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8章 决心下定

作者:笔龙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市政府的小会议室内,市政府秘书长戴武声,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俞传毅,市政府联系文旅部门的副秘书长王燕,副处长秦君越、副处长罗里信、主任科员朱凤,早已端坐其中,气氛庄重而安静。


    不多时,刘市长在陆轩的陪同下步入会议室,径直坐在戴武声与俞传毅之间的主位。他未作寒暄,目光直接投向戴武声,示意会议开始。


    戴武声清了清嗓子,神色郑重地说道:“刘市长高度重视西子湖旅游经济的发展,今天特意安排时间听取我们的建议。我们市府办承担的是参谋服务职能,不仅是办文办会,更要在决策中勇于承担智囊团的角色。特别是一处,直接服务刘市长,同志们普遍年轻、思维活跃,更要敢于运用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领导决策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参考。现在,大家都来说一说吧,谁先开始?”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陆轩,毕竟他是一处处长,理应率先发言。


    然而,秦君越却迫不及待地举了手。他担心自己精心准备的点子被别人抢先提出,便主动请缨:“刘市长、各位秘书长、主任,请允许我先谈一谈。”


    刘市长微微颔首,戴武声也鼓励地说道:“好,小秦积极性很高。我们今天畅所欲言,不分先后。你就先开始吧。”


    秦君越将自己早已备好的材料亲手分发给各位领导,回到座位后开始汇报。


    他所谈内容仍围绕三个问题和三条建议展开,但表述更为凝练、数据更为详实。关于门票提价,他特别补充道:“具体提价幅度,还需文旅部门和物价部门联合进行科学测算,要综合考虑游客承受力、市场竞争力与景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此外,他还进一步完善了此前提出的优化游览线路、加强文旅项目开发等建议。


    汇报完毕,秦君越面带微笑,谦虚地说道:“请刘市长和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刘市长在听汇报时偶尔低头记录,但待秦君越发言结束,并未露出兴奋之色,更未有点评或表扬。这令秦君越不禁有些失望。就连戴武声也略感失落,毕竟秦君越的汇报内容,实则也凝聚了他的不少心血。


    会议仍需继续。


    紧接着,副处长罗里信与主任科员朱凤依次发言。


    罗里信建议加强西子湖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他提到,如今临江市和周边城市,私家车数量激增,西子湖景区周边的停车是一个大问题,建议修建或者综合利用停车场,增加特色文旅巴士线路等方式提升游


    客体验;朱凤则侧重文化挖掘与传播,建议推出“西子湖故事”宣传片,结合网上和线下互动增强景区文化影响力。


    两人的建议均具有一定建设性,但都未触及景区免费开放这一颠覆性思路,甚至根本未曾设想过这一方向,对他们来说,这种想法太大胆,不是他们该去沾边的。


    刘市长在他们汇报时也偶尔记录。虽未予表扬,但罗里信与朱凤已倍感鼓舞。能让市长动笔记录,于他们而言已是破天荒的重视。


    最后,戴武声将目光转向陆轩:“陆处长,你来谈一谈。”


    陆轩显然有备而来。


    他手边放着一叠复印好的方案,却并未分发,而是翻开笔记本,从容进行口头汇报:


    “刘市长、戴秘书长、俞主任、王秘书长,上次戴秘书长召集碰头会后,我们一处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也做了一些实地调研。我特意去西子湖边走了走,亲眼观察了游客体验和景区运营的实际情况。我总的建议是:要实现西子湖旅游经济的扩量提升,最好的办法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最终实现效果上的‘乘法’。”


    这番“加减乘法”的提法,令刘市长和王燕副秘书长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戴武声则接话道:“上次碰头会你就提过这三个‘法’,但当时具体举措还不清晰,现在有没有更成熟的思考?”


    陆轩迎上戴武声的目光,沉稳应答:“当时确实还不成熟,但这几天我有了更具体的构想。我所说的不做‘加法’,是指不再提高门票价格、不增设收费项目,不给游客增加额外负担;做‘减法’,是指‘拆除围栏、还湖于民’,实现景区免费开放;而‘乘法效果’,则是指通过这一举措大幅提升来临江游客的总量,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文创等广义旅游经济总量实现翻倍增长。”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刘市长眼中蓦地闪过一丝震动。


    戴武声首先提出质疑:“免费开放?这意味着巨大的门票收入缺口,财政如何支撑?运营维护成本又如何覆盖?”俞传毅则追问可行性:“想法很大胆,但有没有做过初步测算?游客到底会增加,还是会减少?那么多景区管理人员,如何再就业?”王燕也从协调角度表达忧虑:“这涉及文旅、物价、财政、城管等多个部门的利益格局,推行阻力极大,几乎要把相关部门都得罪光了。”


    罗里信与朱凤保持沉默。


    他们内心同样认为这一提议过于超前、现实难度极大,但碍于级别不敢直接反驳。


    唯有秦君越忍不住冷笑一声,毫不客气地提出质疑:“免费开放听起来美好,但现实吗?景区日常维护、文物修复、人员开支这些钱从哪来?如果最后导致服务品质下降、游客体验变差,岂不是赔了口碑又折兵?”


