哦哦……”


    东扯西扯,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涉及内心的东西没有。聊过之后,味同嚼蜡。曾经海阔天空,无话不谈。现在像阿着玻璃,看很见,却很虚无。出门在,遇见熟人,本来是件很惊喜的事件,想不到,是更大的空虚。好不容易,车到了少华租屋的楼下。


    “我到了,上去坐吗?”少华客套地问道。明知他不会上,只是礼数的东西。


    “不了,下次吧。下次我请你吃饭。”鸿明说。


    “好吧,我们下次见。”少华关上门,弯腰对车窗挥了挥手。


    看着鸿明的车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少华莫名的惆怅。两个小时候的伙伴,一个坐牢,一个开出租车。谁能想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果真如此!


    一次偶遇,打乱了少华的计划。和建萍出去吃饭的心情没有了,赚钱不容易,能省就省吧。惆然若失,缓不过来。社会与学校截然不同,毕业一年后,少华也备尝艰辛。见到鸿明的处境,更觉生活的不容易。假使鸿明爸不是出车祸,应该能供他大学毕业。大学毕业的话,会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李水娇也不会和他分手,今天就可以像以前那样,海阔天空地侃侃而谈,晚上还可以一起吃个饭。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大多是左冲右突后的一地鸡毛。


    少华隐隐觉得,鸿明与自己已经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不是他不想友谊长存,只是鸿明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他想拉近彼此关系,鸿明却没有回应。或许是生活的艰难,让他失去了热情,没功夫联络感情?找个机会,请他吃饭,好好聊聊。在外打拼,都不容易。少华胡思乱想,神不守舍地回到家里。建萍还没回来,简单洗漱一下,便躺在床上不想动。


    一觉睡到下午五点多钟,建萍回到,才被她吵醒。看到少华躺在床上,建萍又惊又喜,笑着说:“你怎么回来了?电话里也不提前说一声。”


    “急着往回赶,没想到。”少华四平八稳的睡成大字形,轻描淡写地说。他还没从见到鸿明的惆怅中回过神来。


    建萍会心一笑,趴在少华身边说:“想我吗?”


    少华一激灵,少见的温情脉脉。以往建萍都比较控制自己的情感,怕太热情会挑起少华的情绪,把控不住。自从和少华交心倾谈后,建萍对少华的感情又进了一步,情不自禁的,变得更亲昵。


    唇红齿白,青丝如云,少女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封闭的空间里,少华很难坐怀不乱。痴痴的看着建萍,直到她脸如桃花。


    “看什么,没见过吗?”建萍羞涩的低下了头,声音里又有几分慌乱。


    少华目不斜视,盯着她看,说:“你真美……”


    建萍脸红如霞,不敢看他的眼睛。少华忍不住吻了一下她。意料之中,建萍也没有躲避。发现建萍没有反对的意思,少华便又吻了她一下。房间急剧上温,两位年青人的唇终于焊在了一起。


    这一吻,天旋地转。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世界也变得安静,只剩下他们俩,在爱的河流里淌漾。


    少华和建萍沉醉于爱的甜蜜之时,外面响起了开门的声音。建萍忙推开少华道:“妹妹来了。”


    少华好不泄气,也无可奈何,躺在床上生闷气。建萍急忙坐起,梳理凌乱的头发。边梳头发边看少华,问道:“怎么啦,生气了?”


    少华不说话,一肚子气。


    “姐,你在里面吗?”建萍妹妹在外面高兴地喊道。


    “嗯,你过来了。你不是说这个周末要和同学们去逛街的吗?”建萍连忙应道。一面答一面催少华忙点起来,给妹妹看到不好。


    少华无精打采地坐起来。建萍拍了他一下笑说:“看你,就这点出息。”说完,径自出了房间。


    建萍妹妹往房内打量,问道:“少……姐夫回来了吗?”


    建萍白了她一眼,说:“小小年纪,就人小鬼大……大人的事情,不用你管。”


    “呵,我说得没错吧?”


    建萍不搭理她,进厨房准备煲晚饭。妹妹不依不饶,跟了进去说:“我早看到了,他的鞋子在门口。”


    建萍作势要打她,说:“叫你不用管,你还说。”毕竟是脸皮薄,建萍脸上的红晕还没消退,又被妹妹追问,更觉害羞。


    妹妹抢过建萍手中的饭煲,说:“让我来,你去陪姐夫。”完了,又加了一句:“人家只不过关心你,至于这么生气吗?”


