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晋升甲班

作者:煮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有适合的,我就通知你。”


    村长顾苍摇摇头,倒也没说什么了。


    崽卖爷田心不疼。


    这不就是败家子吗?


    这点田地,可也是方家老祖宗一分一亩置办来的。


    大伯一家,第二天叫了牛车,就急不可耐地跑路了。


    连中午饭都懒得吃。


    看着东边的房屋空空荡荡的,奶奶柳氏一时有些失神。


    “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还以为能在家多待几天的呢!”


    “走得这么快做什么。”


    “哎……”


    柳氏长吁短叹的。


    但是这些注定没什么意义就是了。


    方子期现在已经基本上进入了两点一线的生活。


    上学堂,读书。


    下学堂,回家吃饭睡觉。


    日子虽然乏味,倒也充实。


    冬去春来,一年倒也过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过年大伯一家都没回来了。


    说是新宅子的第一年要震宅。


    当然了,也没说请二老去新宅子里过年。


    方守义和柳氏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那望眼欲穿的样子,傻子都能看出来。


    这一年。


    是永德二十四年!


    也就是说当今皇帝已经当了二十四年皇帝了,据说已经很老了,身体也不好。


    手底下的太子也是个不得宠的,几个母家得力的皇子明争暗斗,不知凡几。


    这些东西都是赵满仓跟他说的,方子期也很好奇,这些明显是上层的事情,赵满仓家居然能够提前知晓!


    要知道顾知远的老爹是衙门里的文书,爷爷是柳溪村的村长,对这些可都一无所知。


    当然。


    现在说皇帝的事情还太遥远。


    对于方子期来说,读好书才是最重要的。


    在方子期七岁这一年。


    他顺利地从乙班升到了甲班!


    与他一同升到甲班的还有已经十一岁的顾知远!


    因为《四书五经》的粗略版本……


    还有《史略》、《十七史蒙求》和《孝经》都已读完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精读四书五经,看看策论与实务知识,多看看诗赋的写作典例、多学习科举范文……


    这一切都是为了最终的科举做准备。


    族学的乙班尚有十三人。


    但是甲班只有可怜巴巴的七个人,这七个人还要算上方子期和顾知远……


    至于其余五个分别是:


    方砚秋,方夫子的孙子!今年十五岁,已经准备下扬了,同方夫子一样,方砚秋长得就是一副读书人温文尔雅的样子。


    温知许,隔壁小河村的人,今年十四岁,据说家里是开油坊的,吃喝不愁。


    温云舟,也是隔壁小河村的人,今年十三岁,是温知许的堂弟。


    陆景行,隔壁甘河村的人,今年十四岁,一大家子都是养鱼的,身上略带着些鱼腥味,长相孔武有力,看着倒像个学武的。


    方明远,本村人,今年十八岁,据说已经下扬过一次,只是县试落榜了。


    方夫子将顾知远和方子期带到甲班的时候,顿时引起了一阵轰动。


    “那是顾知远吧?他来甲班倒是正常,毕竟在乙班也学习了好几年了,天赋也不错的。”


    “但是这方子期,是去年才开蒙的吧?一年不到,就到甲班来了?”


    “而且他才七岁啊!”


    “七岁!”


    “这是什么概念!”


    “这又是什么妖孽啊!


    温知许夸张地叫出声来。


    “哥!”


    “别叫唤了!夫子看着呢!”


    “今天夫子可还要考察咱们四书上的内容的。”


    温云舟叹了口气提醒道。


    “好了!”


    “下面开始授课吧!”


    “今天我们讲述《四书大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你们谁知道这‘明明德’,何解?”


    方夫子和颜悦色道。


    底下一片鸦雀无声。


    拢共就七个人,大多都低着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温知许!”


    “你来说!”


    夫子叫道。


    “明明德……意思是…明…明白自己的德行……”


    温云舟硬着头皮胡诌。


    “温云许!”


    夫子换了个人。


    本来见抽到自己堂弟,温知许还挺庆幸的,此刻再度被叫到名字,温云许顿时头皮发麻,一阵苦笑。


    “明明德的意思就是…就是我们要修行好的德行……”


    得!


    又是一个胡诌的。


    夫子一连又抽了两个人。


    全都是哑口无言!


    现在除了方子期和顾知远两个刚入甲班的没抽到之外,其余的无一幸免!


    甚至于连方夫子的小孙子方砚秋也沦陷了。


    “子期!”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方夫子看向方子期的时候,语气顿时就好了许多。


    脸上也逐渐露出和颜悦色。


    “夫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中‘明明德’的意思是彰显我们自身的时候,需要来自于天地间的光明德行!”


    “但是尘世间过于繁杂,世人往往被功名利禄所累!所以使得明德蒙上尘埃!”


    “这句话是要警示我们,不要过度地去追逐财帛富贵,而忘记了自身修行的德行。”


    方子期站起身,郎朗应答道。


    方夫子眼前一亮!


    “孺子可教也!”


    汪汪汪!


    这个时候。


    门外的大黄狗都忍不住叫唤几声,似乎也在称赞方子期。


    “子期!”


    “这些内容我记得给你的那些书上不曾有。”


    “你是从何处学来?”


    方夫子颇为好奇道。


    因为这道题超纲了啊!


    尤其是这释义。


    “夫子!”


    “我爹经常带我去城里的书铺。”


    “去了之后我就席地而坐看书。”


    “故而侥幸看到,就记下了。”


    方子期十分诚恳道。


    “若想学,随处可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期,你倒颇有古圣人之风!”


    方夫子看向方子期的目光更和善了。


    事实证明。


    能量是守恒的。


    态度也是守恒的。


    夫子对方子期的态度也好,就越发地觉得甲班的其他学生不成器!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夫子开始对学堂的其余六人开始高压政策。


    顾知远无言欲泪:“在乙班被卷就算了,到了甲班还要被卷,那我不是白晋升了?”


    而此刻的学堂卷王方子期尤不自知,放学之后,找到阿黄撸一撸,就漫步回家了。


    赵满仓迈动着小短腿也急忙跟上。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方子期总感觉赵满仓这几天脸上的笑容都多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