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肯定的眼神,把我心里那点残余的紧张一扫而空。
肩头的重量,反而让我脑子异常清醒。我知道,现在不该是紧张的时候。
“明白,张薇同志。”我坚定的回到道。
张薇点点头,她显得格外专注。
“好,孙琳同志。我们现在开始重建时间线。我需要你把所有细节,特别是几个关键节点,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放回原位。”
她手指在平板屏幕上划动,调出一份空白的时间轴模板。
“第一个关键点,是你第一次发现异常数据包标记的日期和具体时间。”
“2017年9月15号,下午3点27分。”我脱口而出,这个时间点像刻在脑子里。
“当时我在做内部项目管理系统的日常巡检,数据库日志里跳出来的。标记指向‘西翼旧机房备份(2015年归档)’分区。”
“确定是3点27分?精确到秒?”
“日志记录精确到秒,就是15点27分11秒。”我肯定地说。
“那个分区早就废弃了,物理设备16年就拆了,但系统里还挂着名头。”
“而且时间完全不在常规维护窗口,也没有任何关联的用户操作记录。防火墙……当时也没报异常。”
张薇飞快地记录着。“防火墙没报,不代表没发生。”她顿了顿,“第二个关键点,你发现保卫科钥匙登记簿上的可疑记录‘王振华’。具体日期?”
“查到最早的一次,是2016年3月12日。”我一边回忆,一边努力让表述精准。
“署名‘王振华’,理由填‘例行安全巡查’。但人事档案里没有这个正式员工,排班表上那天也没有安排过这种巡查。”
“后面还有三次类似的记录,签名看着像一个人的,理由差不多,时间都在晚上或者周末,领用人信息都模糊不清,查不到。”
“四次……”张薇低声重复,手指在平板上标注。
“时间跨度不小。这个‘王振华’像是幽灵,只在需要的时候出现。”
她抬起头,目光锐利,“第三个关键点,是你上报王海可疑接触的起始。你详细说明一下。”
“王海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具体是哪一次接触让你真正起了疑心,决定上报?”
“2015年9月底,他加我微信,说要叙旧。”我想起王海那张带着笑意的脸,现在只觉得假。
“第一次见面在国庆前,9月30号晚上,‘江城春天’餐厅。他拐弯抹角打听我们单位的情况,我一提涉密,他眼睛就亮了。”
“追问是不是‘高精尖’、‘待遇保密所以特别好’,还暗示有‘门路’能介绍外企工作,甚至提出‘合作’,打听‘不敏感’的行业信息。”
“你当时怎么反应?”
“我直接告诉他这行为接近刺探国家秘密。”
“他马上改口说开玩笑。但那种试探,太刻意了。后来他还总发些敏感领域的新闻链接,什么技术封锁、供应链风险……”
“直到2016年6月10号,他又打电话来,说有个‘大项目’想咨询我意见。我直接拒了。”
“到年底12月25号,他居然把间谍装置伪装成礼物寄到公司!这就是导火索!我立刻向陈主任汇报了。后来在上级指示下,才跟他虚与委蛇。”
“嗯,王海这条线,从好奇、试探到利诱、渗透,脉络清晰。”
张薇在时间轴上标注出王海的几个重要节点:2015.9.30(首次试探)、2016.6.10(项目引诱)、2016.12.25(寄送装置)、2017.4.15(商场偶遇)、2017.6.8(咖啡厅利诱)、2017.7.8(锦绣江南传递虚假信息)。
她的手指点着“2017.9.15(数据异常)”这个点,然后往2016年“王振华”出现的时间划了条虚线。
“幽灵钥匙出现在2016年,同年王海开始接近你,今年出现异常数据标记……”
“它们之间,似乎总隔着点什么,像少了关键的连接环。”
她忽然抬眼,目光如炬:“孙琳,你仔细回忆一下。在发现异常数据标记的前几天。”
“具体说,是2017年9月12号到14号这三天,厂区里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比如,大规模的检修?外部人员进出?”
特殊的事情?我努力在记忆里搜寻。那几天……工作似乎很平常。等等!检修?
“9月12号到14号……”我喃喃道,突然想起来,“那几天,厂区部分区域的监控系统在进行例行检修维护!”
“哪些区域?”张薇的声音带着探究。
“主要是……后勤仓库区、部分外围道路,还有……”
“还有靠近3号楼的非核心办公区!”
3号楼!那个废弃的西翼旧机房,就在3号楼旁边!虽然隔着点距离,但检修的区域,正好覆盖了通往那片的必经之路!
“监控检修是谁报的计划?谁签批的?”张薇追问,语速快了起来。
“计划是后勤保障部报的,签字的是……”我脑子里迅速闪过那份签报单,“是保卫科的李科长!”
“李建国?”张薇重复着这个名字,眼神瞬间变得极其复杂,像是在评估着什么。“他签的检修单……”
她手指在时间轴上点在“2017.9.12-9.14(监控检修)”这个时间框上,然后划了一条粗线,将它和“2019.9.15(数据异常)”紧紧连在一起。
“监控检修期间,有外部人员因公进入过厂区吗?”
“特别是能靠近检修区域或者非核心办公区的?”张薇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力。
外部人员……那几天……我记得有几拨人。厂区那么大,外部供应商、维保单位来来往往是常事。
“有!”我立刻接口,“就是9月9号到11号那三天,还有一批外部人员进来过,做设备例行维护的。”
“哪家公司?”
“‘宏达科技’!”这个名字清晰地蹦出来,“他们是给我们做部分办公设备和网络基础设备维保的供应商,合同期内的例行巡检。”
“按流程,他们的活动区域应该包括……行政楼、普通技术办公区,还有……”
“还有……3号楼附近的信息节点机房!”我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带着些许惊骇。
“他们确实有权限进入3号楼外围的区域做维护!而且,时间就在监控检修开始的前几天!”
“宏达科技……”张薇轻声念出这个名字,手指在平板屏幕上敲击着,调出相关资料。
她的脸色,变得异常严峻。时间轴上,“宏达科技维保(2017.9.9-9.11)”这个新的节点,被标注出来。
与前面的“监控检修”、“数据异常”形成一个令人不安的三角。
“保卫科李建国签批的监控检修单,时间卡在关键节点。”
“具备合法身份和区域权限的宏达科技维保人员,在检修前夕进入厂区,活动范围覆盖可疑区域……”
张薇的目光从屏幕上抬起,落在我脸上,那眼神仿佛能剥开所有表象。
“孙琳,我们找到那条关键的连接环了。”
“这不再只是幽灵和王海,这是潜伏在阳光下的风险。供应链上的一个‘合法’环节,可能就是敌人刺入我们心脏的通道。”
她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迫感:“看来,我们得好好‘拜访’一下这位李科长,再仔细‘梳理梳理’宏达科技了。”
准备一下,明天,我们去保卫科。”