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 章 赤字侯府

作者:我爱芝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39 章 赤字侯府


    老实说,周彦恒说的也并非什么深奥的大道理。


    但可能是听大白话听惯了,如今冷不丁来个字正腔圆、半文半典的探花郎,萧锦瑟这脑子,还真得打个转才能跟上。


    她撑着茶盏,眉眼不动地继续发问。


    周彦恒也不含糊,几乎是她话音未落,他便答得极快——看起来有理有据,逻辑分明。


    不怕大家笑话,有两句萧锦瑟甚至反应半晌都没弄明白主谓宾是谁,只能强撑着偶尔皱眉,偶尔点头,偶尔故作思索状。


    甚至心里都在想,以后再也不在心里吐槽小书呆子了。


    问到最后,身体尚未养好的周彦恒,已经是一头冷汗,而萧锦瑟...也困了。(?_?)ヾ


    怕自己真睡着了,萧锦瑟干脆放下茶盏,轻轻点头:“...那日后,便要劳烦周先生多担待些了,您身子还要养,先让人带您下去歇一歇。”


    周彦恒拱手:“多谢老夫人收留。”


    甄管家适时上前,扶着他往后院歇息去。


    双方一脱离彼此视线,几乎是同时,都松了口大气。


    .......


    萧锦瑟揉了揉额角,心道:古人能十七就中探花,果然不是普通人,再也不合古人探讨这些深奥的问题了。


    周彦恒被搀着缓步而行:侯老夫人不愧是太宗帝一手养大的,身上那股气势,竟不在郑廷敬之下。


    ..........................................................................


    宝庆斋后院,一辆小推车咯吱咯吱地碾过石板路。


    喜儿一听那声响,探头一看,忙迎了上去:“孙伯伯,您这岁数了还搬花?底下那些小子都死哪儿去了?”


    那被叫“孙伯伯”的老头瘦得像根豆芽,五十出头,眼睛一眯,就看不出几分神色来。他还是那副万年不变的老脸,一点都不爱笑。可喜儿知道,他脾气好得跟泥似的,她小时候去花房里,孙伯伯没少偷偷送她漂亮的花花。


    因此没得到回应,喜儿也不恼,转头看看车上的一个个全是泥的花盆:“这种得什么啊?”


    “全是不同质地的泥。”孙老头说着就弯腰下盆,那手啊,看着干巴瘦的,力气却是一点不小,抬花时纹丝不晃。


    “老夫人到底想养些什么啊。”喜儿咕哝一句,手倒是利落地接过来安盆。


    正好这时候,外头传来一阵动静,喜儿耳尖,一听便笑起来:“老夫人回来了!”


    她赶忙把手里的东西往一边一放,还不忘朝孙伯伯眨了眨眼,一溜烟地往前头跑。


    孙老头站在原地,手还搭着车沿没动,缓缓抬起头,看向不远处回廊那道熟悉的身影,不过一瞬,他又垂下眼,继续干着自己手中的活计。


    ................................


    这人啊,就是得要劳逸结合。


    比如刚上完一节语文课,就得上上数学课解解乏。


    萧锦瑟看着林知砚姐妹带着府中下人做出来的最新一批牙膏和牙刷,心中已经在琢磨着这东西的定价了。


    她拧开细看了眼:颜色清透、气味清爽,膏体细腻均匀;牙刷的刷头则是用上等马尾毛扎制,既不伤牙龈,又能去渍如新。


    ——比三日前送给护国公、刑部尚书老父亲那批的,明显又上了一个档次。


    京中贵族圈子大,繁文缛节更多。每逢谁家父亲、母亲、儿子、媳妇的生辰,都得回帖送礼。像这样迎来送往的,几乎天天有帖子飞进来。


    府中虽然都没去,但这礼却不能落下,这几日几乎每一份礼,萧锦瑟都加上这牙膏样品,送出去。


    不为别的,就当给牙膏开店做广告了。


    连广告词她都抄好了,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本来嘛,她是想靠“牙膏”这个稀罕玩意儿敲开贵族圈的门,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先反借助贵族的影响力,打出他们牙膏的知名度了。


    为何萧锦瑟忽然做这个大转变了,还得从半个月前查账的事开始说。


    “休夫”风波刚摆平,她闲下来想看看原主到底还有多少家底,便查了府中账本,一查不要紧,差点把自己查心梗了:


    张氏这些年从她的嫁妆里往侯府贴银子,总计——九千四百两整。


    萧锦瑟合上账本,久久无语。


    这也就是张氏是个脾气好的,要是从她视角写小说,那就是“嫁入豪门后才知豪门是贫门,一路拿嫁妆养公婆、贴妯娌,最后被指责窝囊废”的苦情女主开局。


    她吸了口气,强撑着理智,又翻看起侯府和自己名下现存的资产。


    然后——


    她差点又七窍生烟了!


    这叫个啥?原主是来扶贫的吧?!


    威远侯府好歹也是个功勋之家,在京城里竟然只剩两个铺面,位置还偏得很,一个在白鹤巷,一个在灰市街——都是普通百姓挤得要命的地段,连个像样的门头都没有。


    再看自己。


    原本出嫁时,身上有十八家铺子,坐落于南正街、端王巷、清徽坊这些权贵扎堆的金地段。


    可当初为了支持丈夫,她当年陆续卖了十多家铺子,如今只剩下五家,连经营也都不怎么景气。


    侯府名下庄子?——呵,一个没有。


    自己呢?还有两个庄子,一个在清河渡,约一百五十亩;一个在金水湾,一百亩出头,全都靠着皇庄,是太宗帝当年口头赏赐的福地。


    另有一处别院,位于望仙岭,虽然偏些,但背山临水,当初的皇后娘娘还夸过“风景极宜养病”。


    抱怨归抱怨,欠张氏的债总是要还的,萧锦瑟也没想到,自己都穿成官二代了,还特么要撸起袖子下海赚钱!


    好在手里还有空间里存的宝贝,只要愿意干,挣钱其实并不难。


    既然决定做生意嘛,得分层走。


    那也要做得像模像样的,先做一批精装版,专供贵人太太们,赚她们的银子;再换成简装卖给中产;最后最粗的包装、最实惠的配方,用来铺向寻常百姓人家。


    ——牙膏这种东西,可是人人都能用的。


    大雍的百姓苦口腔卫生久矣!


    那些底层百姓,吃盐都吃不起,更何况拿它来洗牙,大多只能每日漱漱口。


    于是很多人三十出头就牙口全坏的,这牙膏牙刷要是能普及开,不仅银子有了,说不定还能顺便改变一下整个时代的笑容质量。


    等第一批牙膏和牙刷正式上线,她就要着手搞“厂”。


    威远侯府虽大,可到底是宅子,能研究东西,不能批量生产。


    她心里早有打算:让砚儿和破晓那边继续优化配方、试水小产线;而她则准备将金水湾的庄子作为第一间“作坊”。


    那里地广人少,水道交通也便利,最关键是靠近皇庄,安全又稳妥。


    等到生产量大,再交给张氏二人管理销售,这一套流程复制下来,以后自己便能少操些心,专心败家养老了。


    趁牙膏研究进入尾声,她还得开始筹备下一项计划——卫生纸项目。


    这才是重中之重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