    建萍轻骂一句,就你多事。出了厨房,又折回来,说:“不许在他面前喊姐夫。”


    “迟早的事情,干嘛躲躲闪闪的。”妹妹嘟着嘴说。


    建萍不理她,回到房里。少华已经整理好,站在窗前看外面的街景。建萍踌躇了一下,从后面抱住了他。


    少华往门口看了一下,房门已关上,便由着她。


    “怎么样,还生气吗?”建萍问道。


    “我们这样偷偷摸摸的,像做贼一样!”少华颇无奈。


    建萍搂得更紧,脸贴着少华的背,窒息般的眩晕让少华透不过气。


    “我们现在还没结婚……”建萍似在宽慰,又在提醒少华。


    “我们迟早要结婚,不是吗?”


    建萍无言以对,沉默良久,才“嗯”了一声,算是回答。少华现在很难受,她也理解,几个月没见,她也很想念他。热恋中的男女,情正浓时,恨不得彼此融合在一起。


    “我们年尾就结婚,怎么样?”少华再也不想过这种日子。转过身来,握住建萍的手问道。恳切的眼神,令建萍完全无法招架。脸红心跳,鼻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低低地“嗯”了一声。


    “你答应了,真好。”少华开心地抱住他,趴在她肩上,嗅她的秀发。虽然知道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能听到建萍亲口答应,少华还是很激动。


    建萍被少华抱得透不过气来,挣扎了一下,说:“你抱得我很难受!”


    少华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连忙松开她,捧着她的脸蛋,亲了又亲。良久才说:“现在你也有工作了,我们都在粤州站稳了脚跟,年尾就结婚。”


    “这么快就答应你,一点仪式感都没有。”缓过来的建萍,抱怨道。


    少华呵呵笑,对着建萍,一脸幸福。


    “你是要买钻戒,然后我跪地求婚吗?”


    建萍倚着少华,看窗外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半眯着眼,向往地说:“哪个女孩不渴望浪漫?白骑王子骑着七彩祥云来接,不仅仅是影视上的桥段,也存在于每个姑娘的心中。”


    “那好吧,等下个月发工资,凑够钱,我们就到珠宝店去,拣你喜欢的钻戒。”少华搂着建萍的腰,温情地说。


    建萍侧过身,定定看着少华,眼里洋溢着幸福。良久才说:“钻戒就不用买了,弟弟妹妹还要用钱……不过,我一定要一个隆重的婚礼。毕竟,结婚对于女人来说,是头等大事。一生只有一次。”


    少华点点头,答


    应她说:“你说的,我都记在心里了。”


    建萍很开心,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已经比很多女孩幸福了。她憧憬着快要到来的美好生活,既期待又忐忑。


    两人卿卿我我。房间外的妹妹等了一阵不见姐姐出来,好奇地冲房里问:“姐,你在里面那么久干嘛?”


    建萍不好意思地对少华笑了笑,说:“晓月无聊,我要出去了。”


    少华无奈地笑了笑,说:“你妹妹真不懂事……”说完,跟着建萍,一起出去。


    晓月见少华出来,冲着姐姐扮鬼脸。少华笑着问她:“晓月周末不去看电影吗?”


    “刚看完《独自等待》,有点意思。”


    “我听同事说过,夏雨和李冰冰主演,又是三角恋,你爱我,我爱她,最后谁也得不到。”建萍接话道。


    “一般渣男都是这样。若是我,早就甩他了。”晓月一脸不屑地说。


    自从工作后,就与大山为伍。生活闭塞,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对于娱乐信息,更是插不上话。少华只能听她们两姐妹不停地叨叨。人生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既然选择了做工程,这种充满男性元素的工作,就要与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作别,守得住寂寞,才能开天辟地,委屈自己,方便千家万户。


    两姐妹聊完电影,又转到穿衣打扮,反正有聊不完的话题。少华插不上嘴,干脆进厨房做饭。说是厨房,其实很简陋。不过两三平米,摆着一张长条桌,上面放个煤气灶,旁边是电饭煲。连切肉的地方都没有,要到阳台去,才有地方放砧板。


    回得匆忙,又因为见到鸿明,心情复杂,忘了买菜。少华翻箱倒柜,才找到几个鸡蛋,还有一些面条,是家乡本地做的。想必是建萍妈妈让晓月带过来的。


    “家里没什么可吃的了,我出去买些菜吧。”少华手里拿着几个鸡蛋,掂了掂说。


    建萍听到,说:“今天中午在医院吃,忘记买菜了。要不我们出去吃吧。”


