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章 成立个人工作室!

作者:清风若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陆团长,昨晚……睡得还好吗?”


    一声轻飘飘的问话,像一根羽毛,精准地搔在了陆津州紧绷的神经上。


    他喝粥的动作停住,整个人僵在原地,耳朵的红色蔓延到了脖子根。


    他抬起头,对上姜窈那双弯成月牙的狐狸眼,里面全是看好戏的促狭。


    好?


    好个屁!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烙铁板上翻了一晚上的咸鱼,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叫嚣着抗议。


    怀里抱着个温香软玉的人形暖炉,却要恪守君子之道,这简直是对他意志力的考验。


    陆津州放下碗,发出“哐当”一声轻响。他站起身,用行动表示了对话的终结。


    “我去部队了。”


    说完,他抓起外套,逃也似的离开了宿舍。背影写满了落荒而逃的仓皇。


    姜窈看着他几乎同手同脚的背影,心情愉悦地喝完了最后一口粥。


    逗弄一只纯情的大型黑猫,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然而,这份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万件成衣的订单,如同一个巨大的引擎,强行拖动着国营服装厂这台生锈多年的老旧机器。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


    “姜顾问,这批的确良的颜色不对,跟您给的色卡差了两个色号。”


    车间里,姜窈拿着两块布料,一块是她从广州带回来的样品,一块是厂里刚染出来的新布。


    色差明显到瞎子都能摸出来。


    说话的是车间李主任,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油条,满脸褶子都写着“不关我事”。


    “李主任,色差这么大,做出来的成衣就是次品。染坊那边怎么说?”姜窈问。


    李主任两手一摊,一脸为难。


    “嗐,姜顾问,您又不是不清楚。咱们厂的设备都多少年了,染料也是统一采购的,能染出颜色就不错了。工人们都尽力了,您就多担待担待吧。”


    又是这套说辞。


    尽力了,担待吧。


    姜窈感觉自己的血压在升高。


    “李主任,这不是担待的问题。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品质不达标,港商有权拒收。这一万件的单子要是砸了,别说奖金,下个月的工资能不能发出来都是问题。”


    “那……那能怎么办?总不能让工人们用手去调色吧?”


    李主任开始耍无赖,“再说了,这事儿得走流程,我得先跟采购科说,采购科报给后勤处,后勤处再打报告给厂长审批,等新染料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一套流程组合拳,打得人眼花缭乱。


    姜窈看着他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再看看周围那些伸长了脖子看热闹,却没一个人有干劲的工人。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了上来。


    她就像一个想开F1赛车的顶级车手,却被塞进了一辆四处漏风、马上就要散架的拖拉机里。


    她拼尽全力踩油门,可这破车连挪个窝都费劲。


    她看着窗外,秋日的天空很高很蓝,有几只鸽子自由自在地飞过。


    一个念头,如同惊雷,在她脑中炸开。


    她为什么要被困在这辆破拖拉机上?


    她可以自己造一辆赛车!


    这个念头一旦破土而出,就疯狂地生长,瞬间占据了她所有思绪。


    对,自立门户!


    她要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


    同床共枕的第二晚。


    气氛已经没有第一晚那么僵硬了。


    陆津州依旧固执地睡在床沿,像个忠诚的边界卫士,守护着那条无形的三八线。


    但他没有再像个炮仗一样,一碰就炸。


    他甚至会偷偷用余光打量她。


    而姜窈,完全没空搭理他那点纯情的小心思。


    她坐在书桌前,台灯下,摊开一个全新的笔记本,手里的笔刷刷地写个不停。


    她的神情专注而坚定,眼睛里闪烁着一种陆津州从未见过的光芒。


    那是一种创造者在擘画自己王国时才会有的光芒,野心勃勃,势不可挡。


    陆津州翻了个身,假装不经意地问:“在写什么?”


    “计划书。”姜窈头也没抬。


    “什么计划书?”


    姜窈停下笔,转过身,很平静地看着他。


    “我准备向厂里申请停薪留职。”


    陆津州愣住了。


    “然后呢?”


    “然后,成立一个我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


    石破天惊。


    陆津州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动作太大,床板都发出了抗议的“咯吱”声。


    他完全无法理解。


    “为什么?”他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变的急切,“你现在是厂里的技术顾问,所有人都敬重你,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为什么要放弃?”


    姜窈笑了。


    “陆团长,铁饭碗,也可能是铁牢笼。”


    “我不明白。”陆津州是真的不明白,“你已经证明了自己,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为什么要去走一条完全不确定的路?这太冒险了。”


    来了。


    这就是他们之间最根本的矛盾。


    一个是恪守成规、追求稳定的军人。一个是崇尚自由、热爱挑战的现代灵魂。


    “陆津州,我问你,你带兵打仗,是希望永远守在固若金汤的堡垒里,还是想到更广阔的战场去建立功勋?”姜窈反问。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不是个人冒险。”他回答得很快。


    “可我现在不是军人,我是我自己。”


    姜窈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我要的不是安稳,是创造。我不想一辈子被困在国营厂那些僵化的规章制度里,为了一点染料的色差扯皮半天。我想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规则,打造属于我自己的品牌。”


    品牌?规则?


    这些词汇对陆津州来说,太陌生了。


    他只觉得,她疯了。


    “不切实际。”他吐出四个字,每一个字都像冰块,“你一个人,无依无靠,怎么跟一个国营大厂抗衡?你这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他的反对,源于他骨子里的保护欲和军人式的思维定式。在他看来,离开集体的保护,单枪匹马去闯荡,就是最危险的行为。


    姜窈却觉得,他根本不理解自己。


    “我的前途,我自己负责。”她一字一句地说,“我不需要谁来批准我的梦想。”


    空气,瞬间冷却。


    刚刚才升温了一点点的暧昧,被这场突如其来的争论彻底浇灭。


    陆津州重新躺了下去,用沉默和冷硬的背影,将自己包裹起来。


    姜窈看着他紧绷的脊背,心里叹了口气。


    她不怪他。


    他们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价值观,这太正常了。


    说服他,很难。


    但她要走的路,谁也拦不住。


    她将突破口,放在了另一个人身上——高建国。


    第二天,姜窈没有去车间,而是直接敲响了厂长办公室的门。


    她递上了一份自己熬夜赶出来的计划书。


    高建国扶了扶老花镜,一页一页看得极其认真。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姜窈安静地坐着,不催促,不解释。她给足了这位厂长思考的时间。


    高建国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到中途的震惊,再到最后的凝重。


    他的手指,在计划书上那些闻所未闻的词汇上反复摩挲。


    “个人设计工作室……”


    “停薪留职……”


    “品牌授权……设计外包……新型利润分成模式……”


    每一个词,都在冲击着他几十年的固有认知。


    终于,他看完了最后一页,合上了计划书。


    他摘下眼镜,用布慢慢地擦拭着,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既震惊于姜窈的魄力和野心,又本能地不舍得。


    放她走?


    开什么玩笑!


    她就是能盘活全厂的财神爷,是定海神针!她走了,服装厂怎么办?


    可是,不放?


    计划书里描绘的那种全新的合作模式,那种挣脱了体制束缚后可能爆发出的巨大生产力,又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他。


    他内心天人交战,一张脸变幻莫测。


    他知道,同意,意味着他将失去对姜窈这个人的绝对掌控。


    拒绝,则可能失去一个让工厂真正凤凰涅槃、走向市场的机会。


    许久之后,高建国终于抬起头。


    他猛地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整个人都站了起来。


    他双眼死死地盯着姜窈,一字一顿地沉声问道:


    “姜窈同志,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挖我们国营厂的墙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