    陆轩道:“这些都是小问题,都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西子湖景区是否可以对公众免费开放?!是不是敢于从‘门票经济’迈向‘全域旅游’?这就是我的建议。”


    决策层的戴武声、俞传毅、王燕都皱起了眉头。然而,刘市长听了陆轩所说的这句“从门票经济迈向全域旅游”,心里是如此的舒坦,如此的心心相惜!


    自从昨天老母亲在西子湖畔的车里问他,这西子湖到底是老百姓的,还是部门衙门和国有单位的?再想想随处可见的违章建筑,遮挡了湖面;一道道铁栅栏,硬生生将老百姓和湖水、风景隔开,老百姓连看一眼完整湖面的机会也没有!这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相符合吗!


    当时,刘市长心里就已经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这些围栏给移了,把这些违章建筑给拆了!至于怎么做?怎么一个说法?刘市长还不及细想。


    今天,陆轩提出的“拆除围栏、还湖于民”说法,是一个非常具有社会价值的提法。


    但是,刘市长也看出了,从秘书长、副秘书长到市府办主任,大家似乎都认为不现实。自己要是完全同意和支持陆轩的建议,在他们看来,是因为偏袒陆轩。毕竟,陆轩是自己的秘书,自己也看好他,所以他说的都对!


    给人这种印象,就不是好事。


    要是自己连身边的这些秘书长都说服不了,又如何去说服上面的领导,说服外面部门的人?


    这也正是他要先召开这个会议的原因。


    因而,刘市长也并没有立刻表扬陆轩,而是问道:“陆轩,你提出‘拆除围栏、还湖于民’的说法,有什么根据吗?”


    陆轩就道:“刘市长,前天我在湖边,遇上了两位老人……”陆轩把在断桥的检票口遇上梁仁真、杨慧泽两位老人的情况说了,特别是梁仁真随口说出的民谣,“十里湖光十里笆,编笆都是富豪家;待他享尽功名后,只见湖光不见笆”,也对刘市长说了。


    戴秘书长一听,就说:“这些元朝的民谣,拿出来说,有什么意思啊?已经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了。”


    刘市长却道:“你还别说啊,虽然这个民谣是元朝的,但是,你没看到和今天也有相似之处吗?十里湖光十里笆,我们今


    天的围栏还不只十里呢!里面说的富豪家,如今变成了衙门部门,还有和衙门部门有关系的一些国企、民企,也在湖边占了自己的领地!这种情况正常吗?或许我们觉得无所谓,但是在老百姓眼了有多不舒服?!在这个事情上,我们还真是要引起警惕。要是我们做的事情,失去了民心,老百姓就会希望我们‘待他享尽功名后,只见湖光不见笆’!”


    戴秘书长听到刘市长这么说,也不敢反驳,就说:“是、是,刘市长说得对,我可能政治层面考虑得少了些。”


    刘市长也不去和戴武声计较,转向联系文旅工作的副秘书长王燕:“王燕同志,你是联系文旅的,你的看法如何?”


    刘市长问自己这个问题,王燕很慎重,想了想才道:“刘市长,您刚才说,要考虑民心问题,我想这肯定是对的。不过,这次是副省长要求我们解决西子湖旅游经济扩量提升的问题。我就担心,围栏是拆了、也还湖于民了,然而临江市的旅游经济却上不来,门票钱收不到,其他经济也没上来,到时候恐怕就问题大了,再重新装围栏、收门票,就会成为一个大笑话!”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潜在的巨大风险。


    这时候,戴秘书长劝说:“是啊,刘市长,那么大的风险,恐怕没有必要冒啊。我们在座的人,都是希望刘市长安安稳稳、顺顺利利的!”


    秦君越也狠狠点头,希望刘市长能看到。


    会议室内,沉默了,大家也都看着刘市长。


    时间过得非常慢,好像静止了,一分钟似乎是过了大半年。


    然而,这时候,刘市长微微笑了笑,然而语气坚定:“破然后立,哪个‘破’是不要风险的?!我估计啊,在我任上,这个事情不去干,恐怕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有人干!所以,还是我来冒这个风险,我来干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