    少华原本也打算晚上找个有情调的地方吃饭。见到鸿明后,又改变了主意。生活不容易,没有钱寸步难行。若不是炳叔供不了鸿明读完大学,鸿明也不会开出租车。天有不测风云,还是勤俭节约才是持家之道。


    以前用家里的钱,虽不是大手大脚,也不至于现在这样,瞻前顾后。建萍的弟弟妹妹要照顾,结婚也要钱,还想做点事业,方方面面都要用钱,不能不省。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耳闻目睹的都是物质的世界,少华也不可能置身于外,或多或少也受感


    染。想要的东西多了,欲念大了,钱的重要性也空前提高,精打细算渐渐成为少华的生活理念。


    人,终归要回到现实。无论读书的时候有几多美妙的梦想,出了社会,也要为一日三餐而奔忙。人的第一次成熟,是在毕业后,要独自而对社会,在社会立足。少华一下子长大了。学会安排自己的日常,撑起一片天,在外无依无靠的,钱就是立身之本,口袋有钱,心里不慌。


    没等少华回答,妹妹晓月很快响应建萍的想法,高兴地说:“好啊,好啊,很久没出去吃饭。我的胃都被清汤寡水搞得没食欲了。”


    建萍笑她是馋嘴的猫,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去吃一餐。少华把玩着手里的鸡蛋,说:“有鸡蛋,可以做萝卜干煎蛋,挺不错的。再出去买点熟食,也可以很丰富。”


    “出去吃吧,吃完可以逛逛街。”建萍对少华说。


    少华其实也不想做饭。但一想到出去吃一餐,便花百多块,又觉得不值。


    “在家里吃吧,外面的不卫生。我出去买菜,你们坐一会先,很快就做好。”


    晓月默默看着少华出去的背影,不解地问:“姐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抠门了?”


    建萍也不明白,平时叫出去吃饭最活跃的就是他,今天怎么转性了。


    “可能是想在家里吃饭,能聊聊天吧。”


    晓月不置可否,转移话题道:“上班工作忙吗?医院里的环境能习惯吗?”


    “还行。刚开始,什么都要学,是有点忙。不过也很充实。”建萍走进厨房,见少华已打好鸡蛋,面条还在储物柜里。


    “要吃面吗?”


    “是我开学时带来的吧?不要,在家里经常吃,看到就没胃口。”


    建萍笑了笑,说:“你嘴这么挑,都不像是农村出来的。”


    晓月撒娇道:“有姐和姐夫,我做妹妹的,当然可以挑点。”顿了顿,又说:“女孩最美好的时光就那么几年,不对自己好点,会对不起自己。”


    “你呀,越来越矜贵。以后到你当家立世就知难了!”建萍教训道。


    “阿姐,你思想还是那么保守。现在又不是六七十年代,适当地享受生活有什么不好。再说了,我那么辛苦读书,考大学,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吗?”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建萍笑着说。


    两姐妹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都没有错,只是成长的际遇不同,自然有不同的想法。


    少华买菜


    回来,是一些熟食,外加萝卜干和黄瓜。饭一熟,菜也做好了。


    建萍很开心,忙着帮忙添饭。平时一个人吃饭,没滋没味的。难得少华做饭,妹妹也在,就算一个小家庭了。一家人吃饭,才吃得香。


    晓月夹了一块萝卜干煎蛋,边吃边赞:“做得不错,有我们学校对面大排档的味道。”


    “呵呵,不错吧。以前大学,我也喜欢点这个菜。”少华笑着说。


    建萍听了,接话说:“以前你都喜欢出去吃,今天怎么不想了?”


    少华夹了一口菜,细嚼慢咽,过了一会才说:“今天回来,我见到鸿明了。”


    “真的?这么有缘。”建萍满是惊喜。又问道:“在哪里见到他?”


    “在出租车上……他开的车。”


    “啊……不是说在画廊工作的吗?”


    “大学又没毕业,现在大学生都那么多……”少华说到这里,猛扒几口饭。


    建萍明白少华的意思,揾食艰难啊。就是她医院,也有很多学子竞争。只是发生在自己熟悉的人身上,还是有些不舍。


    “农村的孩子,要成材,真的不容易。”少华感叹道。


    晓月插不上嘴,与鸿明没什么交集,对于他的遭遇感触自然不深。只是知道他是同村的,仅此而已。


    建萍似乎明白了少华不出去吃饭的原因,对晓月说:“阿妹,生活艰难,要知悭识俭。”


    晓月似懂非懂,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喜欢九十年代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